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一看,你會覺得杜蕾的女人味與工業氛圍濃厚的東區音樂公園有些格格不入。但她卻很自然地將女人的柔情融入到了這份文化氛圍濃厚的工作中。
她其實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絕不似你看到的外表那般柔弱。已經11年的房產從業經歷,讓她顯得穩重和干練,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她都清晰地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應該取舍的是什么。她還有一份精心經營了十幾年的愛情,和一個剛出世的愛的結晶。
她當然值得女人妒忌。
女人味,工業化
你們那么融洽
剛立秋,秋老虎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在這座城市肆虐。酷暑讓每個行人都變得焦躁,走在建設南支路上,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疲倦。
紅墻相隔,墻外的行人匆忙趕路,墻內的工人們卻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放眼望去,公園里依稀還有著成都東郊工業區的影子。橫陳的鋼架,搭建的鐵架,隨意躺在地上的木板、石材,還有紅磚紅瓦的“廠房”。音樂公園已經初具雛形,但依然保留了原紅光電子管廠的工業氣質。陽光驕傲地撒向這片廣闊的土地,機器轟鳴,工人大聲喊話,記憶仿佛瞬間就被拉回到了幾十年前,眼前仍是工業區里一片繁榮忙碌的景象。
杜蕾的出現讓人一陣清涼。她將一襲長發盤起,白色旗袍貼上有潑墨似的寫意花紋,頸間戴著一環碧綠翡翠。當她從二樓帶著笑意,緩緩走下,周遭的暴烈陽光和嘈雜聲音都被瞬間隔離般,你能感受到的,只有濃濃的女人味。
這并不是我們第一次來東區音樂公園了,但此前多次來參觀時,看到的只是舊房、殘垣和精心設計的平面效果圖。杜蕾確是有心人,她立刻將我們引到了公園內第一家開張的花園餐廳,一個2層樓的舊上海風格的餐廳,極具中國風的裝修風格竟與廠區原來的紅磚灰瓦格外契合。身穿旗袍的杜蕾行走其間,像極了舊上海時期的文藝老電影中的女主角。
“我一直是做房地產的,都是純商業化的產品。”這并不令人驚訝,幾年前轟動成都的首個均價上萬元的電梯精裝公寓“壹號公館”就是杜蕾的得意作品。但如今她接手的不是商業項目,而是旨在樹立成都文化標桿的文化地產——主題音樂公園,“我喜歡有趣的東西,從10年前就是如此。”十幾年前,念“財會電算化”專業的杜蕾曾經到深圳創維公司實習,當公司向杜蕾發來正式入職邀請函時,杜蕾卻直接拒絕了。“財務工作太無聊了!我才不要做!”不久后,她選擇了北漂。
有趣,這是杜蕾選擇加入東區音樂公園的最主要原因。當我們談到工廠改造、創意產業園區時,總是會先入為主地想到北京的798。可杜蕾堅定地認為,東區音樂公園絕不是第二個798,“完全沒有可比性,相同的只有都是舊工業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你看,這屋子里的吊燈都是廠房里的廢棄材料改裝的。”杜蕾掀起簾子望向窗外,“我第一次來這里,就被吸引了。這里可以承載太多創意和夢想,符合我喜歡挑戰的個性。”因為父親曾是那個年代工廠的一名管理人員,如今杜蕾對小時候在工業區里生活的情景依然有著記憶。當她第一次來到這里,看到挺立的煙囪,陳舊的機床,橫陳的鋼材,滿地的玻璃和廢舊的工業品,立刻被震撼了。“這里的每一臺機床都在講述一段歷史,機器是冰冷的,但記憶卻充滿溫暖。而更奇妙的是,這片土地馬上會有新的生命。”
老成都人都有一份“東郊情結”。雖然成都的東郊因為是工業區,曾在90年代以后被認為是經濟較落后的地區,但這里卻有著城市CBD沒有的獨特風情,有著幾輩人的記憶。“歷史是不能被抹去的,我們有責任去保留。”如今的東郊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里的名詞,隨著房地產業的繁榮,十幾年來,這里的廠房一片連一片地被拆遷,蓋起高樓大廈。惟獨原紅光電子管廠這最后一塊規模化的舊廠區被市政府保留了下來,“政府放棄數十億的土地收益,做純粹的文化產業是相當需要魄力的!商人們總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但這個項目,商業是其次的,文化的傳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杜蕾主張等“玩家”們主動上門,“東區音樂公園需要的是有夢想,有激情的玩家,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商人。”。如今招商已到最后階段,囊括音樂演藝、創意零售、娛樂、音樂視聽、辦公培訓、設計酒店、餐飲、酒吧、展覽等主力業態商家的精英團隊已經入駐,“真正的品牌推廣甚至還沒開始,線下的渠道傳播在招商階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然這與項目的獨特性和號召力是密不可分的。”
想象一下,在即將開園的東區音樂公園,你將會度過怎樣的生活?來看兩場大牌歌手的演唱會如何?或者干脆開場自己的演唱會?在小酒吧與朋友消遣,遇見某某大牌明星一定不要大驚小怪。而杜蕾還有一個足夠女人的夢想。“我和一個朋友曾經大膽臆想,規劃一條女人主題街如何?名字就叫“女人匯”或者‘WOMAN’S’,匯集成都最有想法、夠個性的名女人,讓她們都來東區開店,小酒吧、瑜伽館、茶藝、手工、時裝,定期進行主題沙龍活動、在空曠的大廠房開時尚品牌發布會。當絢麗時尚的舞臺與冰冷的機床碰撞,會產生怎樣的驚喜!”
