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第一次春游,我們去參觀電視塔,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外出活動,家里特別緊張。塞給我5塊錢,說如果遇到什么緊急情況例如掉隊迷路,或者受傷去醫院,才可以用這錢。當時的雪條才賣2毛一根,可見這5塊對一年級生來說是多么大的數目。碰巧被我遇到小賣部里有賣一塊乒乓球拍大的五彩波板糖,比《功夫》里周星馳那塊還大,賣5塊。看得我一陣雀躍實在饞得不得了,就買了下來。回家讓父親知道了,差點被吊起來打。我含著淚花舔著那塊波板糖,其實沒想象中好吃,就是比普通糖大塊的東西。而且拼了老命去舔完,舔不完就白挨這頓打了。豆大的淚珠落在波板糖上,糖又苦又甜。以后每見到波板糖我都想起那段往事。波板糖在我的童年記憶里甚為珍貴。
現今的小孩子幸福多了,要吃什么有什么,真正讓他們雀躍的美食不多。M記和K記的薯條炸雞會使他們雀躍一番,但他們真正目的是兒童套餐里面的玩具罷了。相比這兩家快餐店,我更傾向于帶小孩去吃Pizza。Pizza里面配料品種豐富,營養搭配千變萬化,多不勝數。例如有菠蘿、蘑菇、洋蔥、青椒、蝦、三文魚、魷魚、蟹柳、臘肉腸、意式香腸、火腿、五香牛肉、五香豬肉、培根、雞肉甚至牛排。 五顏六色的配料混著金黃的芝士鑲在圓圓的餅底上面,看上去就像一塊超大的波板糖,能不讓小孩子喜愛嗎?
這里有服務生年輕漂亮熱情滿載,他們會來到餐桌前給你點菜、倒水、上菜;這里有豐富的餐單讓你慢慢地選擇;這里有刀、叉、匙、黑胡椒、芝士粉、辣椒汁各種餐具和調味品供你使用;這里能享受到一般西餐廳都能享受到的服務,而不是領救濟似的在柜臺前輪漢堡包。這里是培養小孩正確用餐禮儀的好地方。對于Pizza,我們可以遵照家長的教導用刀叉分切來吃,還沒掌握刀叉的使用技巧?也可以直接用手拿著吃,家長也不會責怪。多來幾次就懂了。隔壁桌大哥哥把沙拉壘得像廣州塔,真好玩,但千萬別學。我們要學會量入為入。就是能吃多少才拿多少,拿多吃不完就浪費了。
大學時期聽說Pizza店里有好多美女,就去Pizza店里做兼職,本來是想進廚房學習Pizza的制作方法,誰知被派到樓面做服務員(也許當年長得還行,而且美女們也多在樓面)。一天8小時在樓面上穿梭,試過一手拿四扎可樂另一手拿20個杯,像耍雜技,每天累得腳心起水泡。不過日后出來工作,有了這些經驗墊背,再苦再累也作等閑事了。Pizza在我青澀年華的記憶里也甚為珍貴。
如今很少吃Pizza,更不用說波板糖了。其實在我的兩段記憶中它們的味道并不是重點,甚至已經忘卻。在零食店里有做成Pizza 樣子的七彩軟糖,偶爾旅游時買來吃,也拿來分給同行的孩子們,以作懷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