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具在陶瓷工業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方法一般用硫磺制作母模與胎膜,操作過程較復雜。為了改善硫磺模具制備工藝的可行性,在硫磺模具中引入硫磺砂漿,采用一次熔制、兩次澆注、一次成形的工藝,簡化硫磺模具的制作程序,提高強度,減小模具的收縮、開裂和變形等問題。本文詳細闡述了改性硫磺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工藝流程。
關鍵詞:模具 硫磺砂漿 石英骨料
1 引言
母模是陶瓷生產的必備工具,傳統陶瓷生產中采用硫磺和石墨制作母模。其制作工藝為:先制作硫磺薄壁空心模,空心模完成后,往里填入石膏和泥塊以提高母模強度。硫磺在固態狀態下為斜方或單斜結晶體,脆性較強,抗拉及沖擊強度低,一般抗拉強度僅為0.15MPa左右,抗沖擊強度僅為0.08MPa;同時,硫磺經熔融后,在冷卻凝固過程中收縮性大,易出現裂紋,且制作工藝復雜,對操作要求高,所以硫磺在陶瓷生產中的應用受到限制。
本文通過對硫磺砂漿的研究,結合陶瓷母模的現狀,在熔融硫磺中加入適量的石英骨料,解決硫磺凝固過程中出現的收縮問題;同時,加入少量石墨以減緩硫磺在冷卻過程中的晶型轉換,進一步解決收縮問題。在改善硫磺模具性能的同時,需規范其工藝流程。
2 原料性能及其作用
硫磺砂漿模具由硫磺、石墨、石英等原料組成,其原料的性能與作用如下。
2.1硫磺
硫磺是硫磺砂漿的膠粘劑,通常選用工業中粉狀或塊狀的硫磺,要求純度高、雜質少、水份少,一般要求含量≥98%、水分≤1%。硫磺屬于熱施工材料,對溫度要求較嚴格。純硫磺在常溫下為淡黃色固體、比重為2.07、熔點為112.8℃、沸點為444.6℃,不同的溫度形成不同的同素異形體。固態的斜方在95.5℃形成固態單斜硫;119.25℃形成液態黃色硫,加溫至160℃形成褐色液態硫;到444.6℃形成氣態硫;1000℃形成氣態硫蒸氣。硫的工程特性見表1。
熔融硫磺的粘度變化較復雜。其粘度與溫度的變化情況見表2。當溫度為115℃時,粘度為0.0125Pa·s;160℃時為0.0066Pa·s;165℃時其粘度增加1000倍以上;198.8℃時,其粘度高達90Pa·s,增加10000倍以上。因此硫磺在施工過程中溫度應介于115~160℃之間,易于操作施工。
石墨具有良好的物理潤滑性、化學穩定性,石墨的引入提高了硫磺砂漿的流動性,并有效減少硫磺模具的收縮、變形。磷片石墨的性質見表3。
2.2骨料
(1) 石英骨料
在硫磺砂漿中,摻入一定量的石英骨料,可以提高硫磺的強度,減少體積收縮。
質量要求:含水率小于0.5%,含泥量不大于1%;1.25mm篩孔篩余量不大于5%;使用前需烘干脫水。
(2) 石英粉料
石英粉料起集料的作用,可填充砂粒的空隙,改善硫磺砂漿漿液,防止硫磺砂漿澆注時分層離析。
質量要求:細度需過0.16mm篩孔,篩余率≤5%;過0.08mm篩孔,篩余率為10%~30%;含水率≤0.5%,使用前必須烘干。
3 硫磺砂漿的工藝流程及方法
3.1配合比設計
(1) 骨料粒徑、級配的影響
若骨料中缺乏有效的粗粒級或骨料粒徑過小,不能有效降低硫磺冷卻時因收縮而產生的裂縫;若骨料中缺乏大小粒級的搭配,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會造成硫磺粘結劑的不足,最終導致模具的強度下降。
(2) 骨料含量的影響
在骨料粒徑、級配合理時,骨料含量過大,砂漿流動性下降;骨料含量過少,砂漿固化收縮過大。
經反復試驗,較理想的配比為硫磺50%~60%、石墨9%~11%、石英砂12%~25%、石英粉6%~18%。
3.2硫磺砂漿的制備方法
