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徹底打破了統包統分的就業模式,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主要導向,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體制。這種體制的形成,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無疑面臨著更新的挑戰與考驗。因此,充分明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早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本文筆者就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粗淺的探討,以此提出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生 職業能力 培養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近些年來,統包統分就業模式的徹底打破,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發生的了重大改革,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主要導向,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體制,對學生而言無疑將面臨新的挑戰與考驗。目前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加強學生職場競爭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以下筆者就高職院校學生能力培養的培養與實踐進行粗淺的探討,以供參考。
一、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
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指導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職業能力培養,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使學生清楚的了解自身發展特點與潛在優勢,能夠對自身價值進行精準的定位,從而避免在擇業過程中出現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就業局面。
2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發展
傳統的高等教育過分強調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共性的發展,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揮,造成大量高學歷,低能力的人才充斥在社會之中,學生缺乏良好的適應能力,嚴重遏制了其在社會、企業中的良好發展。而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職業能力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結合知識與能力的共性發展,還能充分的挖掘學生的自我潛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從而加強學生職場競爭能力。
3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與企業的銜接
根據企業、市場經濟的實際需求,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進行科學、有效的職業能力課程體系培養,建立學院與企業實訓雙輪驅動的教育機制,能夠有效的增強高等教育的時效性、現實性,有效的縮短學生進入社會的職業適應期。從而加強學生的職稱競爭能力。
4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實踐。能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與職業觀,正確進行自我定位。并根據社會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客觀、科學的進行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從而合理的安排在校期間的學習時間、學生范圍、學習資源,增加學生效率的同時,縮短的學生從“校園人”到“職業人”的轉變期,實現學生與職業的合理匹配,從而切實有效的做到學生就業、職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對策
1 根據職業能力培養規律,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首先應該加強學生的個體指導,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目標,以及能力特長,對學生進行準確的職業測評。同時,對學生進行量體裁衣,幫助學生確定個人職業意識,規劃職業生涯。在校期間,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與對學生個體的相關了解,對學生進行分階段的職業能力培訓和實踐指導。如:在大學一年級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認知實訓,以走訪實訓基地的基本模式,了解自身的專業特征與未來工作的基本方面,對確定今后學生目標打下堅實的認知基礎;大學二年級時,可以為學生安排模擬的專業實訓訓練,以此提高學生對專業特征的深入認知。同時,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職業技能訓練,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的職業知識。并且定期舉辦學生社會調研活動,以此加強學生對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了解,初步建立個人長期發展的職業目標,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大學三年級時,可以為學生安排實際的就業基地,進行職業適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際職業能力,增強自身的職稱競爭力。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為出校門先上崗。以此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充分了解到自身知識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及時進行調整,積累有用經驗,進行客觀準確的自我職業定位,從而縮短學生的職場適應期,加快從“校園人”到“職業人”的轉變。
2 整合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是進行就業指導,職業能力培訓的執行者,是知識信息的傳播者,是學生職業生涯的引路人。因此,建立專業化、專家話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對奠定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尤為重要。對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整合,應該根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職業能力培養的規律,在大學一年級時,加強教師在學生職業生涯、就業形勢等方面的指導,使學生對就業形勢能夠有更清晰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目標;在大學二年級時,加強教師在學生就業觀念、心理素質、法律意識以及就業技巧等方面的指導,是學生增強自身職業能力與心理素質;在大學三年時,加強教師在學生就業信息之間的交流,加強就業政策指導,為學生獨立創業和成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引入企業文化,加強學生與企業的銜接。職業能力培養是一個具有很強社會性,需求性的系統教育培養。特別是21世紀的今天,高職院校對學生對職業能力的培養,應該適時的引入企業文化、企業培訓,建立一個系統的開發的信息交流平臺。使高職院校長期與用人單位、實習基地建立長期合作,構建學生人才培養與企業、市場人才需求目標相一致的目標導向。在校期間更加突出對學生基本素質,職業能力的關注,使教育與市場緊密結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結束語
總之,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早已逐漸步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不僅僅出現于數量的變化,還反應在高等教育教學方式、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本質上的變化。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早已成為學生適應就業取向,就業形勢的基本需求。特別是近些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就業難度也日益加大,在校期間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時間,對高職院校教育尤為重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