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季、斷碼……聽起來都是讓人有些鄙夷的詞匯。
可如果把眾多過季、斷碼的優質貨品大集合,那便成了有著淘不盡寶貝的Outlet,我們也叫它“名店倉”。
商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眼見打折的商品賣得如此火爆,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建設自己的名店倉 。無論是足以媲美專賣店的裝潢,還是“獨家銷售”的熱門商品,都讓Outlet不再是別人挑剩下的舊貨倉庫,而是精打細算的購物達人的淘寶圣地。
有著眾多品牌旗艦店的香港,自然也有頗大規模的Outlet。本期我們將帶領讀者探訪香港最大的兩處Outlet集散地,當一回撿盡便宜的精明人。
再頂級的名牌也有賣不完的衣服。再有錢的師奶也喜歡用原本只能買一件衣服的錢買下三件套裝。于是,有了傳說中的名店倉,也有了愛往倉庫跑的淘寶一族。
東薈城名店倉
藏寶地:大嶼山東涌達東路20號東涌東薈城地下至2樓
交通:地鐵東涌站C出口
Prada Outlet
藏寶地:鴨脷洲海怡半島東翼商場2樓
交通:從中環、金鐘、銅鑼灣、機場等搭巴士
到鴨脷洲邨巴士總站,出站后斜對面即到。
新海怡廣場
藏寶地:鴨脷洲利榮街2號
交通:從中環、金鐘、銅鑼灣、機場等地都有不同巴士到達鴨脷洲邨巴士總站,轉新海怡廣場的免費穿梭巴士。
全港最大的Outlet,內心最大的沖動
初次與東薈城相遇,是去探訪與它鄰近的大嶼山。恰逢瓢潑大雨,全身淋得濕透。從山上下來,便是東薈城。我們驚喜地發現這里有若干著名運動品牌,而且幾乎所有衣服都是5折以下。于是,毫不猶豫地從頭到腳來一次大換裝,挑了合適的衣服和鞋子,將濕嗒嗒的舊行頭換下。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Outlet”這一概念。
現在,東薈城已經是全港最大的Outlet商場,場中云集80多個國際品牌,包括Burberry、Nike Factory Outlet、Coach Factory、Polo Ralph Lauren Factory Store等等。這里全年都有3至7折的折扣優惠。商場本身還會不時針對內地游客做更多的購物優惠推廣。而且購物環境與其他商場無異,舒適漂亮。
在Burberry店中,我們看到經典的Burberry雨鞋在這里也能以接近5折的價格購得。像折后的Burberry、Coach包包,也讓人有花錢的沖動。而如Guess這樣的牌子,六百多的包包,七百多的鞋子,也算是驚喜價。而且除了Burberry這般的高端品牌外,人們常買的運動品牌服裝、Esprit這樣的休閑服裝,都在這里有頗大的Outlet店。I.T和Esprit的大店中,貨品會按照不同的價位、不同的折扣分門別類擺好。從99元到399元,一目了然;從3折到7折,你總能迅速來到符合自己心理價位的商品面前。店員告訴我們,每年的換季時節(主要集中在三四月份與九十月份),會是店中貨品最豐富的時候。
一邊是菜場,一邊是Prada
若不是逛新海怡廣場,自然不會專門來海怡半島尋找Prada及其旗下品牌Miumiu的Outlet。但作為逛完新海怡歸途的一大補充,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以往傳說中的這家Outlet叫Space Warehouse。可如今“Space”的招牌,已經換成了大大的“Prada”字樣。而且雖然店面在二樓,卻是在一樓就有專屬招牌門面和扶梯上去,與商場其他店鋪完全隔離。不過最讓我們唏噓的是,平時只在城市最繁華地帶駐足的Prada,竟有這么一家店,身旁是香港老百姓平日買菜的街市。
盡管如此,Prada似乎并不想過分強調Outlet的折扣概念。不但招牌沒有Outlet字樣,而且店中擺設幾乎和專賣店無異。所有價格也都直接折后標價,并不透露折扣比例和原價。唯一顯示其Outlet身份的,恐怕是幾個架子上小小的“Last”招牌,含蓄提醒顧客,這是最后一件貨品,自然折扣會大一些。據店員介紹,店中折扣大概在5至7折之間,對于之前上萬甚至幾萬元的商品來講,還是便宜了不少。原價一萬多的男士西裝,如今也是六七千元港幣就可以入手。
貨梯升降中搜尋寶藏
在網上無數傳授香港Outlet購物攻略的熱帖中,新海怡廣場總會被提及,可同時大家也會提到它的交通不便和工業區舊建筑的破落。我想象中神秘的新海怡,也是一間間破落的工業大廈倉庫,堆滿過季的衣服。可是事實卻讓我們喜出望外。
