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12年美國大選已拉開初段的戰幕。不出人意料,今年4月上旬奧巴馬總統組建了他的競選連任委員會。奧巴馬暫時有坐山觀虎斗之利,他有他的優勢與希望,但他并非不可戰勝。自2010年中期選舉以來,受到國會眾議院“翻盤變天”的激勵,共和黨人對2012年的期待直線上升。低迷的經濟復蘇,奧巴馬持續下降的支持率,挑落奧巴馬的呼聲與日俱增。現如今9名共和黨候選人已經陸續宣布要成為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新老政客齊登場與奧巴馬再戰白宮。
2012年美國大選已拉開初段的戰幕。不出人意料,今年4月上旬奧巴馬總統組建了他的競選連任委員會。奧巴馬暫時有坐山觀虎斗之利,他有他的優勢與希望,但他并非不可戰勝。
疲軟的經濟與群龍無首的共和黨
總統手握龐大的競選資金,身后有其政黨的堅定支持,還擁有無與倫比的鼓動能力。但他仍有薄弱之處。
隨著美國的失業率突破到9%,全國汽油平均價格接近每加侖四美元以及全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萎靡,美國經濟遲緩的復蘇給每個挑戰者一個機會。最近“今日美國”和蓋洛普共同進行的民意測驗并沒有給“奧巴馬為美國”(OFA)多少幫助:總統的經濟處理能力只得到了37%的支持。白宮也承認,幫助奧巴馬在2008年贏得白宮寶座的選舉區,在2012年將會有明顯的不同。
問題在于,共和黨沒有德高望重、尤其有謀有略的候選人去同奧巴馬較量。用賽馬的話來說,在任總統通常擁有先機(尤其他沒有一位主要對手)。在未來一年,共和黨人因為黨內提名戰相互打得不可開交,而奧巴馬則可以擺出政治家風范,精打細算自己的資源。他的民望約五成,比克林頓1995年的同期狀況好。而后者在1996年連任競選之時穩穩實實地擊敗鮑勃·多爾。
有克林頓之戰在前,奧巴馬自然應為之壯膽,但再往上追溯一屆總統選舉,他又應緊張起來。1991年春,老布什剛剛結束冷戰,春風得意并企圖連任。但是到了1992年11月,他卻勢頹如秋景——主要是因為經濟疲軟。
奧巴馬當下面對的遲緩經濟復蘇比老布什任期的經濟疲軟還要糟糕。第一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率僅僅只有1.8%,五月份失業率實際上已經升至9.1%,新增崗位速度勉強能趕上勞動人口的自然增長。
美國人中,認為國家正駛于錯誤軌道者,是認為國家所駛軌道正確者的兩倍。許多憤慨最大的地區正是黨派爭得你死我活的州份:佛羅里達、密歇根與俄亥俄。這些州在2010年中期選舉均讓共和黨人大勝而歸。
受歡迎的奧巴馬
投票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間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比他的政策更受歡迎。回到他總統任期的初期,奧巴馬在整體工作上的滿意度通常比他從選民的大多數個別問題上收到的滿意度更高——特別是在經濟、開支、赤字以及和醫療保健等國內關注的問題上。
不難看出原因。總統在公眾的眼睛里被繼續看做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一個忠實的丈夫和一個好父親,因而非洲裔選民和自由派選民繼續支持著奧巴馬。在2008年奧巴馬歷史性地獲得總統選舉勝利的時候,這些獨立選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雖然在過去的兩年中,這些獨立選民大面積地批評他和他的政黨的政治觀點,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對奧巴馬總統還有一些個人感情。因為總統看起來是那么的友善。
2010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大勝而歸,這對于奧巴馬總統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鑒于總統的支持率高于其黨派的支持率,所以目前尚不清楚他的支持率是否會轉化為他連任總統的支持率。但通過歷史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二戰后,總統所在黨派在中期選舉中失去眾議員團議會百分比與蓋洛普民意測驗總統的滿意度是成正比的。失去眾議院席位越多,則總統的支持率越低。
但是要注意,總統奧巴馬的支持率是一個特例。在蓋洛普的選舉日投中總統的支持率是44%,而根據這樣的支持率民主黨將會保守估計失去30~40名席位,但是實際情況民主黨確實慘敗地失去了63名席位。顯然總統的支持率是高于其所在政黨支持率的。
換句話說,看到2010年民主黨的失利,我們可以預期奧巴馬的支持率會和1946年杜魯門的支持率一樣,那時候杜魯門的黨派在眾議員中失去的席位和奧巴馬差不多。杜魯門在選舉日的蓋洛普民意測驗中的支持率只有32%。而實際情況是,在失去與杜魯門同樣席位的情況下,奧巴馬的支持率卻是44%。
