心理游戲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心理游戲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造了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可以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
青春陽光的孩子們永遠是校園里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只是不得不面對學業、升學的壓力,讓孩子們的娛樂活動日漸單調。下面就推薦兩個適合初中學生做的心理游戲。
一、“瞎子”背“瘸子”
游戲目的:溝通配合能力,活躍氣氛。
游戲方法:選6名學生,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當“瞎子”,用紗巾蒙住眼睛;一人扮“瘸子”。“瞎子”背著“瘸子”,通過“瘸子”在背上的口頭指導,繞過路障(其中路障設置可擺放椅子,須繞行;氣球,須踩破;鮮花,須拾起,遞給“瘸子”),到達終點最早到達者為贏者。結束之后,隨機請一組人談談感受(幾輪之后,失敗者與獲勝者應該都有發言機會)。
這個游戲還可以繼續拓展,比如不讓“瘸子”說話,或者故意說錯一兩次等等。
游戲點評:在這個游戲中,首先讓學生感受到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幫助了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幫助了自己。其次讓學生明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與同伴的配合、相互信任與鼓勵、從容而鎮定的溝通都是有效解決問題的因素。通過拓展,學生還可以明白:真誠的溝通是建立信任的前提,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有力保障。
二、學動物叫
游戲目的:激發幽默樂觀的情緒。
游戲方法:首先確定你要學的動物:找一些叫聲不太熟悉或者叫聲很奇怪的動物,比如海豹、河馬、熱帶鳥、獅子、驢子等等,可以按姓氏漢語拼音的第一字母來分。比如,A-F代表河馬,G-L代表熱帶鳥,M-R代表獅子,S-Z代表海豹。然后,選擇一個伙伴(最好同學中平時不太交流的人作為伙伴),彼此盯著看,目光不能轉移,同時用嘴大聲學動物叫,至少10秒鐘。這個游戲可以請兩到五組同學到場地中間來做。
游戲點評:在這個簡單的游戲中,盡管開始學時會感到不舒服,但很可能結束時已是笑聲滿堂。不管你模仿的動物是什么,最后每個人的表現都是“傻驢”一頭,但是沒關系,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會漸漸明白,好玩和幽默的情緒會有助于自己在這個游戲中有創造性的發揮,可能會使自己靈機一動,模仿出種種出人意外的叫聲,獲得滿堂喝彩。而在游戲中,學生感到尷尬的心理也會使自己羞于開口。情緒有正面與負面之分,有些正面情緒,如興奮、幽默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而許多負面情緒,如痛苦、焦慮、恐懼則會阻礙人的創造力的發揮。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情緒在解決問題中的強大作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幽默和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