事業心,膨脹心
你如此會取舍
還有1個月,東區音樂公園就將開園,杜蕾打趣地稱這段時間的工作狀態為“打仗”。因為開園在即,所有人都卯足了勁拼命工作,“公園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我只是這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她不愿意稱自己為“領導”,自詡就是個“拉拉隊長”。“在大家累得不行的時候,我來給大家打打氣,開拓下思路,呵呵。”
而她曾經在房地產公司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那是一段充滿爭議和傳奇的日子。位于青羊區的成都劇場同樣是不少老成都人的心水之地,不過當劇場被拆遷,并被某房地產公司“改造”成爛尾樓后,人們談到那兒,只剩下嘆氣。杜蕾原來就職的公司盤下了這棟霸道挺立了許多年的爛尾樓。杜蕾的澳大利亞籍華人老板大手一揮,只對杜蕾說了一句話:“做高端。”
一座荒廢了十幾年的爛尾樓,足以讓消費者排斥了。杜蕾到現場后,開始一層樓一層樓地仔細查看。她發現大樓原本為寫字樓結構,由于是十年前的設計,柱網密集、開間小、無論是層高、電梯、車位配置等硬件條件都不可能改造成為甲級寫字樓,而如果直接改住宅,賣清水,因為結構的缺陷也很難贏得市場。她果斷向董事會提出了直接做高端精裝公寓的建議,在得到董事會肯定后,更成功邀請到有“香港室內設計之父”美譽的高文安團隊加盟。不僅如此,她為這家后來被命名為“壹號公館”的經典精裝公寓,制定了一套“劍走偏鋒”的營銷方案。“大人物的小公館”,這個創意曾令成都地產界和地產媒體界嘩然,認為杜蕾過于講究宣傳概念,忽略了市場心理。“但我比誰都知道我在做什么。”項目在經歷了近半年的市場預熱后,于2007年年底獲得了巨大的銷售成功,并首度掀起了成都房產界的“公館潮”、“精裝熱”。
但行業內永遠充滿波瀾,2008年“壹號公館”交房,恰逢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機,不少客戶開始對樓盤有所微詞,并漸漸引起各媒體的質疑。杜蕾果斷主張老板召開新聞發布會。“與其讓人們管中窺豹,一陣亂猜,不如開誠布公。”她邀請了全城的媒體參會,成立了24小時值班的專門工作組,并親自陪著客戶挨個驗收房間,仔細到一塊地磚有問題就全部撤掉重換。如此態度,終令客戶心上的石頭落下。
“壹號公館”成功后,杜蕾投入了另外一個項目,但事業成功帶來的卻是不斷膨脹的心態。“那段時間我就像被打了雞血一般,最瘋狂的時候是房交會、新項目開盤、老項目交房三劍齊發,一周一個策略,一周一套銷售體系。”敏感的時期,為工作杜蕾不惜與大老板直接發生爭執,就連家人也成為了遭罪的對象。
她選擇了辭職。“親愛的,選擇放棄,是因為我發現心走得離你遠。當我們的話題全是我的抱怨,我選擇回家,帶著其實一直沒變的心。”這是杜蕾決定辭職后寫給先生的一封信中的內容,“我不想讓自己繼續那樣下去,我知道我需要調整,好好地找回真實的自己。”當杜蕾平靜地向老板請辭時,對方反而嚇了一跳。“杜蕾,你千萬不要因為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小分歧就辭職!”回憶起老板當時的反應,杜蕾笑得開心極了。“老板說只要你還想做房地產,隨時可以回來!”當時的杜蕾沒想那么多,她給自己放了半年假,和先生浪漫旅游。“休息回來后,有老總問我為什么不考慮自己當老板?絕不可能。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不想成為一個令人厭惡的人。”
離開還是堅持,她從來都是個有主見的決定者。
十年路,牽手行
你們多甜蜜
“讓我們來談談你的家庭。”記者話音未落,對面的杜蕾已經笑得合不攏嘴。我們終于知道了怎樣逗杜蕾開心,在她不高興的時候,盡管提先生和兒子吧!
