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國,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供電企業的日常運營有著重大、不同尋常的意義。本文章節主要對其影響變化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于新會計準則下核算和賬務處理及納稅籌劃方面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 資產管理 供電企業 新稅務 影響及對策
一、新會計準則實施之于供電企業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和影響
1 供電企業資產管理遭遇新準則后所帶來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確認原則的變化對供電企業將產生較大影響。實施新準則后,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即使不能使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原先的估計,或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只要符合固定資產初始確認條件的,即允許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當前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尚難以滿足新會計準則的要求。主要表現于以下幾點:首先,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動態管理及價值管理。當前,我國的固定資產管理主要采取賬面價值管理的靜態管理模式,無法滿足動態需求;其次,匱乏協同化管理方式。當前,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傾向于單項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的專業化管理較強,而對于固定資產的系統化、協同化和綜合化管理則缺乏力度。
2 新準則對供電企業所得稅核算與管理帶來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給企業所得稅的核算辦法、科目設置以及賬務處理程序和規則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會計科目的變化:引入“暫時性差異”科目,替代了“時間性差異”,同時引入了“計稅基礎”這一概念。核算方法的改變: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核算所得稅時應當采取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通過分析比較資產和負責的計稅基礎和會計基礎的差別,分別計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據以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最終計入所得稅費用,以此影響企業的最終凈利潤。
3 新準則下供電企業利潤核算及管理所遭遇的沖擊
行業的特點不同,其核算的內容和重點亦不相同,針對我國供電行業會計核算的重點,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對其帶來了如下幾方面影響:收入項目方面、費用方面以及利潤核算方面。這就督促供電企業能夠及時準確的洞察新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所帶來的影響。舉例而言:新會計準則規定:借款應當按其使用范圍對其利息分別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對于用于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都應根據相應條件分別進行利息的資本化和費用化。資本化的利息范圍擴大到了一般借款。針對借款建設工程的供電企業,根據新準則規定,其工程造價必定會增大,其在建項目期間的費用化利息數額減少,所以其利潤會有所增加。
4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給供電企業的信息質量管理決策帶來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加大了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提升了會計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要求。這就使得供電企業能夠盡量避免通過關聯方交易等方式操縱企業利潤的行為,抑制了盈余管理和會計舞弊的不良行為。
二、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下供電企業的對策與研究
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新稅法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新會計準則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這些變化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及稅務實務等方面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基于此,供電企業必須采取一定的對策,以及時應對新準則和新稅法的要求。
1 全面提高和加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對公司人員素質、管理機制、內控系統、管理程序等的要求更上一層樓。企業必須全面提高和加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應對各方面的需求;財務人員不僅要熟悉企業內部本職工作的要求和技能,同時還要具備同供電企業內部各環節互相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另外,財務人員還必須掌握一定的供電知識。同時能夠從宏觀、中觀及微觀層面把握經濟走向,以便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
2 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日常的會計核算和管理
供電企業應當根據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及自身業務的特點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業務招待費的管理
為了經營生產而發生的應酬費用即業務招待費,與市場化深入遞相演進的是業務招待費的增多,供電企業應當認真學習和掌握新準則的規定及要求,根據政策規定,合理節約企業的成本。
(2)存貨的管理
根據新準則的規定,對于存貨的發出計價方式進行了改變,取消了傳統的后進先出法的計量模式,而采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進行計量企業的發出成本和庫存成本。對于供電企業而言,其核算重點應是線纜等原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3)對于資產減值準備的管理
新準則規定,不得轉回長期資產的減值準備,該規定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操縱利潤的隨意性。
(4)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實施
新準則下,資產減值可按照市場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從而可以更加客觀地將資產的真實價值及時反映出來。發電企業公允價值的計量主要表現為固定資產的價值評估、存貨成本的核算等。在實務過程中,因諸方面原因(我國外部資本市場機制尚未完善,計量口徑不一致;企業信息披露不完善,財務信息可靠性存在問題,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獲取成本高等),企業難獲取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在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時須權衡利弊。
(5)借款費用的處理
新會計準則對借款費用進行了規定,針對供電企業而言,除專門借款,其利息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情況下應進行資本化外,其發生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費用也應當在滿足一定條件時進行資本化。同時,企業的建造合同成本以及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等均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進行資本化確認為資產。
三、健全完善企業綜合管理工作
1 進一步健全完善考核體系
新準則立足于“資產負債表”,改變了以往重視當期利潤的情況,更加注重股東價值回報。未來的考核體系應當建立以利潤考核為基礎,以股東收益回報為核心,綜合評價企業投資回報的考核體系,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2 進一步強化信息化程度。對于新準則的貫徹落實。信息化規模在市場、業務、決策信息的獲取方面要逐步擴充和完善。供電企業大多采用統一規定的遠光財務軟件,其操作流程的簡捷性和模塊的針對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3 進一步健全完善預算管理工作
由于新準則引入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企業的經營成果與市場的關聯度更高,收入和成本更難預計,會計人員對市場把握的準確度要高。在預算對資源配置的引領作用不斷加強的趨勢下,提高對市場變化的關注程度,加強預算跟蹤、監控和分析,確保預算功能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