除此之外,喜歡奧巴馬總統的非裔美國人和自由派對總統來說也是另外一個護身符。這些選民在美國被劃分成相對較少的選區中都有大量的分布,這也相對地削弱了總統所在黨派的反對力度。
根據這樣的思路,Realclearpolitics網站制作了二戰后所有謀求連任的總統最終的蓋洛普結果以及公眾的投票率的對比示意圖。
在這里,福特謀求連任是對自己的一次全民公決。他在選民那邊得到的支持率非常接近他自己的受歡迎程度。然而1992以及1996年的選舉有點復雜。在1996年,受歡迎的是克林頓,最后克林頓連任成功。而在1992年老布什謀求連任的時候,冷戰剛剛結束,老布什的聲望達到空前,但是最后卻鎩羽而歸。
艾森豪威爾總統民意測驗的支持率為74%,顯然這不太可能全部最終轉化為其連任的支持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有極其強大的個人魅力來使民眾對他的個人支持轉化為在連任上的支持。
問題是奧巴馬會如福特一樣使其連任的支持率與他個人的支持率相差無幾?或者他能否像艾森豪威爾總統一樣(或者是羅斯福),有一個巨大的個人魅力來轉化為他的支持率。但是這些個人支持現如今并沒有轉化為對他政治上的支持,這也就導致了奧巴馬所在黨派2010年中期選舉不佳的表現。
如果共和黨的最終總統候選人沒什么大的個人魅力,那么奧巴馬的受歡迎程度再提升4~5個百分點不是什么難事。
不確定的選舉團
在選舉團地圖上,總統受歡迎意味著什么?這預示著在選舉最終結束之前誰都無法預料誰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Chris Cillizza最近寫了一篇很有趣的題為“奧巴馬在2012年連任會有一些障礙”的文章。在文中Cillizza以2008年為依據指出,在2008年,奧巴馬獲得365張選舉人票,并得出結論說,總統還將繼續擴大這一戰果。
在2009年年初這個標題也許是正確的,但是自從贏得了365張選舉人票之后,總統經歷了很多波折,這使得在許多州這些選舉人票都受到了削弱。例如2008年奧巴馬以40000票贏得了北卡羅萊納州和印第安納州,但是這兩個州在中期選舉時卻讓共和黨贏得干凈漂亮。現如今要贏得這些州似乎不太可能,特別是在2010中期選舉之后。
同樣的,通過2010年中期選舉,在弗吉尼亞州、俄亥俄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總統的前途未卜。尤其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個非常弱的共和黨州長非常輕松地擊敗了一個高調的民主黨候選人。這些州再加上中期選舉之后力量重新分配的州,這可能會使共和黨最終在2012年贏得選舉團的勝利。
在西部的山區,民主黨外表看起來很強勢,但實際情況呢?鑒于2010年的選舉結果(民主黨獲勝)再加上奧巴馬總統在自由派和拉美裔美國人之間的持續強勁表現,在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總統可能會得到支持。但是在中西部地區和北部工業區,總統的強勢受歡迎并沒有發揮作用,在2010年民主黨遭受了68年來最大挫折。
在2012年的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以及威斯康星州則存在很大的變數。一個賓夕法尼亞州的失敗將抵消民主黨在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羅拉多州的全部努力。這些州老年人以及白人比大多數州都要多,他們不太容易受到奧巴馬投票率激增的影響。
猶可戰勝的總統
重現2008年的選民對民主黨來說非常困難。首先,布什總統不會再是共和黨的候選人,當年民眾的憤怒大部分是沖著他而不是共和黨去的。此外,選舉第一位連任黑人總統的歷史性質似乎沒那么重要。換句話說,像2008年那樣為民主黨注入激情是艱難的。
在2008年,奧巴馬代表著變革。而這次選舉,他需要面對的是對他經濟復蘇政策的批評。或者他可以說:若非他采取的行動,例如八千億經濟刺激計劃及收購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經濟狀況會更惡劣。這個理由或許可以成立,但在競選中說這些顯然不足以面對當下疲軟的經濟狀況。
在奧巴馬的任期內他還有其他問題要面對選民的質疑。他承諾過要著手處理環境問題、移民問題與關塔那摩監獄問題,但結果呢?哪位商界人士會支持一個任由自己人在勞工運動中興風作浪,并讓國會中民主黨人來撰寫醫療法案的總統呢?最重要的是,為什么他從未拿出一份有信服力的、能解決現時接近GDP10%的預算赤字方案?
就能力而言,目前共和黨候選人名單中并非沒有希望。洪博培、波蘭迪與羅姆尼都已是出色的管治官員。他們有本錢宣傳自己的實干管治經驗,這些在2008年奧巴馬顯然明顯缺乏。
2012年選舉與2008年以及2010年明顯不一樣。在2008年以及2010年都出現了明顯有利于一黨的狀況。如果經濟還是如現在這樣緩慢的復蘇,2012年的結果真的很難預料,唯一清楚的是,與2008年不同,奧巴馬是有個猶可戰勝的總統。
西林根據《經濟學家》、RealClearPolitics綜合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