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調研時發現,目前農村卸任老干部群體整體上思想平穩、生活安定、余熱能夠發揮,沒有給鄉村基層治理和黨在農村工作的全局帶來大的負面影響。但是,由于安置待遇差別較大,眾多卸任老干部缺少保障等原因,導致一些卸任農村老干部思想上“想不開”、生活上“過不去”、行動上“易偏激”,給在職農村干部帶來消極影響,成為影響農村安定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一個極大的潛在因素。我認為,妥當解決當前農村卸任老干部問題,需要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加大農村卸任老干部待遇的保障力度。隨著農村主職干部購買基本養老保險、“一定三有”等政策的出臺,農村卸任老干部群體的保障待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政策環境差、保障水平低等問題。囿于財力限制等多種因素,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改善農村卸任老干部的保障待遇問題,穩步落實各項保障政策,擴大保障政策的覆蓋面。考慮到地方財政尤其是縣、鄉兩級財政困難因素,農村卸任老干部保障問題應該堅持中央、省、市、縣各級財政共同承擔的原則。在地方財政實力較強的地區,比如沿海發達地區和中西部經濟條件較好的縣鄉,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適當提高農村卸任老干部保障待遇水平。
增強保障政策的全面性、平衡性。國家保障政策的不均衡,已經在農村卸任老干部群體中造成了嚴重的利益分化,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心理不平衡。因此,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該在現有財力基礎上盡可能保障全面性、平衡性。就目前而言,保障政策的平衡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村主職干部、副職干部待遇要相對平衡。目前,幾乎所有的安置待遇都集中在村主職干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上,而對副職干部關注、關懷極為缺乏。實際上,村黨支部書記固然重要,但有很多工作都要村副職干部去落實。他們付出了很多,但跟主職干部待遇相比差距很大,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第二,村干部與村民小組長之間要平衡。村民小組長位于農村基層治理體制的最末端,實際上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基層治理任務,因此,村民小組長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要調動組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穩定村民小組長隊伍,就應該適當地考慮他們的待遇保障問題。
要努力搭建卸任老干部發揮余熱的平臺。一般而言,農村基層干部都是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精英,他們文化程度相對較高,致富能力相對較強。有的甚至是企業家,在村莊社區里面具有很高的威望。他們卸任之后,生活較為輕松悠閑,因而有較多的時間和較好的條件服務村民。但我們調研發現,在很多地方,因為沒有為卸任老干部發揮余熱提供平臺、創造條件,導致他們英雄無用武之地,越來越消極,對村里的意見越來越大。如果為卸任老干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和渠道,讓他們繼續發揮余熱,在他們為村民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定的報酬,如此一來,既可起到服務村民的目的,又可達到調動他們積極性、安定他們心靈的作用。我們調研的湖北省公安縣湖鎮李村,村干部在村莊治理工作中很注意發揮卸任老干部的積極性,如讓卸任老干部組成村莊公共事務議事會,讓他們參加村莊圖書館的管理等。這些經驗值得各地借鑒。(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臺上想著臺下事。只要在任時想想自己卸任后如何發揮余熱,就能把卸任老干部的問題解決好?!幷撸?/p>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當前,農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呈現多元化格局,盡管這樣的格局有利于照顧到農村各類群體的利益,推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但也容易因缺少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而使人們的思想陷入混亂狀態,甚至導致個人利益至上、拜金主義橫行,帶來社會理性的缺失和社會基礎秩序的瓦解。農村卸任老干部的思想、心態現狀,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核心價值觀引領的結果。因此,為改進農村卸任老干部思想狀況,在這個群體中培育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就需要加快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步伐,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農民、武裝卸任老干部。就當前而言,在農村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需要大力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幫助農民塑造健康、平衡的權利義務觀念。要加快農村基層治理理念轉型,推進公共服務型基層組織建設,培育農村基層干部的服務意識,最終在整個農村社會形成集體與個人、權利與義務、奉獻與報酬相對平衡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消除農村卸任老干部群體思想的負面、消極影響,使這個群體能夠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當堅定的團結、協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