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既是我省全面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奮力實現跨越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我市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攻堅時期,更是在新起點上全面推進我市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一個戰略機遇期。為此,“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根本目標,把維護國家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更加自覺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加積極、主動和有效地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推動審計工作在繼承中發展、鞏固中提高、創新中跨越,為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科學發展做出新貢獻。
一、緊密圍繞中心,抓好“三項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們審計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著力提升審計工作的時效、績效和成效。
一是提升時效。緊貼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做到主動跟進需求。切實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充分明確服務方向,緊緊抓住服務重點,不斷落實服務措施,把審計工作全面融入到鷹潭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著力圍繞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發展,高度關注中央和省、市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真正體現在審計項目計劃安排和實施上,及時揭露和防范各類風險,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二是提升績效。堅持把促進改善績效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政府性資金為主線,以績效審計、計算機審計為方法和手段,以重要決策部署、重大投資項目、重點民生資金為載體,通過審計著力促進機制的完善、管理的規范、風險的規避、政策的執行以及制度的落實等,實現審計“監督促進政府責任落實、服務保障政府職能履行”的根本要求。
三是提升成效。即努力實現“五個到位”:一是增收節支促到位。通過審計大幅節約建設資金、專項資金和公用經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二是問責問效查到位。深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進一步加強對權力的制約監督。積極探索審計公告制。三是宏觀建議謀到位。積極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深入剖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辦法。四是規范管理糾到位。及時督促被審計單位糾正各類違紀違規資金,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嚴格執行財經紀律。五是自身建設抓到位。在堅持依法獨立審計的前提下,進一步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更好地做到文明審計,樹立審計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緊貼發展大局,深化“五項工作”
(一)深化預算執行審計。圍繞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等要求,切實加強預算執行審計和財政大格局審計,推動“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的綜合預算改革。將財政一般預算、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等納入審計范圍,促進建立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密切關注財政收入和支出結構變化情況,確保財政安全運行;掌握政府性債務、土地出讓金、政策性資金績效等情況,及時揭示存在問題和隱患,促進防范財政風險和債務風險;認真搞好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關注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和預算效益,統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管理、提高效益。
(二)深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以“跟進服務、跟蹤審計”為要求,以跟蹤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為主要方式,進一步抓好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切實體現“跟進服務”,做到提前介入,對投資立項、資金籌措、招投標管理、合同簽訂等項目前期工作審計共同參與把關,發現問題事先提出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意見。積極探索“跟蹤審計”,對重大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監督,一方面幫助杜絕項目建設中的高估冒算、擠占挪用和損失浪費行為,另一方面關注項目的質量效益、節能降耗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和政府投資績效。
(三)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切實加強中辦、國辦出臺《規定》的學習宣傳貫徹,從強化權力制約監督的高度,進一步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出臺貫徹落實《規定》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評價體系,爭取理順領導小組(聯席會議)辦公室機構、編制和職級,修訂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各項配套制度,創新經濟責任審計方法,優化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強化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加大審計結果運用力度,促進領導干部依法履職,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探索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在被審計單位內部全面公開,促使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依托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平臺,有效發揮組織監督、紀檢監督和審計監督的整體合力。
(四)深化民生資金審計。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目標,進一步做到“問計于民”,使審計立項更能融合和體現民意。關注財政分配中民生投入的保障,關注各項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實,關注城鄉一體化的統籌發展,關注社會分配的公平正義,努力通過審計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圍繞經濟發展規劃和社會熱點問題,選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開展審計調查,特別是加強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保、醫保、環保等重點民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監督,促進公共資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領域傾斜,督促有關部門管好用好民生資金。
(五)深入推動審計轉型。按照加強績效管理的要求,注重績效審計與財政同級審、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貿金融審計、農業環保審計等各專業審計的有機融合,全面實現績效審計常態化,每一項審計都應關注績效問題,關注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配置使用,從政策執行、資金使用、資源利用、行政效能等多方面進行績效評價,并站在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發現和分析研究問題,提出針對性審計意見和建議,促進財政資金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推動建立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三、堅持與時俱進,加快“三項建設”
(一)加快“數字審計”建設。以審計署“金審工程”二期和“數字鷹潭”建設為契機,加快聯網審計建設,建成市本級數據交換區,探索審計數據中心建設,積極構建數字化審計模式,為全面實現“數字審計”奠定基礎。同時注重推廣先進審計技術方法,適時總結提煉計算機審計方法和AO應用實例,積極參加審計署和省廳評比,努力提升計算機審計水平。
(二)加強審計業務規范建設。根據《審計法實施條例》、《審計準則》以及《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等審計法律法規的要求,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和辦法,構建一套標準更加明確、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備的審計業務制度體系。完善審計項目計劃管理、組織管理、流程管理和成果管理,積極探索審計項目審理制度,實行重大審計質量問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審計能手評比、交叉審計、優秀審計項目評比等制度,爭創審計精品項目。充分利用外部審計力量,內外聯動整合審計資源,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加快干部隊伍能力建設。以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清廉型、創新型、和諧型“五型”審計機關為抓手,進一步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廉潔自律、文明和諧的審計干部隊伍。加強審計思想政治建設。加強學習培訓,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開拓新視野,增長新本領,以更加宏觀的思維、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加敏銳的眼光,找準審計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和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營造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心、工作上關注的氛圍,增強審計人員的歸屬感,提升審計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加強審計文化建設,堅定廣大審計干部的理想信念,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作者單位:鷹潭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