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谷歌資深副總裁、社交業務主管維克·剛多特拉在其Google+頁面上宣布,Google+的iPhone應用已通過審批。而谷歌技術人員Erica Joy亦透露,公司已向蘋果App Store提交了Google+的iPhone版應用,正在等待蘋果的審批。 Google+強化了視頻會議功能。 從谷歌發布Google+,并具有視頻會議功能這些跡象來看,一直對視頻會議市場虎視眈眈的谷歌已經將其“進軍之心”昭然若揭了。這也被業界認為是谷歌進軍云通信的第一次沖鋒。
視頻會議 云通信的主戰場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強勢進軍,全球傳統電信業巨頭的危機即將到來,看似固若金湯的電信業壁壘,在云計算興起的今天,已經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縫隙,即云通信業務。簡而言之,最大的威脅來自全球視頻電話會議這一基于云端互聯網的通信構想。業內人士估計,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這種既節省時間又節省財力的統一通信技術方案,這項生意的全球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0億美元,而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對于這一市場,不僅谷歌磨刀霍霍,就連通常以“坐等硅谷新技術成功”而后山寨之的國內互聯網企業,也出人意料的提前殺入這一領域,爭奪云通信特別是視頻會議這塊全新的通信藍海。
全時(G-NET)公司就是一家主要面向企業用戶提供視頻會議服務的公司,通過向客戶提供最低數百元的包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異地的網絡視頻會議。據悉,通過這一創新性的戰略,目前全時的年收入已將近2億元,全球客戶數量已超過10000家。
而作為國內云計算視頻會議最早成功“落地”應用的成熟產品,網動LiveUC近期的舉動顯然走的更遠——全部免費。無需輸入不便記憶的平臺網址,一次安裝,輕松點擊鼠標即可使用真正全面免費的云計算視頻會議協作平臺。打破網頁版視頻會議在線flash游戲般的會議效果,豐富強大的桌面應用,CPU、內存占用率低、無頓卡……一大堆如廣告語般的內容,讓視頻會議這個過去只存在于大型企業,并非重要時刻不會啟動的非主流應用,有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可能。
巨大藍海正在展開
“僅僅是目前的小眾消費,視頻會議的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一位通信產業人士如是說:“據市場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亞太地區視頻會議市場的年銷售收入達到3.675億美元。而亞太地區視頻會議市場從2009年到2016年銷售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是13.6%,到2016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8.2億美元。視頻會議設備出貨量從2009年至201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是16.3%。而在2009年,亞太地區視頻會議市場的銷售收入只有3.35億美元。”
與此同時,用戶需求也在與日俱增,更為大眾的視頻通話需求已經達到了爆發的上限。據美國權威調研機構InStar公布的數據顯示:手機用戶對視頻通信的需求正日益旺盛,蘋果、TV2TEL、Fring、Skype、ooVoo及Qit等六家企業在視頻通信領域處于業內領先水平。隨著蘋果iPhone4推出Facetime視頻電話,打視頻電話比純語音的市話費還便宜的云通信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一旦視頻會議的價格在云通信條件下降到低點,就可以從商業轉向民用,進而吸引普通用戶參與,這會是更為廣闊的市場。
如此可觀的效益讓有能力開發云通信市場的互聯網企業都難免垂涎,西門子就是其中之一。對西門子企業通信來說,全球發展趨勢、新技術和業務機會正推動著其邁向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被西門子通信稱之為“社交移動通信云”。西門子企業通信中國區總裁黃彥文指出:“我們的愿景是使企業和員工不再受過去有線網絡連接的束縛,轉為使用無線網絡,最終實現云通信。我們將這一愿景與無縫集成社交媒體相融合,可以實現社交移動通信云。”
而傳統的通訊運營商對此趨勢似乎無動于衷,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視頻會議市場,一直在想方設法開發移動互聯網的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在視頻會議領域壟斷著官方資源、建立了遍布全國的視頻會議場所,卻沒有在新的發展動態下跟進,其原有的市場正在被新入場的企業蠶食。
