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張女士興致勃勃地帶著母親出國旅游,母親不幸遇車禍身亡,為了替母親尋回一個公道,張女士3年來一直為此奔波著……
2008年年底,江蘇省南京市的張女士帶著75歲的老母親出國旅游。張女士與江蘇省中山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中山國旅)簽訂了《江蘇省出境旅游合同》。合同約定旅游行程共10晚11天,主要游覽點為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保險項目有:旅行社責任險、人身意外險、航空意外險。
誰料到,張女士和母親乘坐的旅行車在泰國游覽返回曼谷途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側翻。母親當場身亡。張女士傷心地說:“我媽身體特別好,同團的游客都以為她只有六十多歲。沒想到……這一去就回不來了!”
2009年1月,泰國新時代旅行-有限公司將泰方保險公司所賠付的兩項保險總額共計40萬泰銖轉交給了張女士,并支付慰問金共計26萬泰銖。這些賠償只相當于十多萬人民幣,張女士還得自己支付喪葬費用。可是人在他鄉,驟遭變故,張女士無暇顧及其他索賠。
張女士和弟弟在泰國處理完母親喪事。他們回國找到旅行社索要相關人身意外保險合同,以便向保險公司索賠。旅行社一方面拒絕賠償,一方面遮遮掩掩,就是不拿出保險合同。張女士找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卻說旅行社根本就沒有替旅客辦理相關的人身意外保險。
得知此情況,張女士大吃一驚,他們多次找旅行社交涉,要求按合同約定,賠償人身意外保險費30萬元,以及為此產生的誤工費、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多項費用。
旅行社卻提出按江蘇省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刪寸,即:死亡賠償金8萬元,精神撫慰金5萬元,喪葬費據實支付。張女士和弟弟對此十分不滿,把旅行社告上法庭。
庭審中,旅行社辯稱,他們沒有辦理人身意外保險,是因為保險公司不給75歲以上老年人辦理人身意外險。但是他們也沒有當年向游客說明此事的相應證據。
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一審認為,原告與旅行社簽訂了旅游合同,繳納了團費,旅行社的經辦人出具收到繳納費用的收據,因而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旅游合同關系依法成立并生效。2010年1月14日,鼓樓法院作出一審民事判決:被告中山國旅一次性賠償張女士等人人身意外險保險金損失30萬元整;死亡賠償金93400元,喪葬費、誤工費合計110807元。
一審宣判后,旅行社不服,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旅行社一則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只有投保旅行社責任險是旅行社的法定義務,對于其他險種的投保只是推薦或者建議,如游客確有需要的,旅行社只是代辦。而中山國旅收取張女士的費用中并無人身意外保險的費用。二則,旅行社認為泰國方面已經盡到了賠償義務,中國的旅行社就不應該再行賠償。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旅行社根據無雙方簽名的《行程單》就主張免除其合同義務,不符合法律規定,不予支持。泰國方面雖已根據泰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向張女士賠付了保險金及慰問金,并不能免除中國旅行社的賠償責任。近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維持原判。至此該起旅游違約侵權索賠案最終塵埃落定。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