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團化發展將是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大力發展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的過程中,影響集團化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戰略規劃能力,專業人才控制能力,學習與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優勢的構建能力等因素對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影響較大,從服務創新及構建品牌競爭優勢等方面切入,為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管理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經濟型酒店 集團 品牌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019-02
經濟型酒店在中國的發展不到十年時間,而這個行業以其獨特的價格優勢和高質量的服務速度在中國打開市場,成為高檔酒店強有力的替代品。目前中國經濟型酒店占酒店總量的10%~20 %,遠低于歐美國家平均60%~70%的水平,從長期看,經濟型酒店由于價格優勢,業務量受金融危機影響較星級酒店要小,反而會面臨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世界酒店業的發展歷程已經證明,集團化是酒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酒店集團化可以加強對投資、價格、質量、人才的控制,使投資者獲得最大回報,既形成規模經濟和資本、資金的實力,又有利于擴張,中國飯店應該充分發揮本土優勢,搶先開拓和占領經濟型酒店市場,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飯店集團。
一、中國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1.缺乏對酒店集團化發展的戰略規劃意識。很多經濟型酒店快速地擴張和膨脹,源于利潤誘惑,并沒有把集團化發展列入到戰略規劃之列。管理者們缺乏戰略規劃意識,對于一些投機者而言,其目標并不是長久的穩健經營,追求的是短期內的瘋狂擴張,當連鎖達到一定規模后,立即把品牌和網絡高價轉賣給其他投資者,或者以經濟型、連鎖、網絡的概念擇機海外上市,套取利潤。而只有少數酒店把集團化發展列入到戰略上如“如家”、錦江之星、莫泰等,從而出現了循環累積效應。
2.經濟型酒店的專業管理人才匱乏。中國培養的大部分酒店經理人都是為大酒店“訂做”的,專業的中小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很少。經濟型酒店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質量、低成本,而很多高星級酒店的優秀的管理人才拿不下架子而不愿做經濟型酒店,一般的人員雖然可以通過培訓達到要求,但缺乏后勁。在經濟型酒店的集團化過程中,對于專業素質的人才要求更高,使得集團化過程中出現了人才短缺現象。
3.中外經濟型酒店的正面交戰。很多外資酒店看重了中國的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的潛力,大舉進攻中國市場,而與外資集團相比,中國經濟型酒店在經營管理的經驗、資源調配能力、品牌建設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國的“如家”、錦江等利用本土化優勢,在數量和規模上超過外資酒店,但是在盈利能力上和管理能力還較有差距,中外經濟型酒店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4.缺乏核心競爭力。經濟型酒店要快速擴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照葫蘆畫瓢”,把一些成功的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做法照搬過來,基本都是采用控制成本方式,以優惠的價格來吸引對價格較為敏感的人群,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傾向,在大規模擴張的過程中由于過于追求規模化經營,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而品牌的建設能力也大大下降,沒有一個鮮明的品牌形象,使得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在酒店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二、影響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的因素
1.酒店集團化發展的戰略規劃能力。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的過程涉及了多方面的管理因素如人力資源管理,培訓選址,資本融合品牌和服務產品的創新等等因素,酒店的集團化戰略規劃能力在酒店集團化發展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把酒店的集團化發展看做一個系統過程,從系統的角度對酒店集團化發展進行管理,調動各個資源的協調配合,才能為以后集團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專業人才控制能力。由于經濟型酒店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而在酒店走集團化道路的過程中,能否及時的供應上酒店的專業管理及服務人員,將決定了酒店集團化的成敗。“如家”在人才控制和培養上有自己的一套,如家酒店管理學院高密度的培訓以及孫堅的草根會議,都形成了如家品牌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特色,為集團化發展打下了人才基礎。
3.酒店的學習與創新能力。在外資進入中國經濟型酒店,與中國酒店進行競爭的狀況下,中國酒店在相對落后的管理方式上,怎樣提高自己學習與創新能力決定了在集團化發展的過程中能否形成相對競爭優勢的關鍵。飯店是一個國際化、標準化特征較強的產業,先進實用的飯店模式會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怎樣學習并創新,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優勢與特色,是經濟型飯店集團化發展的立足點。
