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鄉鎮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強化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維護財經經濟秩序,保障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最近,會昌縣審計局受縣委組織部的委托,對10個鄉鎮的黨政領導進行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表明存在主要違規問題如下:
一是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普遍。從審計情況看,鄉鎮擠占挪用上級撥入的各種專項資金普遍,主要用于彌補鄉鎮行政經費或用于墊交社會撫養費和公路征地費。
二是增加農民負擔,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雖然經過近幾年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違規收費問題已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有些單位亂收費仍時有發生。如有9個鄉鎮巧立名目向建房戶收取市政設施配套費、測繪費、土地補償費或采取下達指標任務的方式向各村委會收考核款、上交款等。
三是私存私放資金現象時有發生。私存私放資金作為滋生腐敗的溫床,歷年是我們審查的重點。這次審計中發現,5個鄉鎮存在虛開辦公用品、電腦耗材、計生宣傳資料費等發票或虛列計劃生育舉報費套取資金于賬外用于其他開支。
四是業務招待費居高不下。從審計近三年的財務收支賬反映,購煙酒、土特產及餐費等業務招待費支出較大,未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財務基礎較薄弱,會計核算不夠規范。自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以來,應該說在規范財經秩序,提高干部法紀意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部分單位財務基礎薄弱、會計核算不夠規范的現象依然存在。例如,白條列支費用造成漏繳稅金、固定資產未按規定入賬、未經政府采購擅自購置物品、基建工程項目未按規定進行竣工決算審計、坐收坐支、虛列支出等情況時有發生,也有屢查屢犯的現象。
六是個別鄉鎮財務管理比較混亂。從審計情況看,有些鄉鎮存在大額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往來款項長期未清理造成債權債務不實,賬賬、賬表、賬實不符等問題,造成會計核算不真實,會計信息失真。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是要增強領導干部的財經法紀觀念。通過經濟責任審計,使領導干部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增強領導干部執行財經法規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科學決策能力,從而進一步規范財經秩序。對屢查屢犯、有令不行、鋪張浪費等現象應進行通報批評和追究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以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
二是要建立健全單位內控制度。通過審計,各部門、各單位應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樹立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理念,推動干部管理體制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個別單位領導不重視財務工作,單位內部管理薄弱的,應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使領導干部與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制約。并且加強執行制度的自覺性,人人有規可依,有章可循,使內控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是要優化支出結構,增強公共財政保障能力。以“厲行節約、合理開支、嚴格控制”為原則,從嚴控制投資建設性支出及非生產性費用支出,對鋪張浪費、嚴重亂支亂花的鄉鎮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并盡快消化鄉鎮政府債務,應責任到鄉鎮一把手并出臺目標考核制度和新增債務責任追究制度。
四是要加強涉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在開展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我們始終要把扶貧資金、社?;?、民生資金、退耕還林、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村醫保、抗震救災、廉租房補貼、城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專項資金使用作為重點,確保國家對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的扶持政策落實到位,使黨和政府對貧困地區和人民群眾的關懷得到充分體現。
五是加強廉潔自律意識。廉潔自律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得到了有效監督,尤其是對財經紀律履行情況得到了真實反映,為推動廉政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會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