恩,要不是給導師面子,杜蕾當初是不會選擇去見如今的先生的。而先生卻也經常以此反擊杜蕾:“導師說要給我介紹個相當不錯的女孩子,我就奇了怪了,既然相當不錯,為什么還是單身?”這段初識的故事,至今是夫妻二人拌嘴時的談資。
而杜蕾在大學期間幾乎是一個“冰山美人”,她覺得自己絕不會是只留在成都過一輩子的人,她肯定要出去的,所以她不想被任何感情牽絆住腳步。在男生向她示好時,她總是一口就拒絕對方。遇上難纏的,就帶著整個寢室的室友一起赴約。她只對一人投降了,“我先生!”當時的他還什么也沒有,獨自住在單位30平米的小房子里,全部家具只有一張床,一把藤椅,一個辦公桌,最精貴的則是一個花600塊錢買回的電飯煲。沒 有送過花,沒有看過電影,冷美人杜蕾卻不可自拔地就陷了進去。“說不清楚,感情這東西,來了就來了!”喜歡他的什么?“果敢、真實!”
然而,即使是在與先生結識并確定戀愛關系后,“出去闖”的念頭依然在杜蕾的腦子里蠢蠢欲動。新千年伊始,杜蕾便漂去了北京,然而不到半年,就因抵不過相思乖乖地回來了。“每天都要打1個多小時的電話呢,誰受得了!”杜蕾笑著回憶著先生的小花招。這個男人從來不在電話里“逼”杜蕾回家,卻常常給杜蕾的母親打電話。“他老給我媽吹風,阿姨,一個女孩子一個人在那么遠的地方,您放心啊?真狡猾!”
若不是因為想要寶寶,杜蕾也許還與先生進行著愛情長跑。10年了,兩人的關系還如熱戀般甜蜜,差的其實就是一張紙而已。而每次聚會,朋友們還總愛逗兩人。
“還沒結婚呢?”
“沒。”
“還是那個?”
“恩。”
“天啊!”
去年,兩人終于結婚。沒有擺酒,沒有大宴賓客,只是在杜蕾的強烈要求下拍了一組婚紗照。 “不拍照,我就不扯證!這是我最后的底線。”杜蕾說得咬牙切齒般,但臉上明明是止不住的幸福笑容。
她興奮地開始翻閱兒子的照片,才4個月的兒子長得可愛極了。白嫩的皮膚,兩個眼睛又大又圓。手機里的一張照片是這樣的:先生開心地抱著小寶寶,寶貝瞪著圓圓的眼睛直視著鏡頭,那眼睛清澈得像兩池泉水,天使般。
杜蕾又笑了,肆無忌憚,幸福滿溢。
杜蕾小講堂
女強人們總是會遭遇這樣的矛盾,事業與愛情,事業與家庭應該如何平衡?從杜蕾寫給先生的這封飽含深情的情書里,你應該能有所感悟。
給先生的一封情書
“親愛的,放棄,是我發現心走得離你遠了——當我們的話題全是我的抱怨,我要回家,帶著其實一直沒變的心。越來越多的人幫我計算了那樣做的代價,無非就是那該死的獎金、可能的前途無量,也許還有人關心我們的未來。可誰比我們更了解我們?未來太遠,我們一直都在別人驚詫的眼光中相愛相擁。”
“十年前也曾這樣,想起那年在北京,也是這樣的冬季,在老板碩大的辦公室內,有一抹陽光透在我的辭職信上。那位身高180多公分的高大的臺灣商人,有著我佩服的睿智和我厭惡的高傲,他輕輕地對我說:“你會后悔的,你們這樣的小屁孩永遠都只會用眼前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呵呵,誰不是呢?我毅然地回到了成都。今天的局面無非是又這樣了,很高興我還是有勇氣去放棄,因為我的身旁一直有你,我等待著十年后、數十年后還這樣!”
“又到一年末了,往年,這是我忙著出席各種團拜會、答謝會,等著放假,等著那份不菲獎金的日子。 今年,清凈了很多。和你牽手在超市仔細地選著油鹽醬醋,在滿地菜葉的市場里游蕩,和老婦一角兩角地討價時,真實地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
“2010年,一個即將以情人節開始的年份,這是西方愛神和東方新年的結合吧。親愛的,讓我們把愛繼續,以后有你的每一天都是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