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流著淚俯在兒子耳朵邊問:“寶貝,你同意將器官捐獻出來,就讓心跳加速一下吧。”
令在場的醫生們感到驚訝的是,盡管男孩臉部依舊毫無表情,但儀器卻顯示,他的心跳立即從114下突然上升到118下。“心跳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呀!我兒子雖沒了思維,但他有顆善良的心依然奇妙地感受到這助人為樂的美好建議。于是,那顆善良的心應允了,跳動頻率快了。他仿佛在表示,這是多好的想法啊!我同意。你們快點實施吧!”于是,母親停止抽泣對醫生說:“我知道他同意。他用心跳來告訴我說他同意了。”
至此男孩的生命接力了。他的肝、腎器官被分別移植到了兩個男孩身上。13歲的糖原累積癥患兒小勇,如果不進行肝臟移植,孩子的生命就無法持續。而12歲的小汪被發現有尿毒癥,此前只能通過透析維持生命。
因為難能,所以可貴。母親的抉擇是非同一般的決定。在此境中,她既感到傷心,又感到欣慰,因兒子通過捐獻器官繼續活在世上,活在他人心中,也算是兒子生命的一種延續嘛。她覺得這樣做對得起悉心照顧13年的腦癱兒了。
提起腦癱兒,當今尤其沉重的話題喔。那年她早產生下兒子是雙胞胎一對。“一歲多還不能抬頭、翻身,更別提站立走路了,連叫聲‘媽媽’都不會,后來去醫院確診都是腦癱。天呀!我哪會相信?又去省醫院,還是顯示為腦癱……腦癱……腦癱,”她說,“我的心都涼了,10月懷胎的艱辛甭提,而面前養育的一對兒子,4歲還不能走路,不會說話,還流口水,這才叫我幾次絕望得暈死過去。”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她悉心照顧倆腦癱兒13年,跑遍國內幾家大醫院治療無效后,一家人又特地搬到石碣鎮,找當地小有名氣的按摩師天天給孩子調理。夫妻倆還請保姆專職照顧腦癱兒的日常生活。為給兒子們治病,夫妻倆耗盡家財。家人和姐妹都勸她去辦理殘疾證和申請社會補貼,然后再生個健康娃娃。可她猶如一頭倔犟的母牛,一個勁頭地往前拉著那輛破爛的牛車,堅決不肯停下給腦癱兒治病的維艱腳步,她說:“我只希望通過自己努力醫治好孩子,不希望他們殘疾地過一生,所以一直沒有申請殘疾證明呀。”
去年,她竟毅然辭去工作專職照顧倆兒子,因為她一直認為天下沒有攻不下的堡壘,只要她努力。但老天不只一次無情地不開眼,倆腦癱兒的病情始終沒見起色,生活無法自理,一團糟糕, 可謂是慘不忍睹呀!“我的世界里沒陽光也沒希望,我是在暗無天日、永無盡頭的地獄里茍延殘喘呀!”“死雖艱難,但生更難堪喲!”她拭著眼淚說:“心如死灰、生不如死之時,我想為兒子、也同時為自己解脫,那晚便讓腦癱兒吃下安眠藥,并抓起大把安眠藥吞下想自殺……老二就此死去,老大卻折騰得半死不活的,我被丈夫發現獲了救。”
法不容情。因為在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一個人的生命絕不是某人的私人財產,任何人即使是其父母都無權非法剝奪。就因她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5年徒刑時,當地有1000多人聯名寫信為她“求情”,某個同事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無奈之下,作出的讓自己痛不欲生的決定,也許對他們都是一種解脫,希望他們不要怪罪媽媽。”而一位醫生表示:“相比孩子出生就馬上拋棄,她至少特別地努力過了……”
以前人們老是說法不容情。但如今法律竟也融情喲!社會愈來愈變得人性化了。請聽,在女法官宣讀判決書后面有800字的飽含深情的寄語:“希望腦癱兒的媽媽能感受到人世間溫情,重燃對生活的熱情和期許。并相信她的育兒悲劇, 能喚起社會及更多的人對腦癱兒的關注和幫助。特別是全社會要加強食品方面的管理,由于它關系到人的消化系統及其人的 ‘第二個大腦’胃的健康,對人類大腦的發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決定千秋萬代后人的身體素質喲! 這也是她對兩個腦癱兒子靈魂的告慰吧。”也就是這情意深長的寄語喚醒了她善良的心靈感知,她的心胸剎那間豁達開朗: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力量是微薄的,要融入社會的大江大河才會更有力量呀!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吧。所以在她得知老大已“腦死亡”時,立刻聯想到捐獻器官,也夢想著讓兒子的生命以別種形式存活于人間,才有開頭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她以心跳參數征詢兒子的意見來決定是否捐獻器官,兒子的心跳竟從每分鐘的114下突然上升到118下……
為此這對夫婦在捐獻器官的文件上簽名,捐出兒子的一個腎和一塊肝。面對此景此情,人們都激動地說:心跳是世上最美的語言了。
責任編輯⊙裴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