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商業銀行體系的穩定性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這場危機面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顯得非常脆弱,甚至無效。金融危機所影響到的不是幾家銀行,而是非常廣泛的。內部審計作為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重要環節,應該加強風險型導向審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金融危機 內部審計 商業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072-02
一、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內部審計預算的影響。IIA執行主席理查德·錢波斯針對金融危機前后內部審計預算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范圍42%被調查對象認為金融危機后內部審計預算減少。據統計,2004年至金融危機前內部審計預算都沒有出現減少的情況,而金融危機后的幾個月里內部審計預算較2004年以前被減少了42%~51%。內部審計縮緊預算的方式大抵如下:減少管理費用;減少差旅費;減少培訓費。很多公司盡可能的減少人員外出培訓次數,甚至內部審計職業出現裁員危機。
2.對內部審計職責范疇的影響。金融危機后內部審計職責范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僅僅關注財務控制,更加關注金融風險、運營風險、合規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資產風險等。金融危機后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更多關注風險預警的重要性,關于風險預警不僅僅要求及時予以回復而且要建立日益完善的問責制。
3.對內部審計作用的影響。隨著內部審計職責范疇的拓展,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為,使得內部審計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內部審計人員以其高度的職業敏感,幫助公司明確關鍵的風險,減少公司由于經濟危機造成的損失。隨著內部審計職責范疇的拓展,內部審計更加注重成本的削減,使得內部審計價值在經濟危機時期得以真正的、更加充分的體現。這些都證明內部審計職業大有可為。實際上內部審計還可以做的更好,我們需要調整以前的風險分析模型,不僅要分析很可能發生的、影響很大的風險,同時也要看到不太可能發生、影響很大的風險,加強內部審計的風險預警作用。
4.金融危機暴露了中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從控制環境來看:產權制度還未完成轉型;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風險管理理念落后;沒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優秀的企業精神。從風險評估來看:風險評估的方法技術落后,人才缺乏風險評估的方法技術落后,人才缺乏;風險評估主要局限于信用風險,而對其他風險和一些新業務缺乏必要的影響。從內部審計活動來看:現行的內控規章制度不健全、不系統、不科學;內部組織結構不科學,人員素質控制不到位;風險控制手段不足,風險控制系統不全。從信息交流方面看:會計信息失真;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滯后;信息的傳遞效率低下。從內部監督與審查來看: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強;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內部審計方法有待完善。
然而金融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并不大,其中的原因是:中國對外匯和對外投資實行較嚴格的外匯管制,對外投資特別是對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整體規模較小。盡管目前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造成的損失并不大,但這已經暴露出中國商業銀行在信息披露、風險控制、問責制度等諸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實際上金融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遠未結束,而且隨著中國銀行業日益國家化,類似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風險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將更深遠。金融危機環境下經濟的衰退影響到中國的企業及商業銀行,因此我們更應該由此次金融危機得到一定的啟示,采取相應舉措,防范類似風險再次發生。
二、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啟示
1.商業銀行應加強風險型導向審計。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面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諸多金融風險,各經營環節都蘊涵著風險。從商業銀行的現狀看,薄弱環節引發的重大違法問題和經濟案件是最大的金融風險,這些重大問題和經濟案件對金融體系危害嚴重。因此,在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中,首要的任務是防范風險,尤其是防范基層經營行的操作風險。審計部門要樹立風險導向審計理念,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防范和控制風險中的作用。對商業銀行來說,這是必要的,這是由商業銀行巨大的業務量、操作風險的特性、操作風險防范的及時性,以及商業銀行有效防范管理層舞弊的特殊要求所決定的。