(1) 先將硫磺打成2~5cm的小塊,與石墨按比例稱后好分批放入鍋中,加熱到130~150℃熔化,邊熔邊放邊攪,防止局部過熱,以達到充分脫水的目的。
(2) 硫磺脫水后,分批將石英骨料、石英粉料攪拌均勻,并升溫至130℃脫水炒干,然后加入到熔融的硫磺中,混合均勻,繼續熬制。注意要嚴格控制熬制溫度,一般為140~170℃,最高不超過180℃,約3~4h。
(3) 待硫磺砂漿熬制均勻、顏色一致、汽泡完全消失后,取樣檢查其質量,如不符合要求,加5%~10%硫磺繼續熬制,直到合格為止。
(4) 硫磺砂漿的質量鑒定:在140℃時,澆入耐溫試模中,觀察冷卻時無涌泡、凹陷、不密實、分層等現象。然后將其打斷,觀察其頸部斷面,小孔數大于5個時,說明熬制時間不夠,延長熬制時間,直到小孔數小于或等于5個為止。硫磺砂漿熬制的工藝流程圖如1所示。
4 硫磺砂漿模具的制作方法
(1) 先預備好石膏陰摸模或凹模,吸足水后捆綁結實。
(2) 初次澆注溫度應保持在150℃左右,取硫磺砂漿上層清夜,注入石膏陰模中,并勻速轉動石膏陰模,使硫磺砂漿液流過全部陰模面,然后把多余的液體倒出。
(3) 停止加熱并不斷攪拌砂漿,使其混合均勻。在溫度下降至120℃左右時,在石英微粉的作用下,硫磺開始析晶,其粘度也隨之增加,此時將砂漿快速注入石膏陰模內,并不斷震動,使之充滿每個地方。
(4) 根據母模的體積大小,確定其固化時間,一般需要1~2h,然后開模。
(5) 用銼刀砂紙適當修正開模線等位置,即完成母模的制作。
5 結論
(1) 采用一次熔制、兩次澆注、一次成形的工藝,簡化了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2) 因模具整個材質為硫磺石英砂結構,類似于混凝土結構,極大提高其抗彎、抗裂等承載能力。
(3) 硫磺砂漿模具還可以重新熔化使用,其性能沒有改變,在生產中大大節約原料成本。
(4) 因硫磺砂漿的引入,有效減少了收縮、開裂和變形,一般對尺寸為820mm×820mm×50mm的模具內加Φ10mm鋼筋支架,性能良好。
(5) 硫磺砂漿在陶瓷模具方面的應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充分發揮硫磺砂漿的最佳性能。
參考文獻
[1] 王新會.陶瓷用硫磺石墨模型母模的制作[J].陶瓷工程,1994(04):22.
[2] 黃書珍.硫磺錨固劑中摻石屑和石粉的力學性能[J].河北科技
大學學報,1999,20(3):37-40.
[3] 曹劍波.高強度硫磺砂漿的配制及應用[J].公路,2002(02):82-85.
[4] 王智敏.硫磺膠結材料[M].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0.
[5] 周慶.細石硫磺混凝土及砂漿配制在橋梁臨時支座上的應用[J].
內蒙古公路與運輸, 2005(03):35-36.
[6] 張宏杰,李建樹,常志奇.高強度硫磺砂漿臨時支座的配置及應用[J].
橋梁,2003(03):21-22.
[7] 楊志芹.硫磺砂漿臨時支座的優化應用[J]. 交通世界,2009(01):
110-111.
[8] 程險峰.硫磺砂漿支座在橋梁結構體系轉換中的應用[J].工業
技術,2010(16):107-108.
[9] 袁文豫.硫磺砼修補樁頭技術[J].建筑安全,2004(10):35-36.
[10] 黃金田.錨固螺旋道釘硫磺砂漿組成材料研究[J].鐵道標準設
計,2004(04):73-74.
[11] 鄭鎮興.淺談硫磺砂漿在連續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與工
程,2009(15):24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