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現實意義、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戰略思考、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預設條件、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探析、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路徑選擇五個方面,探討大學生生命教育意義重大。要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研析生命教育的內容,創設生命教育的條件,科學選擇生命教育的路徑,著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成效。
[關鍵詞] 大學生 生命教育 理性思考
一、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價值追求,是珍愛生命,謀求燦爛生命軌跡和輝煌人生的教育,目的在于促進大學生生理、心理、社會和靈性全面均衡發展。表現為助長大學生生命力發展的一切作為,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概而言之,就是使大學生增長五個方面的認識。一是認識生命是珍貴的: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活著是無比寶貴的,要好好活著,好好享受人生。二是認識生命是有尊嚴的:生命的存在是合理的,要敬畏生命,尊重每一個存在的生命,尊嚴地活著,活得有尊嚴。三是認識生命是有潛能的:存在的生命都有巨大的潛能,挖掘潛能是求得生存、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要塑造健康人格,不斷激發生命的潛能。四是認識生命是發展的:生命無時不刻在發展中變化,在變化中發展,要正確把握發展的方向,欣賞生命行程帶來的精彩。五是認識生命是有價值的:生命本身就是價值,生命能產生新的價值,要創造價值人生,實現自身生命與他人生命、社會生命與自然生命、生命與非生命的共生共存。
二、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戰略思考
生命教育既是彰顯教育的價值,也是教育的價值追求,既是保護生命,也是助長生命,既是“全人教育”,也是“和諧教育”。
從大學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要將生命教育上升到高等教育價值追求的高度。生命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價值的體現,也是高等教育的價值追求。高等教育的一切辦學行為,都要以關愛生命存在和促進生命發展為價值尺度。
從大學生這個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要將生命教育視為德性修養的途徑。珍愛生命是一種道德,漠視生命是不道德的。把生命教育納入高校德育的范疇,以德育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載體,以德性修養揭示生命真諦。
從大學生自身生命來看,要實現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強調教育的整體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在向大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使其進一步接受道德與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在追求真、善、美人生目標的基礎上,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
從大學生自身生命與其他生命的關系來看,要實現生命教育的“和諧教育”。和諧教育強調教育的協調性和持續性,要在培養大學生珍愛自身生命的同時,還要使其進一步接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其他生命體相生相長的理念,以促進自身生命與其他生命體乃至非生命體的共生共贏。
三、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預設條件
大學生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潛心創造條件,才能打造生命教育的精品工程。
文化環境。要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努力創設激發大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充滿生命氣息的校園環境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網絡平臺。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構筑立體交叉的網絡平臺,實現生命教育的現代化,使生命教育的內容以富有現代感的手法表現出來,使大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中愉快地消化吸收生命教育的內容。
課程載體。可以單獨設置生命教育課程,也可以將生命教育融入其他課程,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體系。
師資隊伍。要培育具有生命情懷、充滿生命關懷的、具備生命教育專門理論知識,分布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就業創業教育、社會實踐指導等環節的師資團隊。
實踐基地。要與監獄、戒毒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組織建立優良的公共關系,并由此建立網狀的生命教育實踐基地。
四、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探析
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涵很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死亡學——生命教育的起點。生命的另一極就是死亡,只有直面死亡,了解死亡,體驗死亡的痛苦場景和生者對死者的懷念之情,認識死亡與生命的辯證關系,從而提升對生命本真的深刻感悟。如瓦爾特所言:“死亡創造了責任,正因為如此也創造了人的尊嚴。”
世界觀與道德修養——生命教育的先決條件。世界觀是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道德修養是生命和教育的首要課業,兩者構成生命教育的基礎。
人生觀、價值觀與生命潛能開發及生存能力培養——生命教育的關鍵。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是幫助大學生認識人生的意義、策劃人生的目標、追求人生價值的一切行為。激發潛能與培養生存能力,相輔相成,是大學生獲得維持生命存在、捍衛生命權力、促進生命發展、提高生命質量之本領的必然選擇。
苦樂觀與燦爛人生——生命教育的保障。正確認識什么是苦,什么是樂,怎樣對待前進中的苦,怎樣在苦中求樂,怎樣辯證處理苦與樂的關系,是大學生在逆境中奮勇前行、在順境中穩步發展,從而創造輝煌人生的重要保障。
科學發展觀與價值人生——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融洽人際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挖掘自身潛能,創造價值人生,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
五、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路徑選擇
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主要有:
路徑一:樹立全新的高等教育價值觀。通過干部培訓、師資培訓等渠道,將全人教育、和諧教育的新理念灌輸給高等教育工作者,培育全新的富有生命關懷和人本精神的教育理念。
路徑二:創新高等教育課程體系。推進學科專業建設,設置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或將生命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實現生命教育和其他課程的融通。
路徑三: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建立新的德育工作考評機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路徑四:優化課堂教學主渠道。重點改善高校生命教育的課堂教學條件,創新生命教育教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考評機制等。
路徑五:實施個別化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和心理需求,制定特色鮮明的個別化教學方案,在切合實際的教學組織模式和情境中提高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使之科學進行人生規劃和職業生涯策劃。
路徑六:提高大學生激勵管理效能。制定包括大學生素質教育、群體活動、科技創新、就業創業教育等系列激勵措施,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使有限的大學時光煥發無限的潛能開發魅力。
路徑七:社會實踐與生命價值體驗。科學制定社會實踐方案,組織大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生命的真諦,親身感受生命的美好,著力開發生命的潛能,深刻體驗生命的價值,從而達到在實踐中提升生命教育成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中英.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7.
[2]卡林#8226;瓦爾特著.陸世澄譯.我與他[M].北京:三聯書店,199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