加強風險型導向審計可從以下兩點著手:一方面,防范人為因素方面的風險。金融危機使得內部審計職業面臨危機,內部審計預算減少,審計人員面臨危機,筆者認為這個時候人為因素方面的危險不可忽視。這是因為:內部審計預算費用的減少會降低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審計質量面臨打折的危機;構成審計隊伍的成員素質高低不同,大部分人為大專學歷且專業技術能力普遍不高,這就使得中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近年內存在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一些銀行內部審計制度相當完善且有相對完善的問責制,但具體工作中會有員工害怕受處分將出現的問題人為隱匿起來,使得這些問題在內部審計執行過程中難以被發現。金融危機中這類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之后我們將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來改善我們的審計隊伍。另一方面,防范新政策帶來的風險。目前,國家針對商業銀行出臺了很多適時的發展政策。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增強了商業銀行的超速擴張和過度放貸的動機,決定了商業銀行在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同時也在不斷積聚潛在的資產質量風險。內部審計應在商業銀行業務最“紅火”的時候從嚴把關,特別是當風險與業務產生矛盾時必須堅持風險控制優先,要樹立風險理念,大張旗鼓地培養風險文化。內部審計人員要密切關注信貸客戶的負債比例的現金流量變化,對現金流量出現異常變化的企業,要對業務部門提出預警。
2.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與金融創新保持一致。本次金融危機中,金融監管的失誤除了對金融中介機構的監管沒有盡到職責,更為關鍵的是對于金融創新放松了監管。對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而言,金融業務的不斷創新要求我們的管理制度同步跟上,否則會出現新舊制度脫節的情況。此外,新舊制度不銜接的情況下,內部審計要對金融業務創新擔負起風險防范的責任。一要關注金融創新產品的管理約束,認真分析風險環節,在建立科學、完整的內部審計體系方面發揮建設性職能;二要加強對創新業務實施過程的審計監督,保證創新業務在可控原則下進行,凡是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執行較差的業務部門,要提示管理層對其授信額度和業務經營進行限制和監控。
3.內部審計要關注信息的真實性。金融危機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業放松對借款人資質的審查,對金融中介為借款人出具的虛假評估報告,有意放松審查,所以說,客戶的基本信息真偽是銀行業基礎風險,內部審計應該防微杜漸,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業務部門從嚴把關,避免業務部門陷入片面追求賬面利潤、有意放松審查的誤區,發揮審計保障銀行安全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當前,隨著商業銀行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內部審計對基礎業務數據的依賴越來越強,對基礎數據質量風險識別、計量、管理和轉移已經成為內部審計的職責范圍,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對基礎業務信息在正確、可信、及時等方面的控制情況予以更多的關注。
4.調整內部審計目標,完善內部審計風險監控手段。內審應從簡單的對單項業務或部門的審計,發展到為全行整體管理目標服務。內審部門需要及時向管理層提供影響風險的審計信息,為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提供幫助,一個發展方向明確、職責清晰、盡職盡責的內審機構也應該成為管理層的“風向標”。從現狀看,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是大的金融風險,而且危害嚴重,影響廣泛。因此,審計重點就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對信貸質量、會計業務、信息系統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進行監控。具體分以下幾個方面: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風險管理進行評審;信貸業務需要全過程風險監控;會計業務需要全面風險監控,主要針對近年來的幾起金融大案中多有私刻印鑒、印章、制造假金融票據現象的存在,要重點對會計業務的政策、制度、程序和重要憑證、印章、賬戶管理等進行審計,保證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覆蓋所有風險點,賬據、賬款、賬實、賬表等內外賬相符;對信息系統和金融創新情況要進行實時監控。
金融危機波及的范圍涉及到各行各業以及國家的宏觀經濟,它的起源,有貨幣政策和監管的原因,有美國消費模式的原因,甚至有國際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結構性問題的原因,但最終還是會歸結到銀行業在經營風險的過程中對風險管理的失控。這次金融危機在優化商業銀行資源配置、加強內部管理、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方面,對內部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在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中作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葛文平,鄭志元.金融危機下中國實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9,(7).
[2]李雷.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啟示[J].中國內部審計,2009,(6).
[3]葉麗萍.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啟示[J].河北企業,2009,(4).
[4]理查德·錢伯斯.全球金融危機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及變化[J].中國內部審計,2009,(12).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