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8日,Facebook在其總部舉行發布會,宣布啟動名為The Open Compute Project的新項目,將其底層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技術開源。
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稱,將開放他們領先業界的定制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技術的規范和文檔,以回饋社區,促進生態系統成長,推進技術進步。
他表示,Facebook團隊為此已經工作了一年。Facebook的數據表明,他們的定制硬件各方面指標比業界標準要高得很多,與公司從設備廠商購買的同類現成產品相比,效率提升38%,成本則降低了28%。而整個數據中心的能耗按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能使用效率)衡量是1.07,大大低于業界通常的1.5。
Facebook的運營負責人Jonathan Heiliger也表示,公司前七年也是租用數據中心,但后來意識到其中有很多改進空間,于是決定自建。目前已經開始建設第二個數據中心。與此同時,他們還自己設計了服務器。
隨著Facebook開源這些技術,其他創業公司將有可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其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定制,可以想像,會有更多創新涌現。Heiliger在發布會上的一句話非常耐人尋味:“數據中心的神秘面紗該去掉了。”
Facebook此舉一時激起了業界無限猜想,在這場云計算大戰中,Facebook的正式參戰讓大家嗅到了幾分殺氣。
開放應用數據架構,意味著Facebook劍指網絡巨頭Google。眾所周知,Google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領域技術一直非常領先,但他們始終將此技術密不告人,這或許正是Heiliger那句話的背景。
對于此事,谷歌發言人說:“我們仍在熟悉這個項目,但總體而言,我們會支持那些能夠推動最佳措施,并方便企業部署節能設計的計劃?!?/p>
Google是傳統的數據架構模式,先收集再整理;而Facebook是WEB2.0數據架構模式,先交互再收集再整理,因此Facebook開放高級數據應用架構之后,Google的數據中心優勢將被削弱,甚至可能被新的數據應用創意挑戰。
社交網站是一種有效的兼具成本效益的客戶關系維護工具,更是一種新的媒體形式。Facebook進軍云計算既是該領域的一場技術性革命,也是對傳統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工具的一種顛覆。
Facebook此舉可謂一舉多得,名利雙收。一方面博得了無私開放的美名,讓大家對Facebook的企業形象增添好感;另一方面,技術也確實并非Facebook的強項,開放有利于推動技術的發展,而Facebook自身不僅甩掉了自己并不擅長的技術問題,還能在商業道路上財源廣進。
Facebook的軟件核心和硬件核心都已開源,在得平臺者得天下的時代,Facebook上的開發者們已經開始躍躍欲試等待分享豐厚的廣告收入。谷歌對此是如何考慮的以及對策,將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從中不難看出,對“云”,Facebook已采取了一種直入云霄的簡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