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新夜市調查
1.您心目中最理想的“夜市”形式是什么?
A.晚上肚子餓了,下樓就能大快朵頤的“大排檔”。16.3%
B.創意集市大集合,無需逛商場,就能買到價廉物美的各類手工玩意兒。8.3%
C.一個吃喝玩樂的大集市,既能購物飽腹,更重要的是還能看到更多的民間藝術表演,感受到小時候才有的夜市氣氛。42.0%
D.根據不同區的特點,分類打造的時尚型、餐飲型、小資型、玩樂型的主題夜市街。33.3%
2.您覺得夜市的開市和閉市時間劃定在哪個時間段比較合適?
A.19點至22點 6.7%
B.20點至24點 21.7%
C.21點至次日凌晨1點 43.3%
D.19點至次日4點 27.3%
3.關于夜市,您最擔心的一點是?
A.噪音大,擾民。8.3%
B.垃圾多,影響環境 41.7%
C.人流大,治安混亂25%
D.占道,引起交通混亂8.3%
E.商品良莠不齊 16.7%
4.以下候選地點,您覺得最適合打造新夜市的是?
A.玉林一條街 23%、
B.紅瓦寺/九眼橋一條街 29%
C.牛王廟12%
D.春熙路24%
E.建設路/第五大道26%
F.祥和里 9%
G.金沙 13%
H.一品天下 14%
I.荷花池 4%
J.其他更好的地方9%
>>>在線調查
夜市,不應只是吃貨的天堂
從10月初開始,本報聯合新浪四川就成都市民對成都新夜市有何訴求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倒讓人有些意外。
一吃到底VS邊吃邊玩
“大排檔”形式的夜市模式并未在調查選項中一支獨秀,高歌猛進,而是僅僅列在理想夜市的第三位。在成都的夜晚,即使沒有夜市,吃貨們仍然有非常寬泛的選擇,因此,夜市上的食物似乎對成都女人沒有更大的吸引力,反而有受訪者更留言表示:“就算夜市只是賣吃的,也請多點選擇,不要除了羊肉串就是糖圓兒,除了串串就是兔頭,OK?現烤的面包、外地的小吃多來點,絕對會有市場的。”綜合性的夜市模式成為了最受青睞的模式,沒什么比吃著小吃,看著民間藝人演出,再淘點便宜小玩意兒更有“夜游”的氣氛了。當然,這種模式如今已經在寬窄巷子、錦里等旅游景點廣泛推行,但對于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來說,在城市主要景點之外的大眾生活區和商圈普及這一形式,才是便民、樂民之選。
凌晨1點VS凌晨4點
在營業時間方面,雖然成都市商務局已經擬訂借鑒杭州夜市模式,晚上7點以后開市,營業到凌晨三四點,但調查顯示,市民建議的時間段集中在晚上9點至次日凌晨1點。這樣的結果完全可以理解,夜市營業時間長,對于游客來說自然更加方便,但除了周末,凌晨三四點還在夜游的成都本地人畢竟還是少數。
饕餮大餐VS腐爛垃圾
環境衛生問題依然是市民們對于夜市最大的擔憂,畢竟,“吃”永遠是夜市的主要構成部分。但與饕餮大餐相伴的,便是油煙、紙屑、爛菜葉、酒瓶……或者海鮮尸體和肉類。這些美味的附屬品一旦成為垃圾并未被及時清理,便會造成巨大的城市污染。無論新夜市是建在小區附近還是商圈周邊,環衛都將成為一項艱難的工作。此外,夜市繁榮,人流擁擠,也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夜市的重開,讓市民享受到了快樂,但夜市不等于“亂市”,成熟夜市開市的前提不止是要有一支科學、完備的環衛、安保隊伍來維持正常秩序,也需要廣大市民們自覺遵守秩序。
旅游夜市VS市民夜市
成都人真的已經有了“九眼橋”情結,但凡與夜生活沾邊的娛樂模式,多數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九眼橋片區,在選址建議中,呼聲最高的便是紅瓦寺、九眼橋片區,而新興的建設路商圈和有著老夜市回憶的春熙路也成為了市民的心頭好。日前,受訪者“阿卡_成都”如此表示:“若只糾結于‘旅游觀光’區域,開成旅游夜市,不是市民夜市,那就沒有意義了。”
>>>現場調查
夜市,也要有文化
“成都要重開夜市?太好了。”雖然部分市民已經通過報紙、電視了解到這個新聞,但記者在春熙路隨機采訪時,大部分受訪女性市民依然難掩激動心情。對于曾經經歷過老夜市的成都人來說,這是一段美好記憶的重拾,而對于從未逛過本土夜市的年輕人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又多了一個休閑的好去處。
踴躍選址:最好開在我家樓下
按照計劃,成都將在6大中心城區開設特色夜市街,采訪中每一位受訪市民也都給出了自己青睞的夜市地址。53歲的陳女士家住青羊區,見證過曾經紅火的青羊北路夜市:“我當然希望原地重建,那里有很多成都人的回憶。”而住在成華區府青立交附近的謝小姐則力推城北新商圈財富又一城:“首先當然是離我家近。其次這個商圈比較新,發展空間很大,新夜市嘛,當然要有新面貌,再加上春熙路、九眼橋地段已經飽和了,何必再去塞一塊?”
