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十分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的盛會,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并明確了具體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和具體的舉措,是指導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間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行動綱領,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認識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表明了我們黨要推進文化自強的決心。標志著我國的文化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期。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黨首要的政治任務,同時也是每一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政治責任。作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我們深感機遇空前、責任重大。
省委書記栗戰書同志在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上指出:“科學發展,干字當頭”,沒有干就一丁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沒有干就一丁點科學發展都沒有,沒有干一切豪言壯語都是大話、空話、假話,沒有干一切宏偉藍圖都是“亂涂”、“爛圖”、一文不值。宣傳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會會精神,關鍵是結合實際抓落實,關鍵是腳踏實地去干。
近年來,赤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遵義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基本完成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成功對電視臺實行制播分離,組建了有線電視網絡傳播公司,城鄉有線電視全部實現了公司制運行管理。二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建設成農家書屋100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市級中心1個、鄉鎮街道服務點17個、村級基層服務點9個,鄉鎮文化綜合服務站13個,社區文化廣場3個。三是文化產業發展初見成效。編制了一大批文化產業發展項目,部分項目已通過招商啟動建設,發展傳媒公司5家、演藝隊20支。四是群眾性文化活動活躍。堅持月未廣場文藝演出、重大節日廣場大型文藝演H{和每兩年一次的文藝調演,廣大人民群眾的群眾性文化生活空前豐富多彩。同時,我市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城區的公益性文化設施還不完善。文化館、青年少年活動中心、影劇院還未建成。二是鄉鎮文化廣場建設總體上達不到標準。三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還很小。四是文化人才隊伍缺乏。五是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面對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新要求和提出的新任務,結合赤水的實際,赤水市應以九大工程推進赤水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實施文化行動綱領進萬家工程。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覺
重點是推進“九個有”。宣傳計劃,做到電視上有身影、廣播上有聲音、報刊上有文章、網絡上有專題、黨員干部學習上有內容、手機上有信息、市鄉村(社區)宣傳欄上有永久性的固定專欄、每戶家庭有宣傳單、學習成效有測試。通過實施“九個有”宣傳計劃,在全市迅速掀起宣傳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高潮。確保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家喻戶曉,喚起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覺性,動員全市人民積極投身到我市的文化大發展文化大繁榮的偉大實踐中,共同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共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成果,
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實保障全市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抓手,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是抓好以城區的一院一場一長廊三館三中心為主的文化基礎設施的新(改、擴)建,五年內建成能滿足市民需求的影劇院、文化廣場、三十里河濱文化休閑長廊、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工人文化活動中心和宣傳文化活動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在鄉鎮和農村重點推進以“一站、一屋、一場、一點”為主要內容的鄉鎮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進鄉鎮文化綜合服務站、農家書屋、鄉鎮和村文化廣場、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站點的建設。同時,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送文化下鄉活動以及農村電影放映等工作。使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率、服務功能、服務水平達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的標準。
三、實施文化興旅工程,切實壯大文化產業
圍繞旅游產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以義化的大發展促進旅游的上檔次、上水平,以旅游的大提升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重點是圍繞赤水旅游業的發展,以挖掘赤水獨特的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竹文化、河運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個性化,打造赤水旅游的文化靈魂。以策劃、規劃一批大項目為龍頭,以開放招商為抓手,推進赤水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強力推進“一團兩園三館四區”為重點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的實施,力爭五年內建成完善赤水情演藝集團、主題公園、烈士陵園、桫欏展館、丹霞展示館、竹博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丙安“四渡赤水”場景再現體驗區、寶源云山霧海拓展訓練區、大同民族風情體驗區、大同河水上娛樂體驗區。
四、實施文化育人工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
在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通過廣泛深入的文明創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重點是推進《公民道實施綱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設綱要》的實施,以“整臟治亂”、“滿意在貴州”、“四在農家”、志愿者服務、我們的節日等活動為載體,動員全市人民廣泛深入投入到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中,努力構建明禮誠信、團結友愛、敬業奉獻的社會風氣。大力弘揚“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和四度赤水精神以及“堅定信心、鍥而不舍、克難攻堅、務求必勝”的赤水申遺精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赤水變為具體的行動,變為推動赤水發展、和諧、穩定的動力。
五、實施文化環境工程,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造寬廣的空間
重點是抓好改革、扶持、監管三個環節,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創造一個積極健康、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環境。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機制改革,采取評聘分離、績效考核、定崗定員等措施,切實理順公益性文化事業內部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公益性文化事業經費投入機制,鼓勵社會組織舉辦非盈利性公益性文化事業,引導社會慈善組織支持公益性文化事業。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遵義市委有關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在金融、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持,為文化產業發展搭建起暢通的融資平臺、優良的稅收政策環境、充足的土地儲備。加大財政對文化發展的投入力度,每年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力度應等于財政收入的增速,要充分利川財政資金、旅游收入資金建立文化產業扶持基金。在加大對景區硬件基礎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旅游景區文化建設的投入,把旅游發展的投入重心向文化產業建設轉移。要加強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和網絡輿情的引導,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文化和網絡環境。
六、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努力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的引導,充分利用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基地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兩個高端平臺,廣泛開展一系列采風、創作、交流活動,力爭在這兩個領域內的創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同時,組織各個類別的文化藝術創作者開展對外交流,通過在交流中走出赤水、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組織市內文藝創作隊伍圍繞旅游深入到景區、深入到群眾創造出更多貼近生活、貼進群眾、貼近實際、貼近赤水文化和旅游的作品。改進完善文化藝術獎的評選和獎勵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市文化藝術創作者的積極性。
七、實施文化人才工程,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重點要推進“文化創作人才、文化管理人和文化經營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培養善創作、會管理、懂經營的宏大文化人才隊伍。要建立優秀文化人才引進、現有人才提升和在崗人才考核獎懲激勵等三個機制建設,確保選人的渠道暢通、用人的方法科學、管人的措施到位,把文化人才隊伍的活力充分調動起來。要按照抓兩頭帶中問的思路,強力推進“五個一批”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為我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八、實施文化黨建工程,切實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推進文化與黨的建設相結合,努力形成圍繞文化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文化的新格局,切實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要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文化發展列入對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考核范圍,列入對領導干部政績的考核內容,做到經濟指標、穩定指標、民生指標、文化指標同推進、同考核、同獎懲,促使各級黨組織增強文化自覺性,切實承擔起文化建設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責任編輯:弭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