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TCL集團首次向外界發布了企業基于“三個能力”的立體發展戰略模型,提出TCL集團下一步產業戰略和規劃。
立業根本——“三個能力”的立體新戰略
新的立體發展戰略模型以工業能力、技術能力、全球化運營能力為根基,賦予“三個能力”對于TCL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要保障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逐步壯大,工業能力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技術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全球化運營能力則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為此,TCL集團制定了完善的策略目標來提升自身“三個能力”的建設。集團將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路線,布局和整合全球資源;持續提升核心業務的產業地位、構筑業務在國內乃至全球領先優勢,并依托業務優勢和相關衍生資源,向多元化領域擴張;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升工業能力和技術創新積累,向產業鏈高價值環節滲透或轉型,同時緊跟新型商業形態,致力于4C融合,突出內容及服務優勢,全力向國內數字家庭與智能化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發展。
聚焦主業——“4+6”的新產業布局
如果說在橫向多元化時代,企業競爭拼的是資本運作和策略選擇,那么在縱向多元化時代,企業要依靠上下游資源才能在競爭中占得主動權,企業競爭拼的就是資源整合能力。
TCL集團此次對現有產業進行了梳理和優化,重新定義了公司業務架構,對原來“四大產業集團”和“兩個業務群”的“4+2”產業模式進行升級,在聚焦核心產業的基礎上,搭建一個以“TCL多媒體、TCL通訊、華星光電和TCL家電集團”為四大核心產業,以“系統科技事業本部、泰科立集團、新興業務群、投資業務群、翰林匯公司、房地產”為六大業務的“4+6”新產業組織架構。
在這個新產業組織架構中,TCL集團首次將華星光電提升到主業地位。8月8日投產的華星光電將協助TCL集團打通液晶全產業生產鏈,占領液晶電視全制程和大規模生產的制高點。而提升家電產業戰略高度,是擴大集團發展規模的必然。兩者對TCL集團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六大業務的確立,向外界勾畫了一幅相關產業間橫向、縱向雙向聯動發展的效應圖。一條上至液晶顯示上游部件生產,下至液晶顯示終端內容及服務供應,中間黑白家電協同發展,家電回收提供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貫穿其中的嶄新產業鏈條浮出水面。
企業鏈接:
TCL: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新力量
TCL即TheCreativeLife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意為創意感動生活。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81年,是中國最大的、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團(SZ.000100)、TCL多媒體科技(HK.1070)、TCL通訊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體、通訊、華星光電和TCL家電四大產業集團。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TCL已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的佼佼者。而自1999年起,公司開始國際化探索,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領頭羊。在發展壯大中,TCL確立了自主創新優勢:誕生了中國第一臺免提式按鍵電話、第一臺28寸大彩電、第一臺鉆石手機、第一臺國產雙核筆記本電腦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產品。
2010年TCL全球營業收入518.7億元人民幣,6萬名員工遍布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TCL集團旗下主力產業在中國、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設有研發總部和十幾個研發分部。在中國、波蘭、墨西哥、泰國、越南等國家擁有近20個制造加工基地。
2010年TCL品牌價值達458.08億元人民幣,繼續蟬聯中國彩電業第一品牌。
未來十年TCL將繼續構建融設計力、品質力、營銷力及消費者洞察系統為一體的“三力一系統”,將TCL打造成中國最具創造力的品牌。
本欄目責任編輯: 張郁(zhangyt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