低到免費 擊破電信企業壟斷
最好的蠶食方法就是廉價。從全時近期推出基于云通信的新一代國際會議產品與電信的電視電話會議資費比較就可以看出差別:按照6方30分鐘的國際會議費用計價,假設參會人分別在北京、上海、香港、紐約、倫敦和比利時,使用電信的國際會議資費需要支付453元,而全時推出的“全球會議通”在50 國家 4000個城市實現了本地接入,只需90元就可以完成這場國際電話會議,節省了80%的費用。其節約的關鍵就在于云通信的應用,讓全時有實力打破電信行業的壟斷,同時又極大的降低了對硬件設施的需求,從而保證了成本費用的降低。而號稱全免費的網動LiveUC則再一次動搖了通信運營商在視頻會議領域的根基。
除了廉價,另一個法寶是便捷。云通信以前的視頻會議系統因為成本高、利用率低,大多被傳統通信巨頭壟斷,召開視頻會議通常需要與會人員到各自城市里專門的視頻會議場所進行,無論是人員召集還是會議安排都極不方便,“甚至不如直接召集在某地某賓館開會方便”,杭州龍博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子文的一個對比讓人看到了過去視頻會議的弱勢:“畢竟用一次通信運營商的視頻會議系統太貴了,還得是規定的時間在規定的地點進行會議,這個‘雙規’讓我們吃不消,但和國外企業進行談判,又必不可少,兩難之下,新的廉價便捷選擇讓我們很受用。”
在楊總口中,新的云通信視頻會議可以實現時間的節省和信息的高效傳達。通常來講,很多事情,通過電話是講不清的,尤其是在公司進行重大決策的時候。能夠足不出戶,在同一時間通過視頻傳達到子公司,子公司根據畫面和聲音可以迅速理解并執行總公司的意圖,大大地節省了傳達的時間并提高了信息傳達的效率。
電信顯然在面對全時的挑戰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電信的龐大市場被瓜分就成了理所當然。這其實類似于當初電報、傳呼之于短信的壓力。當傳統的技術和應用范圍被全新的技術手段所打破且變得更為便捷時,過去被壟斷的用戶資源勢必向優質的新產品靠攏,并最終被俘虜,同時過去局限于少量用戶才使用的奢侈型應用,也將逐步平民化。其資費的極大降低也勢必引發全新的消費藍海,其結果是應用真正普及并實用化。設備利用率的提高、資本周轉率的上升和新技術的加速應用,都將刺激整個領域向更快、更廣、更廉價的方向發展。
安全性 迫切需要解決的威脅
看似波瀾壯闊的藍海,其實也并非沒有暗礁,而現在橫在云通信面前的最大威脅就是安全,尤其是在中國。
美國知名調研公司Wainhouse資深研究員Stacy指出,“在中國,遠程會議安全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認為是通過企業日常辦公防御系統即可完成的常規性網絡安全事件。但在成熟的遠程會議市場,會議安全具有相當嚴謹且獨立的網絡安全體系。事實上,處于快速擴張及海外擴張階段的中國企業更應注重網絡安全,防御黑客攻擊等不正當商業競爭同樣是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大挑戰。”
這種對安全的擔心已經開始在云通信的商業化運營中體現出來。據全時的說法:“跨國企業在選擇遠程會議供應商時,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多達400項的安全問題清單,內容涉及安全政策、變更控制、加密、數據完整性、通信與連接等23個層面。這讓我們意識到,網絡安全是中國互聯網通信服務提供商走向成功的基礎。”
云通信作為一種全新的通信技術,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考驗,尤其是在安全和穩定性上,然而潮流之勢已經不可抵擋,只是卷入其中的企業要早日認清潮流才可為自己的未來發展找到方向。“三網融合”將進一步推動視訊業務形態演進,而在中國,它也將助推云通信從貴族消費走向平民化,甚至多平臺化,如現在多個視頻會議系統都支持訪問眾多辦公系統、手機通信系統。除日常辦公電腦外,蘋果的iPhone、iPad以及黑莓(BlackBerry)和安卓(Android)設備的技術支持據稱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以便實現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兼容互動的視頻會議。
從表面來看,云通信動了全球電信的奶酪,對電信來說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對于用戶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未來,電視電話會議或許將不再是奢侈品,而成為每個家庭都可能天南海北共話家常的必備。全球電信的這塊奶酪也許不是被動了,而是被充實了。當然,無論過程如何,結果都指向一點:用戶將得到更多的實惠。
注:謹以此文獻給我百天的兒子張睿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