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國庫是人民銀行金融服務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開展國庫業務績效審計,客觀評價其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對提高國庫履職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國庫在財政預算管理中的作用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根據基層央行國庫業務的特點對國庫績效審計的方法和審計指標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基層央行國庫績效審計的方法
(一)國庫績效審計目標是使審計效率最大化和效果最優化
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工作效率高低和效果優劣的標準具體表現為:不僅是國庫預算收入是否入庫,更是入庫是否及時和足額;不僅是國庫預算支出是否出庫,更是出庫是否合規合法;不僅是國債是否兌付,更是國債兌付的服務是否便捷有效,國債兌付的宣傳是否到位;不僅是國庫資金匯劃渠道是否通暢,更是國庫資金匯劃是否快速和利用率高;不僅是人員配備和崗位設置是否充足,更是是否符合國庫崗位設置不相兼容要求,業務人員素質能否滿足工作需要,后續教育及培訓是否到位;不僅是各項規章制度是否傳達貫徹執行,更是貫徹執行的是否及時、到位和有效,是否積極解決實際工作中影響規章制度執行的問題等。
(二)國庫績效審計內容是合規性審計、風險控制審計與審計評價相結合
傳統合規性審計的內容重點是國庫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國庫工作合規性,而在國庫績效審計中,對國庫工作的合規性和風險控制的審計依然十分必要和重要,在此基礎上,從評價的角度增加以下內容,包括對國庫部門是否充分履行央行經理國庫職責、是否防范國庫資金風險和提高國庫管理水平、是否維護人民銀行聲譽和整體形象、是否能夠科學地配置并充分利用公務資源,內部控制是否嚴密,管理是否規范,崗位職責履行是否充分、高效,國庫業務工作的開展是否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工作效果是否明顯,從而對國庫工作的成績和效果做出客觀合理的判斷。
(三)國庫績效審計評價標準是國庫工作的合規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對被審計對象所完成的國庫工作進行評價,首先要關注其合規性,如國庫部門內設機構、工作崗位設置是否符合內部控制要求,與國庫履職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崗位操作程序是否得到貫徹落實,國庫履職過程中各個程序、環節是否都符合法律和制度規定。二是看其有效性,即國庫工作績效,是否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工作任務,是否達到了預期結果,是否在改善金融服務等方面產生了正的社會效應。三是看其必要性,核心是該行為是否有存在必要。這樣做既審計了國庫部門工作各個環節的合規性,又強調個性特征,突出重點,考核了被審計對象的工作績效。
(四)國庫績效審計拓展方式是審前調查和外圍取證
除運用常規的審計方法外,還可運用審前調查法和外圍取證法作為國庫績效審計方式的拓展和補充。審前調查主要是通過收集資料,了解國庫部門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情況及管理目標完成情況、在本單位和上級行的考核情況;通過分析相關歷史數據、當地主要的金融、經濟發展指標、金融生態環境狀況和獲得地方政府的表彰通報情況等方面,了解國庫部門在促進地方金融、經濟發展上履行職責情況,以便確定審計的方向和側重點,更加科學地制定審計方案,突出審計重點。
外圍取證主要是運用問卷調查、走訪、座談、質詢等手段,向財政部門、稅務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公眾了解對國庫金融服務的滿意度。重點了解國庫部門經辦預算收入、退庫和更正的準確率;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清算是否及時;國庫資金匯劃的效率;國債宣傳的普及率;國債兌付是否便捷、對國庫經收處的管理是否有效,單位或個人繳納稅款是否便捷等。
二、國庫績效審計指標體系
(一)行政管理職能指標
1.人力資源類指標。首先,判斷國庫會計崗位設置、人員配備與國庫會計業務的匹配程度。檢查人員配備是否能滿足崗位分工和業務量的需求,各崗權限是否明確、清晰,有無外來借調人員。把稅收高峰期和預算支出高峰期的人均日工作量與低峰期的人均日工作量相對比,綜合判斷國庫部門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其次,判斷國庫人員的勝任能力。檢查會計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會計主管是否具備會計師以上資格或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檢查國庫業務培訓次數和效果,特別是國庫業務發生變化前是否進行過充分有效的培訓。最后,檢查國庫部門的工作考核激勵機制是否合理,是否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2.環境資源類指標。首先,判斷國庫的服務環境和信息化程度是否能夠滿足國庫業務發展需要,重點關注橫向聯網、國庫集中收付、預算外收支、社?;鹗罩У刃聵I務,是否配備了相配套的信息化系統,同時制定了相應的業務處理流程、制度和實施辦法。環境和信息化程度不能滿足國庫業務發展需要的情況下,是否采取積極措施逐步解決。其次,判斷國庫環境資源的利用率是否最高,有無損失浪費現象。重點關注國庫對支付系統的利用率、對橫向聯網系統的利用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利用率。
3.工作業績類指標。首先,通過對照上級行國庫部門的年度工作意見和本級行國庫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報告,判斷國庫工作完成情況。其次,參考國庫部門在上級行的專業考評名次、業務比賽和勞動競賽名次、調研材料獲獎情況、在本級行的考核名次和獲得集體或個人的名譽情況,判斷國庫部門的工作業績。第三,檢查國庫部門橫向聯網、國庫集中收付、預算外收支、社?;鹗罩У刃聵I務的開展情況,以及財政稅務部門對國庫的滿意度,判斷國庫部門是否能開拓創新,最大限度地拓寬業務活動的范圍,擴大業務工作成果,對國庫部門的綜合績效狀況做出較為準確的評價。最后審計國庫整體服務效果,調查了解地方政府、財政、稅務、海關、金融機構和有關企業對國庫部門金融服務的總體評價。
(二)內部控制類指標
一是國庫內部控制環境如何。國庫部門負責人是否重視內部控制建設;是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和業務流程等內控管理制度;內控制度中是否存在與上級行要求相悖的規定;國庫主任、分管行長、國庫部門負責人和會計主管是否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有關檢查,檢查內容是否全面,檢查頻率是否達到要求,發現問題是否及時得到糾正。二是國庫業務管理環節的控制是否有效。印押證是否三分管;是否按時做好國庫的內、外部賬務核對工作,并堅持換人對賬制度;是否嚴密會計資料交接簽收手續。三是國庫業務操作環節的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對照預留印鑒對退庫、支出、更正等外來憑證的真實性進行審核;是否對照外來憑證所附的相關文件依據、退庫申請書、國庫集中支付申請劃款附件等對外來憑證的合規性進行審核;預算收入入庫、報解是否及時;預算收入退付是否按預算收入的級次退給原繳款人,退庫退回業務的手續和使用的賬戶是否合規;是否要求財政機關提供年度財政預算及預算調整方案;庫款支撥、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清算業務有無超計劃和超額度清算問題;有無遲撥、錯撥或轉移、挪用、盜竊庫款情況。更正業務是否堅持“誰的差錯誰更正”的原則,是否經國庫會計主管審批后進行更正;存款計息業務處理是否及時、正確。國庫資金匯劃系統處理程序是否符合規定,查詢查復否經國庫會計主管審批及時辦理;國庫會計核算系統是否做到專機專用,操作員代碼、密碼設置是否正確,國庫會計業務系統的安裝、升級、病毒防護等維護是否及時合規;國債兌付手續是否合規;國庫會計檔案管理是否規范,會計檔案的立卷、移交、借閱、銷毀是否合規;四是國庫檢查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定期組織對下級國庫進行檢查,檢查程序是否合規,發現問題是否及時處理,問題是否及時得到整改。五是國庫應急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是否根據情況變化或業務發展及時調整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