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是四川省監獄系統勵精圖治、乘勢奮進、跨越發展的5年。全省監獄系統在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精神的指引下,圍繞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維護和諧穩定,貫徹落實“首要標準”和“三項重點”工作,按照“一年新突破、三年新臺階、五年新發展”的奮斗目標,著力構建“大安全、大教育、大執法、大建設、大保障”工作體系,解放思想,求實奉獻,負重進取,破難前行,實現了全省監獄事業的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開創了四川監獄發展史上速度最快、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全新局面。
一、構建和諧,安全穩定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全系統安全隱患治理成效顯著。各種不安全、不穩定事件的發生率逐年大幅下降。2009年,歷史性地成功實現“零”脫逃和其它五項“零控”目標;2010年,安全生產歷史性地創造了“零死亡”、“零重傷”的最好成績。
應急處突能力極大提高。四川省監獄應急處突能力全面加強,有力地維護了監獄和社會穩定。特別是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監獄廣大民警舍生忘死組織押犯緊急避險,創造了監獄密集人群在災害發生第一時間安全有序撤離的人間奇跡。隨后,緊急組織12所監獄7322名罪犯轉監避險,尤其是“千里大轉移”行動,在余震頻發的情況下橫跨重災區7個市州、16個縣區,行程13500公里,參戰人員11893人次,出動車輛1583臺次,壓力大、困難多、風險高,在四川監獄和世界監獄救災史上也極為罕見,整個過程無一起罪犯脫逃事故,無一起罪犯人身安全事故,無一起交通安全事故,無一起槍支彈藥管理事故,無一起泄密事故發生,成為入選哈佛案例和省政府推薦的世界巨災應對經典案例。
遺留問題化解取得重大突破。從2007年1月1日起,四川監獄系統工人成功納入社保省本級統籌,較好地解決了影響工人隊伍穩定的歷史遺留問題。2007年,四川監獄對15家政策性破產企業和4家退出危險行業的監獄煤礦的人員進行安置,作個案處理,實行提前退休等政策,使我省成為全國監獄系統唯一享受該項優惠政策的省份,全系統2204名破產企業的在職工人和6家退出高危行業單位的1903名工人獲得提前退休退養安置。2009年6月,全系統3280名就業老殘人員在全國率先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本級統籌,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監獄系統的歷史遺留難題。
二、管理創新,開放對接開創全新局面
與社會對接取得積極進展。四川監獄系統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主動服務社會、融入社會、對接社會,整合社會資源共同做好罪犯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良好反響。特大地震發生后,圍繞“感恩、互助、勵志、更生”開展了“回鄉看親人,感恩促改造”活動,得到各方高度評價。2008年以來組織改造表現較好的罪犯依法離監探親,獲得良好社會反響,2010年公開舉辦服刑人員改造成果展,更是獲得各方贊譽。
“共建和諧”取得巨大反響。2009年承辦開展了四川省“情系高墻·共建和諧”警示文藝匯演,通過典型人物和真實案例進行深刻的警示教育,面向全省所有省級部門和高校進行表演,在省內8個大中城市進行巡演,獲得空前良好的社會反響。
社會幫教開創全新局面。整個“十一五”期間,四川監獄共舉行各種幫教活動2291場次,參與幫教的團體達1142個,有34788名社會人士、277個社會團體參與了獄內罪犯幫教,開全國監獄大開放和集中幫教風氣之先,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特別關注,也得到了其他政法系統的認可并被效仿。
三、執法規范,執法公信力全面加強
聯動執法較大提高執法公信力。認真落實四川監獄系統與公、檢、法的刑罰執行聯席會議制度,嚴格執行罪犯以分計獎、裁前公示規定,罪犯考核獎懲做到了全省標準統一、全程透明公開、全獄無障礙監督,從制度上杜絕了人為因素和不規范行為,規范執法水平大幅提高。
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夯實依法治監基礎。從2007年開始,四川監獄系統強力推行標準化建設,從管理現場標準化起步,逐步擴大到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衛生、民警崗位職責、外觀形象標識等各個領域,先后總結出臺了《罪犯勞動改造現場管理標準》《獄政管理標準化工作手冊》《教育改造工作規范化建設規定》《民警崗位職責標準》《外觀標識規范》《四川監獄工作標準》等規范制度,工作效能和管理形象有了較大提升,依法治監的基層基礎工作得到全面加強。
不斷創新拓展解決執法管理難題。針對四川監獄罪犯生活物質采購推行了片區集中招標,提高了資金效益和推進了廉政建設;針對病犯管理難度較大的問題,推行了精神病犯集中收治和艾滋病犯集中收押的辦法;針對罪犯就醫和醫藥費超支問題,分片區建立了三級醫療體系和探索了大病統籌管理。
四、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監獄布局得到極大優化。堅持規劃先行,使全省監獄布局不斷得到調整和優化。特大地震發生后,結合災后恢復重建和總體布局要求又一次進行調整,根據災后重建需要和社會管理創新的要求再度完善,使全省監獄布局更加優化。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抓住退出高危行業處置資源資產的特定機遇,把資源資產處置中的收益投入就地改擴建建設;緊抓和用好災后重建的特殊機遇,將阿壩等7個監獄列入國家災后重建規劃和災后維修加固項目,抓住政策機遇,積極推進全系統生活基地建設,全省監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全省監獄面貌得到根本改變。截至2010年底,四川監獄災后重建取得重大進展,布局調整建設碩果累累,就地改擴建全力推進,民警生活基地立項32個,完工11個。掀起了四川監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全系統追趕全國監獄先進水平的腳步正在加快,與發達地區監獄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五、統籌管理,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經費保障水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05年底四川監獄在職民警人員經費居全國倒數第一,在職民警人均支出全國倒數第一,離退休民警經費人均撥款居全國倒數第三。至2010年底,全省監獄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達到1626元,退休工人月均養老金達到1518元,較參保前增長153.63%。在崗工人月平均工資達到1915元,全省40所監獄工人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障,覆蓋率100%,工人醫療保險覆蓋從2006年的58%提高到2010年的100%,工人住房公積金覆蓋率從2006年的59%提高到2010年的97.5%。
六、政治建警,全省監獄形象面貌較大改善
始終堅持用“政治建警、忠誠塑警、素質強警、文化育警、從嚴治警、從優待警”的理念不斷推進班子隊伍建設;始終堅持用“忠誠、尚法、自強、和諧”的四川監獄精神和文化治監理念武裝和引導全系統民警職工忠于職守、干事創業;始終通過落實“一線工作法”推進作風轉變,提高戰斗力、凝聚力。全系統工作成績斐然,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肯定。通過努力,四川監獄系統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各項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司法部、省委政法委、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等上級機關和領導的關心支持,得到了其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得到了新聞媒體的高度認同。
經過“十一五”努力,四川監獄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在新時期新起點上的發展藍圖已經規劃,各方面工作正在快速推進,四川監獄事業在“十二五”時期一定能夠再創佳績、再鑄輝煌。(張明偉 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