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一個債務重重、人心不穩的村莊的發展狀況,湖南省石門縣閆家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項愛平有自己的一套獨家“秘笈”。
2009年10月,項愛平擔起了閆家溶村黨支部書記的重任。她認真分析,從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村級債務、出行難、飲水難問題入手,改變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過去,村園藝場的承包款一直無法收繳到位,導致村級債務無法化解,群眾意見很大。項愛平從自己的親戚朋友開始,上門做工作、講政策、講感情,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收清了村園藝場1998—2008年拖欠的承包款,化解村級債務23萬元。
項愛平還積極為村里引資金和項目。她往返長沙、常德10多次,到相關部門爭取資金、項目和政策支持,共為村里爭取資金300余萬元。
有了資金和項目,閆家溶村發展產業有了基礎,項愛平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上。為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她組織硬化7.5公里村級公路,修通1500米簡易公路,解決了13個村民小組425戶1300多人出行難的問題。
項愛平多方爭取,籌集290萬元,使全村2600多人吃到了安全、清潔、衛生的自來水。村里投資80多萬元修建村級活動中心,設立村務公開欄,及時向村民公開村務。項愛平還鼓勵村民利用閆家溶村鄰近縣城的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村民通過“菜籃子”工程,收入連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