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寬闊的露天停車場上,靜靜地停放著百余輛解放牌教練車。它們盡管個個傷痕累累,卻是軍事交通運輸事業的大功臣。現在它們正在實現暮年的價值。它們像人一樣也會空虛無聊,于是它們便開了一場辯論會。
停在排頭的一號車首先發言,這位“老同志”可不簡單,在部隊服役近二十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如今被送進司訓大隊成了教練車,依然雄風不減當年。它說道:“瞧!我們多榮幸,一輩子為軍隊服務,成了軍隊的左右臂。如今年老了,依然老有所用。”說完便吟誦起曹操的那首《龜雖壽》。一旁的二號車不屑地回應道:“兄弟,先別談價值,我都累了大半輩子了,如今還要被學兵們折騰來折騰去。這不,我的哮喘又被他們給折騰犯了。這樣下去,我看我們也時日無多了。”三號車也閑不住了,插嘴說道:“我說兄弟,你就知足吧,一大把年紀還能被人重用,比起地方的同齡車,他們或許早就進了報廢廠,現在已尸骨無存了。”后排的二十三號車是個新同志,剛來沒多久,它也有話要說:“自從來這以后,我身上的零件差不多都換了,瞧我這身行頭,翠綠翠綠的,比起以前更精神了。”二號車不贊同了,反駁道:“你們就稀罕那些小恩小惠,我說三號兄弟,你不是前兩天才進過修理廠嗎,這才兩天,痛苦就忘了啊?”“二號大哥,你是不知道,那是他們在給我做計劃外保養,瞧我這內臟,被他們一弄,像是回到了年輕時,有使不完的力了。”遠離他們的四十號車笑著對他們說道:“兄弟們,你們都是前輩了,我才來這沒幾天,對這也不熟悉。但我明白,我們就像軍人一樣,有志氣有骨氣。當兵為打仗,當軍車也為打仗。現在我們老了,不能打仗了,但依然能為軍隊做貢獻,不是說‘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嗎?”“說得好,太經典了,就應該這樣想。”一號車笑著答道。此時的車場特別安靜,他們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時,車場馬路旁的一棵老樟樹感慨地說道:“各位兄弟,你們不用爭辯了,四十號兄弟說得有道理。你們個個戰績輝煌,倘若將你們送進報廢廠或是當擺設,在自然風化下一點點朽爛,豈不是更糟糕嗎?學兵是會弄傷你們,但成功的前提是失敗,他們通過你們走向成功。即使有一天,你們真的離開部隊,學兵們不會忘記你們的,因為你們是他們有生以來開的第一輛車,會永遠活在他們的心里。你們是世界上最光榮的車,為世界和平事業貢獻一生,你們要為自己鼓掌,為自己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