4.核心競爭優勢的構建能力。所謂的酒店核心競爭力是指一種在酒店內部經過了整合的技能和知識,是酒店內部關于如何協調服務流程和制度管理的匯總,是酒店在某一細分市場長期擁有競爭優勢的能力。經濟型酒店集團化過程中如何構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形成自己獨有的競爭優勢,是經濟型酒店集團化成功的關鍵。
三、實現中國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的對策
(一)構建集團化發展為核心的管理戰略
1.組建集團化核心管理團隊。中國經濟型酒店在進行集團化進程中,建立自己的集團化核心管理團隊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管理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在經濟型酒店集團化過程中承擔起資源協調,制定長遠的戰略計劃,對各個資源進行整合,該團隊必須就外部環境分析、行業結構分析、資源能力分析、競爭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控制等方面制訂全局性計劃。另外,還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以及酒店自身的發展制定動態的規劃。
2.確立酒店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及動態發展計劃。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管理合同,資產運營,租賃,特許經營,戰略聯盟等發展模式,在酒店的發展過程中,要根據酒店的整體發展戰略來選擇酒店的發展模式。因此,酒店集團要建立酒店的總體發展戰略,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各個分戰略,以形成系統化的戰略管理計劃。酒店的發展與旅游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而旅游業的發展會受外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酒店集團化發展過程中也要制定相應的動態計劃,以適應外部條件的變化以及各種發展機遇。
(二)建立激勵和培訓機制
1.塑造獨特的企業文化。一個特定的企業文化影響甚至決定著公司的業績。經濟型酒店企業文化建設對內能增加凝聚力,對外能增加吸引力;能有效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為增強飯店的核心能力提供人才支撐和組織保證。目前,經濟型酒店文化建設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重視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輕視核心文化建設。經濟型酒店的文化建設一定要緊緊抓住核心文化建設。
2.完善薪酬體系。薪酬體系的構建目標是:第一,吸引和留住對酒店發展有價值的人才;第二,激勵員工不斷開發自身潛能施展才華,服務企業,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的效果。“如家”的做法是:一方面,根據員工所從事崗位工作的價值、責任以及工作難度給員工支付報酬;另一方面,又根據每個員工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的不同,不同的工作業績,給企業帶來不同的價值和收益等,設置其收入。
3.完善培訓機制。由于經濟型酒店的分散經營和酒店行業的人員流動的特點,任何一個經濟型酒店的品牌在人員的培養和吸引上都需要從長遠考慮,經濟型酒店員工接受培訓的頻率和層次也應不低于高星級酒店,定期培訓制度和專業培訓機構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提升酒店的服務創新能力
服務是酒店的主要產品,經濟型酒店所有的產品都將伴隨服務出售,對酒店產品質量評價,取決于客人對服務的支配的酒店產品主觀感受。服務創新的主要策略是:第一,服務差異化策略。即開發、發展與同行業不同的服務提供應、差別形象等,如“一站式服務”、“目的地服務”,酒店的文化氛圍和形象、品牌氛圍等。第二,服務質量策略。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要超過競爭對手,除了服務差異外,還必須有高于對手的服務質量。
(四)構建以品牌建設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品牌是建立在酒店產品和服務之上的,體現酒店核心競爭力的標志,經濟型酒店發展到一定階段,產品,市場消費都比較成熟之后,經濟型酒店之間的競爭就轉化為品牌競爭,所以快速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并依據品牌實現網絡擴張,則是經濟型酒店在長期目標中成功的推動力。
創建經濟型酒店品牌一般經歷四個步驟:第一步,品牌規劃與調查的目標是觀念先導,充分準備,品牌診斷包括員工品牌教育,產品質量提升,飯店文化建設,資金人才準備,內外部環境評估等。第二步,品牌定位與設計,要求定位準確,個性鮮明,在選定市場空缺后進行品牌形象設計,包括個性形象,功能分析,外觀設計,內涵充實等。第三步,品牌營銷與管理,其目標是擴大知名度和美譽度,培育顧客忠誠度,發揮品牌效應。第四步,即品牌延伸與輸出,目的是形成品牌資本,發展飯店集團,主要內容包括完善核心品牌,壯大飯店實力,管理人才培養,特許經營輸出,委托管理輸出等,以實現經濟型飯店的集團化進程。
參考文獻:
[1]樊永恒.如家一樣的酒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36-37.
[2]馮冬明.經濟型酒店:發展·問題·策略[J].旅游學刊,2006,(7):58-62.
[3]趙小蕓.基于SCP范式的中國經濟型酒店產業組織演進研究[J].旅游學刊,2007,(9):29-34.
[4]侯國林,李金生,卞顯紅.論中國經濟型飯店品牌建設的模式與方法[J].商業經濟與研究,2005,(4):40-44.
[5]侯國林,李金生,卞顯紅.論中國經濟型酒店集團化的模式與對策[J].商業研究,2005,(20):151-154.
[6]沈涵.經濟型酒店的產品創新與市場細分[J].旅游學刊,2007,(10):40-43.
[7]胡林,張偉強.經濟型酒店核心競爭力的分析研究[J].行業探討,2006,(4):89-93.
[8]甑紅線.中國經濟型飯店的發展對策[J].商業研究,2005,(22):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