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殺菌劑對玉米彎孢菌抑制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代森錳鋅對彎孢菌孢子萌發和芽管伸長的抑制作用最強,其致死中濃度最低,EC50分別為1.86和0.49 mg/kg;而世高對彎孢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其EC50為0.68 mg/kg。
關鍵詞:玉米;彎孢菌;殺菌劑
中圖分類號:S482.2;S435.1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07-1373-02
Inhibition of Fungicides to Maize Curvularia
DIAO Yi1,2,YE Hua-zhi1
(1. School of Agronom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Sichuan,China;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Panzhihua University, Panzhihua 61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s of bioasays of five fungicides showed that Mancozeb had strong inhibition to conidia germination and germ tube growth of maize curvularia, with the EC50 value of 1.86 and 0.49 mg/kg respectively. And Difenoconazole showed strong refrain effect on the Mycelium growth, with an EC50 value of 0.68 mg/kg.
Key words: maize; curvularia; fungicide
玉米彎孢菌葉斑?。ǎ停幔椋?curvularia leaf spot)又稱為黃斑病、擬眼斑病、黑霉病等,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據報道,目前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四川、北京、黑龍江、天津和山西等省市都有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發生[2-5]。四川在2000年就有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發生的報道[6],此后,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發生也日益加重。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癥狀為:病斑初為水漬狀或為淡黃色半透明小點,之后擴大為圓形、橢圓形、梭形或長條形病斑[5]。該病對玉米百粒重、單穗重和產量都有顯著影響,產量損失率與病情指數呈正相關[7,8]。
由于目前尚缺乏對玉米彎孢菌葉斑病免疫和高抗的玉米品種,藥劑防治仍是控制該病的有效保證。因此,有必要系統地進行殺菌劑的抑菌試驗,以指導生產上用藥劑防治玉米彎孢菌葉斑病。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川單-13。
供試菌株為新月彎孢菌草綠菌株(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供試殺菌劑為:70%甲基托布津WP(日本曹達株式會社生產);70%代森錳鋅WP(四川國光農化有限公司生產);50%多菌靈WP(中國山東青州鑫星農化有限公司生產);10%世高TM(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40%百可得WP(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生產)。
1.2方法
1.2.1殺菌劑對孢子萌發和芽管生長的抑制作用采用孢子萌發法[9,10]。每種殺菌劑按二倍梯度稀釋法配制5個藥劑梯度。試驗設6個處理(5個藥劑梯度和清水對照),每處理設3次重復。用無菌水洗下在PDA培養基上培養了5 d的彎孢菌孢子,配制成孢懸液(濃度為5×104個/mL)。分別?。?mL彎孢菌孢懸液和2 mL所配的殺菌劑溶液充分混合,然后,取一滴混合液滴于潔凈的載玻片上,把載玻片放于裝有吸水紙和去離子水的培養皿中,在28℃下保濕培養。在培養2 h后測定芽管的長度,在培養4 h后測定孢子萌發率。判斷孢子萌發的標準是以孢子萌發后的芽管長度大于孢子短徑的一半即算萌發。
1.2.2殺菌劑對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采用瓊脂擴散法[9,10]。每種殺菌劑按4倍梯度稀釋法配制5個藥劑梯度。試驗設6個處理(5個藥劑梯度和清水對照),每處理設3次重復。用無菌水洗下在PDA培養基上培養了5 d的彎孢菌孢子,配制孢懸液(濃度為5×104個/mL)。每個三角瓶裝PDA培養基100 mL,滅菌冷卻至50℃左右時,用滅菌的10 mL移液管取10 mL彎孢菌孢子懸浮液裝入有100 mL PDA的三角瓶中,充分搖勻后,迅速倒入滅菌的培養皿中制成平板。此后把混有殺菌劑的平板放入28℃的培養箱中培養。4 h后取出平板,用打孔器在混菌的PDA培養基中央打一小孔,用微量進樣器在孔中加入15 μL殺菌劑藥液,放入28℃的培養箱中培養48 h后測定抑菌圈的大小。
2結果與分析
2.1殺菌劑對彎孢菌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
由表1可知,5種殺菌劑對彎孢菌孢子萌發的致死中濃度間差異極顯著:代森錳鋅對彎孢菌孢子萌發的抑制率最強,EC50為1.86 mg/kg;其次為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和世高,其EC50分別為128.56、355.22和659.17 mg/kg;而百可得對孢子萌發的抑制率最弱,其EC50為5 273.51 mg/kg。
2.2殺菌劑對彎孢菌孢子芽管生長的抑制作用
由表2可知,代森錳鋅對彎孢菌孢子芽管伸長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為0.49 mg/kg;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和世高對孢子芽管的抑制作用次之,其EC50分別為24.93、27.14和33.72 mg/kg,但它們之間的差異不顯著;而百可得的抑制效果最差,其EC50為1 317.04 mg/kg。
2.3殺菌劑對彎孢菌菌絲的抑制作用
由表3可以看出,世高對彎孢菌菌絲的抑制作用最強,其EC50為0.68 mg/kg;其次為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和百可得,其EC50分別為3.74、4.44和6.47 mg/kg,但它們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代森錳鋅對菌絲抑制作用最弱,其EC50為32.53 mg/kg。
3結論與討論
代森錳鋅對玉米彎孢菌分生孢子萌發和芽管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好,多菌靈次之;世高對彎孢菌菌絲的抑制作用最好,多菌靈次之。
代森錳鋅是一種低毒廣譜保護性殺菌劑,是在植物未發病之前施用,它附著在植物體表抑制彎孢菌孢子萌發和芽管伸長,從而抑制彎孢菌對玉米的侵染,其防治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效果最好。世高是一種廣譜、高效、內吸治療性殺菌劑,是在植物發病后施用,它通過進入植物組織來抑制彎孢菌菌絲的生長,從而抑制彎孢病的發生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金皋. 農業植物病理學(北方本)[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04-106.
[2] 朱明旗,趙利平,郝新安. 陜西省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診斷及病原鑒定[J]. 陜西農業科學,2000(11):10-11.
[3] 葉華智,張敏,秦蕓,等. 首次在四川發現玉米彎孢菌葉斑?。郏剩荩?四川植保,2000(2):75-76.
[4] 呂國忠,何富剛. 遼寧省爆發一種新病害——玉米彎孢菌葉斑病[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7,28(1):75-76.
[5] 趙保祥,于興昌,趙曉玲,等.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的發病因素及綜合防治技術[J]. 山東農業科學,2001(3):28.
[6] 劉飛,伍曉麗,李富華,等.四川省玉米彎孢葉斑病菌的種類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1):43-48.
[7] 傅俊范,白元俊,孟凡祥,等.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產量損失估計模型的研制[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5):468-471.
[8] 張定法,何培新,衛秀英,等.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危害損失及防治指標研究[J]. 植物保護,25(4):12-15.
[9] 陳年春. 農藥生物測定技術[M]. 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10] 方中達.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