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之惡果
CNN
2011年8月10日
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腐敗、貧富分化、老齡化,常常出現在答案的頭幾位。但更近距離地審視中國的現狀,可能會發現,最大的威脅將是清潔水源的喪失。
從“癌癥村”,到暴力抗議,再到飛漲的物價,水供應的下降對中國人的生活以及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深遠又極有害的影響。
中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這些貧乏的水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還是非常不均衡的。
缺水帶來的多數挑戰還處于中國國內,但外滲效應——如跨國河流的流動和對海外耕地的需求——使得中國國境以外也對此感到了焦慮。
中國領導人承認了問題的嚴重性,并實行了很多政策來應對愈發嚴重的危機。然而,由于缺乏根本的改革措施,情況難以得到逆轉。
編譯:瓦特
蘋果在中國
《外交政策》 2011年8月15日
蘋果正在中國大把大把地賺錢,2010~2011年,大中華地區的營業額增加了600%,而在2011財年的第一季度,大中華區的收入就已經達到了88億美元。在國際媒體上,蘋果公司的形象光鮮美好,然而就是這家公司,毫不在乎工人的人權和環保措施,中國剛剛發育的公民社會團體發現它越來越傾向于秘密、模糊地處理這些問題。
蘋果公司的成功在于它不僅僅是一個設備制造者,更是一個夢想制造者。在美國,蘋果公司曾在1984年的超級碗橄欖球賽期間發布他們的獨家Mac電腦廣告。這則廣告表達了向《1984》的作者喬治·奧威爾的敬意。廣告中,排列整齊、面無表情的民眾目不轉睛地盯著領袖在大銀幕上的演講:“今天我們慶祝的是信息凈化令下達后的第一個光輝紀念日,我們已經創造出了史上首個純凈意識形態的樂園……我們是同一個人,有同一種意志。”緊接著,一個金發美女穿著紅色短褲沿著中央過道沖刺而來,向大銀幕擲出一柄巨錘,打碎了大一統的幻象。此時出現配音:“在1984年1月24日,蘋果電腦將發售Macintosh,然后你就會明白,今天的‘1984’為何不是那樣的‘1984’。”
從一開始,蘋果就把自己定位為一顆正面的新星,一個挑戰權威的煽動者。然而,“反叛”在中國可不是好噱頭。
來自山東菏澤村的27歲青年賈川,沒有自己的iPhone,但有成百上千部 iPhone流經他的雙手。他在臺灣文鎧公司設在昆山的工廠工作,老板要求工人使用的新型屏幕清潔劑含有正己烷,這種毒素會對神經造成損傷。賈川住進了醫院。另外136名員工也出現了同樣的癥狀。文鎧公司擔負了住院的初始費用,但是當他出院后,公司馬上向傷者們施加壓力,強迫他們辭工并且簽署一份免責聲明,確保不再追究公司的任何責任,也不再負擔未來的醫療費用。
編譯:曹習
“短命”首相路透社
2011年8月26日
2011年8月26日,日本首相菅直人確認辭職。幾天后就將開始選舉五年來的第六任首相。菅直人也沒能擺脫“短命”首相”的命運,他在任僅僅14個月。
“在嚴峻的環境下,我履行了自己的職責。”菅直人在辭去黨首后對黨內議員表示,他還說,將致力于讓日本擺脫依賴核電。
他的繼任者將面臨巨大挑戰,包括:日元升值危及出口依賴型的經濟,災後重建,結束受損核電站造成的輻射危機,制訂新的能源政策,同時還要負擔老齡化社會造成的日益上升的社會福利成本。
圍繞新首相角逐的討論焦點之一是,是否及何時采取增稅措施來遏制巨額債務。日本債務規模已達該國5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的兩倍。
無論小澤一郎決定支持誰,個人恩怨,而非政策主張,可能是影響角逐的重要因素。
編譯: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