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對某信用社(以下簡稱A信用社)新增貸款的現場審計中發現,“低風險”屬性的存單質押貸款業務卻存在“高風險”行為,需引起審計人員的重視。在此,筆者以存單質押貸款業務現場審計發現的問題作為案例,揭開存單質押貸款神秘面紗,揭示其背后隱藏的秘密,希望能給監管及審計人員以新的視角和啟示。
一、審計實例
2010年6月4日,A信用社向肖某發放了一筆金額為200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貸款用途為:周轉,期限為7天,于2010年6月10日收回。審計人員在查閱該筆貸款檔案時發現,此筆貸款的質押存單日期與貸款日期相同,這引起審計人員的注意。通過審計人員對該筆貸款發放情況和會計操作流程的重新梳理,這筆看似簡單的貸款業務背后卻存在鮮為人知的“秘密”。事情的真相是:肖某因注冊成立一家公司需要200萬元的注冊資本金。在此情況下,A信用社為規避授信權限,先向肖某發放一筆200萬元的信用貸款,再通過派生存款辦理一筆200萬元的定期存單,并將此存單補充為信用貸款的質押物。至此,A信用社200萬元的信用貸款也就“轉變”成了存單質押貸款,借款人在A信用社也就有了200萬元“自有資金”,滿足了肖某注冊登記公司驗資需求。
A信用社的行為,屬于逆程序業務操作和越權發放貸款行為;違反了不得發放貸款用于注冊驗資的規定;同時也因貸款用于肖某公司注冊驗資問題埋下了法律風險的隱患。
二、審計方法
首先圈定目標。在調閱審計資料之前,我們要求A信用社提供了今年1~6月份新發放的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貸款明細表,包括存單質押貸款和新發放已收回的貸款。明細表要求提供借款人名稱、金額、期限、用途、種類等基礎信息。這樣,A信用社存單質押貸款業務也就納入了審計人員的審計范圍。
然后鎖定目標。我們針對A信用社提供的貸款明細表進行了認真分析,出于對“個人生產經營者為何會辦理大額定期存款?借款期限實際僅為7天,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又是什么?”等問題的思考,這筆已經歸還的存單質押貸款業務依然引起了審計人員的注意,被審計人員確定為抽查對象。由此,違規目標已被審計人員了鎖定。
最后查實目標。審計人員查閱了該筆存單質押貸款檔案,僅從檔案來看,資料齊全:定期存單復印件、止付申請及相關審批資料完整,似乎是正常的存單質押貸款業務。但審計人員仔細查看了相關檔案內容,發現了問題的“破綻”:用于質押的定期存單日期與貸款日期相同,試想:借款人賬上有錢又是短期資金需求為何還要辦理銀行貸款呢?這不符合常理。因此,審計人員采取了以下檢查手段:一是對該筆存單質押貸款業務操作流程按會計核算流水號進行重新梳理,在相關會計憑證上發現,貸款憑證的流水號在前,現金和定期存單的會計憑證的流水號在后,說明此筆業務是先放貸后再開存單,屬于逆程序發放貸款;二是進行延伸審計,審計人員與當地工商部門取得聯系,對該筆貸款的具體用途進行了核查,證實了此筆貸款是用于肖某設立公司注冊驗資之需。
三、審計技巧
通過對此筆貸款業務的審計,我們認為,現場審計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確定審計范圍時要做到求“真”、求“全”。對一家機構開展現場審計,審計人員需要了解和掌握被審計機構和被審計業務的基本情況,據此圈定審計范圍。這一過程要把握兩點:一是求“真”,即掌握真實的情況,不能僅聽被審機構的情況匯報,而應多調閱一些反映基本面的原始資料,比如:貸審會記錄、各種業務的明細表,通過原始數據材料確定檢查重點;二是求“全”,在圈定檢查范圍之前,不能單憑業務性質和個人主觀判斷,而要根據銀行內控和業務系統控制的有效情況,決定業務審計的范圍,要求被審機構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完整,防止被審單位有意截留或有選擇性地向審計人員提供審計資料。以本案為例,審計人員如果將“低風險的存單質押貸款業務和新發放的已歸還的貸款”排除在關注的范圍之外,相關問題也就得不到發現。
選定審計對象時要做到多“問”、多“想”。對于被審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料,審計人員需要由面到點確定抽審對象,這一過程需要審計人員多“問”、多“想”,以此鎖定需要抽審的重點業務或相對異常的業務。重點業務較好把握,主要指被審單位業務種類中金額占比較大的。異常業務,包括貸款金額相同、審批時間集中的;貸款提前歸還的;新發放貸款就出現催收的;以及不符合處事原則的,等等。異常業務的確定,需要審計人員:一是多“問”,即問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背后往往是不合規;二是多“想”,想是否可能存在風險或違規行為。以本案為例,正是審計人員對于存單質押貸款業務的思考,這一容易被檢查人員忽視的業務才被確定為抽審對象。
實施審計行為時要做到審“細”、審“深”。審計現場調閱資料一定要“細”,檔案資料中的一些細節往往能發現問題“破綻”,如本案中,存單質押貸款日期與貸款日期相同,這就是問題“破綻”;再如,在執行兩套房貸款新政的檢查中,有的借款人戶口簿記錄:借款人因購商品房而進行遷戶,這一細節記錄可以說明借款人有過購房行為。發現問題后,一定要審“深”,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如本案中,通過逆程序發放存單質押貸款,其目的就是借款人出于“空頭”注冊相關公司而為。
四、審計啟示
一是審計人員復合型人才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能力保障?,F場審計人員審計能力的高低最終取決于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現場審計工作的性質,需要審計人員具備法律、金融、會計等多方面的知識,具有現場審計工作經驗,知曉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操作流程,以及分析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這些都需要審計人員注重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只有這樣,審計工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升。
二是要帶著疑問去審計是提高審計工作效能的有效方法。帶著問題去審,有助于發現問題?,F場審計工作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審計人員在現場審計的不同階段,針對遇到的不同情況,只有多問、多想,始終帶著問題開展工作,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才能增強審計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提高現場審計工作成效。
三是發揮集體審計智慧是提高審計工作效果的有力保證。現場審計組是一個工作集體,現場審計工作也就是屬于集體行為。因此,現場審計工作要合理安排成員分工,應做到群策群力,并堅持邊審計、邊交流、邊小結,充分發揮每位成員的作用和智慧,確?,F場審計工作整體推進,從整體上提高審計工作效果。(作者單位:峽江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