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紅利尚未徹底耗盡之前,中國版401K越早推出越有利。
盡管市場爭議頗多,但在流動性堪憂的A股市場上,中國版“401K”計劃卻是投資者最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
作為制定這項計劃的監管部門之一,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表示,證監會正與相關部委協調,推動“中國401K”相關政策的制定,“要實現中國版‘401K’的前提是市場治理水平較高,并主要通過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趨于長期、價值投資;還要求市場本身能反映經濟增長。”
很顯然,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盡管有人認為,美國401K計劃運行30多年來,逐漸式微,尤其在金融危機中損失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卻拾人牙慧推出中國版,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A股市場是圈錢工具,加之上市公司不重視分紅,養老金無法獲得穩定的分紅收益,所以時機還不成熟。
是不是這樣,我們倒覺得沒必要擔心,反而,在人口紅利尚未徹底耗盡之前,中國版401K越早推出越有利。
在解釋401K計劃之前,有必要先介紹美國養老金計劃,其主要有三種形式,包括政府強制執行面向全社會提供基本退休生活保障計劃、有企業雇主或公共部門雇主出資帶有福利的雇主養老金計劃、聯邦政府提供稅收優惠而發起個人自愿參與的補充養老金計劃。
目前,雇主養老金計劃已經成為美國養老體系中堅支柱,這其中,401K計劃是“支柱中的支柱”。1978年美國實施的《美國國內稅法》第401條K項,亦稱延遲納稅計劃。該條款規定,員工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不超過25%的資金存入企業年金賬戶,公司按照不超過員工數額的一定比例往該賬戶存入相應資金,然后向員工提供四種風險程度的投資計劃,投資品種以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以及公司股票為主。
員工可以任選一種,但風險由員工自己承擔。退休時,可以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員工退休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納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歷史數據顯示,401K投資于共同基金比例為50%左右,且絕大多數為股票型基金,同時401K直接投資的股票占比約為10%,這意味著401K計劃中約2/3的資產為股票。
該計劃一出,對市場直接產生兩個作用:為股市提供了持續的長線資金,壯大了共同基金在市場中的份額,價值投資力量壯大。在其作用下,美國股市延續了18年牛市。
雖然受累于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401K資產大幅縮水,暴露了其投資風險,但我們似乎忽略了另外一種風險。8月中旬,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全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已達到2.4萬億元,但這筆巨額資金九成以上存在各大銀行,以購買債券和委托運營的方式進行投資的社保基金占基金總額的比例不足一成。
低收益導致的福利損失正在蠶食參保人群的利益,這算不算風險?
事實上,401K計劃鼓勵的是長期投資,其并不因偶然事件或幾個年份的系統性風險而式微。該計劃規定,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是年滿59.5歲;死亡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發生大于年收入7.5%的醫療費用;55歲以后離職、下崗、被解雇或提前退休。一旦提前取款,將被征收懲罰性稅款,但允許借款和困難取款。
如果欲提前提取養老金計劃的存款,則提取的存款要視同為一般收入所得,按20%的稅率預交所得稅,另外還要被征收10%的懲罰稅。
長線資金博取的是實體經濟的穩定成長收益,這正是該計劃的魅力所在。
401K計劃采用的方式是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進行投資,這很像公募基金的定投。定投的好處之一是攤薄風險,取得長期收益。401K計劃一半投資于公募基金,而對國內的公募基金,投資人的印象并不好,但從長期來看,情況則完全不一樣。
據統計,在基金指數發布以來的17個半年里,上證綜指在期間10個半年里盈利,也即是說,上漲概率不到六成,但這并不影響其9%的年化收益率和累計翻番的回報。在17個半年中,基金指數的年化收益率超出綜指10%,有11個半年能夠戰勝綜指,概率為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