建設路、凱丹廣場、金沙、東光小區、茶店子、光華村、水井坊、草市街、紫荊路、戛納灣、永盛南街、倪家橋……受訪者們給出的夜市選址看起來似乎包含成都的東南西北,但其實幾乎80%市民推薦地址考慮的首要因素都是“就近原則”,選擇離自己家近的地方,當然,這也從側面表達出市民對夜市重開的期盼。不過,也有市民選出了三圣鄉等主城區之外的地點,“三環外邊車少,居民少,地域廣,同時又將商業重心外引,達到城內城邊都熱鬧的目的。”
特別建議:錦江河邊成熱門
在調查中,除了商圈和高校附近,有一個地點竟然成為了熱門——那就是環繞成都一圈的錦江河邊。現在的錦江由府河、南河兩部分組成。府河起于郫縣團結鎮,止于彭山縣江口鎮,全長97.3公里,南河起于送仙橋,止于合江亭,全長5.63公里。
“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8226;元夕》中的一句詞,著實勾勒出一番夜市中漫步游覽的浪漫情懷,這也是多數人推薦錦江河邊的原因。“綠色的柳枝配上紅色的河燈,小攤販們自由叫賣,民間藝人盡情表演,你再和愛人一起沿著河邊走邊逛,管它賣什么哦,總之就是安逸慘了!”29歲的李青陶醉地向記者描述這一情景。逢上良辰佳節,家人們在逛夜市的同時,還可以在河邊放河燈,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為夜市增添了家庭氣氛——這是62歲的王奶奶的意思。而正在上大學的情侶蔣俊和楊真則表示:“府南河邊開夜市,我們又多了一個約會的地方,哈哈。”
不過,目前看來,這個美好的愿望或許并不現實。要知道,夜市中的各種垃圾可能破壞錦江的水質,而錦江河岸并不寬敞,人流增多極易引起安全事故。
理想模式:文化氛圍最加分
“如果夜市重開,我希望那能成為成都人夜生活的新地標,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到晚上一提娛樂,就是酒吧加夜場。”對于理想中的夜市,白領王倩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與王倩一樣,很多受訪者都提到了一個詞:文化氛圍。
與線上調查的結果如出一轍,單純的吃、喝已經滿足不了成都人對新夜市的需要,她們為夜市勾勒出了更多新奇的模樣,稀奇古怪的、成都特色的、手工的、表演性質的、日本電影中的、主題鮮明的……甚至還有:可以創業的。很多人都已經逛過了寬窄巷子的創意集市,地攤上售賣的手工藝品和飾品種類繁多,價格便宜。我們當然早已過了把衣服掛在樹上叫賣的年代,但從鋪在地上的衣服里淘一件鐘意的,也別有樂趣。川劇和京劇為什么只能在戲臺上或者藝術宮里供人欣賞?在夜市一隅依然能吸引票友叫好。還有遍尋不得的木頭搓衣板和毛刷,多希望在自家樓下的夜市就能買到啊!或者,民間畫家的藝術品,大學社團的戲劇社,也能出現在繁星裝點的鬧市夜晚?
“別一提特色就是熊貓,我為什么不能去夜市賣點云南的工藝品?”31歲的楊琴是從云南來成都開店的生意人,提到成都夜市,她嗅到了商機,好奇地追問租攤位和鋪面的程序。而19歲的李童靈則暢想著,自己和男友的民謠樂隊和創意產品怎樣才能在夜市占有一席之地:“彈著吉他唱著歌,男朋友在一邊大聲吆喝,美呢。”
其實,在夜市,文化氛圍并不需要靠串串和熊貓來堆砌,只需要給更多人一個展示的舞臺。這,是女人們期待并希望看到的。
TIPS 七嘴八舌話夜市
逸凡絕塵:想象著,在夜市吃火鍋,再閉眼掏個耳朵,好爽。
RICHLIMEE:對于夜市我唯一的恐慌是:沒有售后!
TiM小五:青羊區撫琴路,選要選個有回憶的嘛。
于倩:我讀小學的時候,第五大道就是夜市,每天不做作業就去逛,買磁帶、發夾,以及更早的水晶涼鞋。
蜀山上的丁丁貓 :除了祥和里、建設路、玉林外,琴臺路那兒也很適合小吃一條街啊。這個決策實在英明,我最愛熱鬧的夜市啊夜市!
STARsama:好激動,成都久違的夜市哇!!!好懷念以前春熙路上5角錢一串的羊肉串哦。現在就來金牛區嘛,反正北門正在修萬達,要修一起修,以后有空就天天去。燒烤攤攤我愛你!
Sumer果:我們家在金牛區挨著羊犀立交這兒附近,這兒連燒烤攤都沒得,凈是些大館子,好悲劇嘛。希望在這邊開一個。
永遠的東:夜市能重新開起來真好,我又可以開始擺攤了。夜市的規矩是統一規范為好,賣吃的和賣吃的在一起,賣衣服和賣衣服一起,分類排序,清潔衛生自己打掃,最好不收攤位費。地攤擺的位置最好是菜市附近,或者是小廣場,或者是小胡同,規定營業時間。希望這次是真的,我這個全職地攤真的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