首先,從銅鑼灣到鴨脷洲只需20分鐘的巴士;其次,雖然是靠山小路旁的工業大廈,但門口應該翻新過,不算破落。而當我們到了第一家Outlet——I.T Outlet,更是發現里面的裝潢其實很是講究,貨品也從6折到1折步步為營地挑逗你的購物欲。鞋子按碼數依次排開,也省卻了顧客頻頻詢問鞋子碼數的麻煩。而另一家集合了Jimmy Choo、Moschino等歐美大牌的Bluebell Fashion Warehouse,也有著舒適的購物環境。我們在店中偶遇幾個外國銀發老太太。問其中的一位,如何找到這隱秘的地方,她神秘兮兮地對我說:“我朋友有一本書,書上介紹這兒。”這里的客人明顯不如東薈城多,而且外國人占了較大的比例。
逛新海怡廣場,同樣不能錯過的Outlet還有連卡佛、Joyce Boutique、Armani等等大牌時裝。原價一兩萬的皮衣或者西裝,可以三四千港幣購得,相信對于男士也有不小的吸引力。Joyce Boutique更是將每件貨品上市以來的每次降價記錄都印在卷標上,加強顧客“撿到大便宜”的心理。
不過這座近30層的工業大廈,其實很多店鋪并不是名牌Outlet,因此如果只沖服裝而來,需要在前臺領上一份指南。否則在貨梯中一層層搜索,相當費勁。可能電梯門一開,看到的就是一個幾近廢棄的貨倉,或者搬不回家的家具展銷。而如果在這里用餐,也要一陣好找,穿過層層的家具倉庫,突然會發現那些明碼標價可以買回家的仿古桌椅,竟然就是某Café的用餐臺。
港人心水
Vincent Ku別以為有大大的LOGO就是好的
作為時尚專欄作家,Vincent自然是個愛逛Outlet的購物精。
在他看來,不是人人可以像黃偉文那樣,既能走在時代尖端,又能隔三岔五乘頭等艙到巴黎米蘭觀時裝展順道購物,本地名店又會將其名字列入頭號VIP名單,甚至專門有小公寓做存放衣服之用。所以我們要懂得利用手頭上有限的資源 ,去淘出屬于自己的天空。
Vincent在美國住了十多年,從學生時代起就有了逛Outlet的習慣。“那邊的Outlet真是大得驚人,不只四季衣服,連家品唱片也有,而且環境漂亮舒服。”在他的記憶中,第一次逛Outlet是在舊金山南灣區一處叫Gilroy的地方,他用百余美元在那里買了雙Timberland的經典泥黃靴子,比起當時舊金山downtown的大百貨公司或者專門店,便宜了足足四成。而那雙靴子一穿便是十年,絕對“值回票價”。還有Ralph Lauren的Factory Outlet,也是他在美國學生時代購買Polo Shirt、卡其褲和扣領襯衫的好地方。
至于香港,Vincent記得大概十多年前香港的Outlet還沒有如此規模,印象中第一家擁有自己Outlet的品牌是Joyce Boutique,開在鴨脷洲的一棟工業大廈。“后來香港名店的旗艦店越開越多,每季不斷有新貨,但并非每樣貨品都有好的銷售承接力,所以近十年的Outlet越開越多,其實有些已偏離了真正Outlet的原意。”
因為最初的Outlet其實就是“工廠直銷店”,后來才慢慢形成類似購物商場的Outlet購物中心,繼而發展成獨立的零售業態。某些沒有Oultet的名店,偶然也會在中環、銅鑼灣這些商業區以短期租約方式,將空置的寫字樓當散貨場,用電郵或口耳相傳的形式廣發通知時間地點,吸引買家。Vincent就曾經淘寶般在這些散貨場找到上好的印度絲巾、上海灘銀燭臺、卡地亞袖口紐等精品。
而見過眾多品牌的Outlet店,Vincent覺得打折打得“最有誠意”的,是Prada的Outlet。“我買過一套原價二萬多最后減到四千不到的海軍藍麻質西裝,質料和剪裁都很好,過了許久依然不褪色。”這一直是他引以為傲的事情。
購物Tips
除非立志要做頂尖的潮人,否則別選那些只會流行一季的款式-需知不掛在專賣店中以正價發售自有其道理。否則買了回去,穿又不是不穿又不是,白白浪費金錢。要在Outlet里淘寶,先要將品牌文化消化一下,挑些款式顏色比較雋永耐看,又有品牌特色的商品。別老以為有大大的字母logo就好,很多人一眼便會看出不是本季熱門款式,只不過人家教養好,不作聲而已。要是能在Outlet挑到一些連他們也拍手叫好的東西,這學費便沒有白交了。
推薦藏寶地
a. Lane Crawford Outlet鴨脷洲利榮街2號新海怡廣場25層
電話:(852)2118-3403
b.青衣Dickson Warehouse青衣城113-114鋪
電話:(852)2626-0298
c. Nike Factory Outlet觀塘開源道73-75號亞發工廈二期8/G
電話:(852)2172-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