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1月,法院莊嚴宣判:A單位原會計B因貪污專項基金77余萬元,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被告人會計B所得贓款繼續追繳,退還給A單位。厚厚的一份審計檔案,不僅記載著一位公職人員長期受黨的培養教育,在金錢面前淪為階下囚的蛻變過程,而且也記載著審計機關在改革開放和反腐倡廉的過程中,堅持依法審計,嚴格執法,嚴肅查處重大經濟犯罪案件的審計過程。
一、干部離任,審計受命
那年5月,根據組織部門的委托,某審計局對A單位局長開展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基金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政策性很強。 某審計局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審計組。審計組接到任務后,認真開展審前調查,熟悉各項專項基金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掌握了解征收、管理及使用專項基金的全過程,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充分做好審計準備工作。
二、初步審計,尚屬正常
審計人員在對其機關行政經費、公用經費財務收支情況的初步審計,未發現賬面資金使用有明顯異常,主要的問題只是有些資金使用不合理的問題。在翻看以前年度該局的審計檔案后,發現以前年度有專項基金賬賬不符問題,而且現在還沒有得到解決,該局財務管理較為混亂,專項基金管理不甚規范的情況,心中不免產生疑問。難道是會計做賬的問題?我們審計組對此進行了分析,確定把專項基金的收、存作為這次審計的重點。
三、發現疑點,緊抓不放
在確定了這次的審計重點后,我們審計組首先核對了A單位在財政局購領的2007年至2008年5月收款票據的數目及票據的號碼。核查了收取專項基金的程序,詳細地核對了收取專項基金的有關票據及存款情況。通過審計發現,該局收取專項基金時,是現金收取,開票人和收款人沒有嚴格做到票款分離,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存在現金賬和銀行存款賬不符,差額較大的問題,且發現該局由于人手不足,基金會計除了擔任基金股業務員外,還兼任會計一職。所有交納專項基金賬戶的財務票據的領發、庫存、核銷,都要經他之手,于是審計組專門找來該局的基金會計B了解情況,回答問題支支吾吾,對發現的收入不及時入賬,現金賬與銀行存款賬不符,且數額大等問題,該基金會計以“當天未及時入賬及繳庫,隔天或雙休日后繳存”或“時間太久,一時想不起”來搪塞。我們審計組對此產生了很大疑問。迅速重點調取了基金收據進行逐筆勾對,查找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賬的問題。我們審計組成員為了詳細的勾對收款票據加班加點連續幾個晚上到12點,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審計工作終于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有28張票據及所收專項基金合計23.85萬元未入A單位基金賬。
根據審計的重大發現,審計組立即將情況向單位領導匯報,審計局領導和審計組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確定該基金會計存在重大的貪污專項基金的嫌疑,且數額較大,應立刻移送縣檢察院進行立案偵察。
四、重錘出擊,揪出蛀堤之“蟻”
由于核查機制的缺失,會計B經手的一部分專項基金經常未能及時上繳進財政賬戶。就在這個時候,會計B開始挪用這些錢,用以購買高檔衣服、高檔禮品。到后來,為了能搞到現金,會計B干脆開始流動辦公,攜帶發票親自上門服務,一手交現金,一手開發票。檢察機關根據審計提供的證據,迅速組成專案組,與審計聯手內審外調發現,原來會計B經常和社會上的閑散人員混在一起,吃飯經常由其主動掏錢。由于出手十分闊綽,貪慕虛榮的他十分享受一群人喊他“大哥”、“B老大”,最終查出自2001年8月至2008年5月,該單位會計B利用其擔任A單位業務員及會計的職務便利,收取糧食系統、林業系統、個體私營企業等90多個單位、個人的專項基金共77余萬元,采取不入賬方式予以侵吞。就這樣,會計B因其作繭自縛,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通過該項目的審計,在社會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敲響了警鐘,促使該單位進一步完善專項基金的管理制度,堵塞專項基金的漏洞,以確保專項基金的安全完整;從而促進了干部職工依法行政和廉潔自律,充分發揮了審計監督對經濟犯罪的震懾作用。
(作者單位:贛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