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解說】
“愁”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情緒,是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出、聽不見的,但在詩人的筆下,這一切都有了可能。詩人筆下的愁有:憂國傷時之愁,有未能實現建功立業的抱負之愁,有思鄉懷人之愁,有感嘆青春易逝、美好景物易逝之愁。總之一切愁都源于詩人那顆多愁善感的心,在“愁”中體現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濃濃的憂愁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于寄托詩人的理想抱負。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自己無形的“愁緒”形象化、具體化、人格化。將無形的“愁”化為有形的長度、體積、重量、數量、聲音、色彩等具體的意象,不但增添了詩歌的藝術魅力,而且意境深遠,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詩中所用的表現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懷等。其藝術特點有的豪放曠達,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詞淺情深。
【詩歌展示】
菩薩蠻
□[唐]李 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達標練習】
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玉階空佇立”“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