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必然選擇。目前,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現狀并不容樂觀,主要存在認識不到位,重形式、輕實效,基本建設落后等問題。要改進政治課實踐教學,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學基地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加強課程設計。
關鍵詞: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軍隊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298-02
政治理論教育是軍隊院校學員綜合素質教育的核心,提高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是政治教員的首要責任。理論聯系實際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進行教學的根本方法。軍委和總部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若干規定》中明確指出:要深化實踐教學,規范實踐課程教學,做到有實施計劃、有活動主題、有考核要求、有保障方案。所以要加強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使政治理論課在軍隊院校學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就必須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加強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必然選擇
(一)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由認識的根本目的決定的
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么,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要想實現認識的根本目的,必須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首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學員從課堂中學習了理論知識,但尚停留在抽象的理性認識階段,唯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真正認識其本質、規律,真正從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獲得正確的知識。其次,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理論本身不能成為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規范、科學、系統的社會實踐既可以檢驗理論知識,又可以幫助學員構建正確的理論體系,樹立獨立的思維品格。最后,理論的發展離不開實踐。通過實踐的檢驗,可以發現理性認識的不足,糾正理性認識的偏差,使理性認識不斷地得到修正、補充和完善。
(二)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政治理論教育的根本原則
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理論教育是實踐教育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現實化和具體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面向社會現實對學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課堂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課堂理論教學真正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培養學員正確的政治方向、扎實的理論素養、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高雅的審美情趣。實現這些教育目標既需要理論引導,又需要實踐鍛煉;既需要熏陶感染,又需要比較鑒別,既需要集體教育,又需要個別指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實效,最終要靠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效結合。
(三)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培養新型合格軍事人才的有效途徑
軍隊院校以培養新型合格軍事人才為己任。江澤民同志指出,新型軍事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全面素質、復合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要加強實踐性內容的學習,強化實踐性教學,根據任職需要,把基礎與應用、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政治理論課教學絕不是讓學員去背誦原理、應付考試,而是要讓學員真正接受和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使他們具有敏銳的政治鑒別能力,較強的管理組訓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不能局限于學院式的說教,而要結合學員的能力素質提高進行實踐教學,使其有機會把理論運用到與專業相關的感性實踐中,把普遍原理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
二、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
所謂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就是把理論與實際、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研究緊密結合起來的,培養學員聯系實際思考問題、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的總和。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目前多數院校政治課實踐性教學的效果并非想象的那么好。
(一)對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偏差
政治理論課是對軍校學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其中的實踐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但很多同志對此認識不夠深刻。隨著多數院校由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轉型,一些領導很支持專業課的實踐教學,對政治課的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從教學計劃、財力、人力、物力上缺少足夠支持,上級機關檢查了,就突擊一下,不檢查,就聽之任之;作為教員,有的同志也存在重課堂、輕課外,重理論、輕實踐,重說教、輕養成,重教化、輕內化的現象,把實踐教學看做是出力不討好的事。
(二)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一般院校所采用的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如下幾種形式:一是假期社會調查,二是建立政治教育實踐基地,三是教學錄像、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參觀展覽、撰寫課程論文等可以在校內開展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但形式僅僅是形式,有的院校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形式上可以說是豐富多彩,花樣不斷翻新,但究竟實際效果如何,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對學員能力有多大提高,卻未能予以更多的關注和認真的考評。
(三)基本建設落后,缺乏長效機制
此處的基本建設包括教員隊伍和管理保障兩個方面。目前院校的政治教員特別是青年教員學歷普遍較高,但多數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有部隊任職經歷的少,有豐富社會閱歷的少,而教員要想上好實踐教學課,除了必備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技巧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這些都亟待加強。從管理保障上看,實踐教學缺乏規范的教學文件,教學過程五花八門,無論是時間安排還是內容選擇,都由教員自由發揮,整個過程缺乏科學性、嚴肅性和規范性。
三、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途徑
要真正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還必須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使之趨于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教員的水平和能力,直接決定了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能來源于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作為教員,不能閉門造車,要善于抓住機會,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加強自我鍛煉;作為院校,要為教員創造條件,組織教員進行社會調查,全面貼近社會、了解社會,達到開闊視野、更新觀念的目的,還可以加強教員崗位培訓,定期開展實踐教學經驗交流和總結活動。
(二)加強教學基地建設
院校應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及學員狀況與駐地企事業單位、城市社區、農村開展廣泛合作,按照“命名掛牌、共建合作、示范建設、雙向受益”的原則,建設一批以經濟社會發展典型、優秀文化遺址、博物館、紀念館、革命舊址等為依托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以城市社區、農村、殘疾人聯合會、救助站、福利院等為依托的社會服務基地,以圖書館、博物館、文聯、藝術家協會等為依托的素質教育基地。同時,充分發揮專業課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將專業實踐教學與政治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節約教學資源。
(三)加強制度建設
課堂教學是學員學習的主要和基本的學習形式,而實踐教學又要安排相對充裕的時間,兩者在安排上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必須提出實踐教學環節的具體要求,擬訂關于實踐教學的規章制度,對實踐教學環節的工作量核算、成果評價標準、成績的考核辦法、經費來源、人員安排、部門協調以及教學目的都做出明確的規定,制定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指南,使之制度化、規范化。
(四)加強課程設計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實踐教學能否有效開展,課程設計本身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設計要把握的原則是: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為要點,以能力為歸宿。從內容上講,可以將實踐教學區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課內實踐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和情景模擬的方式實現。案例教學需要教員在課下準備富有教育意義的,針對性強的案例交由學員預習,上課時教員對所選案例提出問題,并和學員共同討論,要求學員運用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論證,提出自己的觀點。情景模擬形式比較靈活,可采用模擬法庭、模擬記者招待會等方式進行。課外實踐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參觀見習,除此之外還可結合假期進行社會調查,利用軍人身份做好黨的政策的宣傳員,由教員帶隊定期到農村組織政策、法律咨詢活動等,以鍛煉學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申曉若.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實踐環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2).
[2]劉世華,吳紹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局限及對策論析[J].教學與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