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我帶著市民政局、市委組織部組織科負責換屆的6名同志第3次來到牛郎嶺。這次下鄉的任務很充實,主要是查看街巷道戶通硬化工程,了解村兩委換屆情況和村兩委干部、黨員及村民對牛郎嶺“十二五”總體規劃的意見、建議。
路就在腳下
車子沿著對望山盤山公路爬升,來到牛郎嶺地界,視野豁然開朗。機械的轟鳴聲老遠就傳了過來,較上兩次不同,眼前是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從腳下一直延伸到目光能及的盡頭,走在上邊,心情愉悅。其實,柱濮鎮和牛郎嶺的干部同志和我都深深知道這條戶戶通水泥路來之不易,就像施工隊負責人所講的,“戶戶通水泥路的原材料大部分需要外運,水泥相對比較容易,從孝義市就可以運來。關鍵是沙土,需要從汾陽市運。再加上牛郎嶺村坡高、路陡、位置偏,施工難度很大,運輸成本也高,修成這條路很不容易”。
困難再大也要克服。繼第二次下鄉牛郎嶺之后,我立即委托市交通局負責同志帶著測量隊在牛郎嶺現場辦公,測繪出街巷道戶通工程全長987米,按照3.5米統一寬度計,折合約3500平方米。工程在2011年10月下旬動工,平均每天推進200平方米,于近日全線完工。期間,我前后3次詢問工程進度,500平方米、1300平方米、2400平方米,一次一個變化,一次一個進步,我很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修路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村兩委干部為了避免獨居嶺西大井溝的溫志清老人冬天出行時滑倒,安排施工隊對一段30米長的巷道作了特殊設計。我肯定了這個做法,這和我主張加快進度、修通水泥路的初衷不謀而合,為的就是民生幸福。如今,這條民生幸福之路就在腳下,連接著49戶116口牛郎嶺人。
路就在眼前
順著水泥路前行,村里的小廣場就在眼前。黨員、干部、村民正一層層地圍著張貼在公示欄里的下鄉包村公示,有的在交談,有的在公示前興奮地指這指那,村里的老會計溫志宏掰著手指頭,向圍觀的干部、村民耐心地講解著。
在轉型跨越大局中,一個班子要有思路,一個村子的黨員干部包括村民都要有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在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柱濮鎮黨委政府精心協調、全村黨員干部村民密切配合下,牛郎嶺誕生了村史上第一個《5年規劃》(下稱《規劃》),即“十二五”總體發展規劃,這在牛郎嶺的確是件大事。《規劃》為牛郎嶺描繪出了一個嶄新的輪廓,包括7個大工程:核桃林全覆蓋工程、街巷道戶通硬化全覆蓋工程、人畜林安全飲水全覆蓋工程、農技培訓全覆蓋工程、結對幫扶全覆蓋工程、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工程和村級組織活動全覆蓋工程。如今,牛郎嶺的發展之路就在眼前。
路就在明天
時值村兩委換屆,我邀請市民政局、柱濮鎮的負責同志和牛郎嶺村兩委一起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當得知村黨支部準備率先在11月16日著手換屆時,我提出“下鄉包村聯系點就是要在換屆中充當第一梯隊,作公開公正的表率,作嚴格程序的表率,作紀律嚴明的表率。”繼而聯系“十二五”發展規劃,我提出“村兩委干部要敢于做好事,善于做好事,把牛郎嶺的事辦好,把村民的事辦好。要靠工作業績、品德修養和優良作風取信于民,帶領黨員干部村民走好牛郎嶺轉型跨越發展的新路子”。市委組織部組織科陪同同志還就換屆的相關政策及要求做了更加詳細的講解,給換屆前的村兩委班子上了一堂充實的思想課。
時近中午,我們驅車離開牛郎嶺。回望這片希望的土地,我倍感親切、倍感珍惜、倍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