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聯儲啟動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和各國競相壓低本國匯率的外部情況下,中國和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被推到了漩渦中心。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打破了2005年“匯改”以來兌美元最長的連續升值紀錄。將人民幣升值問題置于后金融危機時期的背景下,分析了人民幣持續升值原因和對我國經濟影響,并對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走出“無技術工業化”的陷阱、實現工業化的策略,以期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
關鍵詞:后危機時期;人民幣升值;匯率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7-0093-02
自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中國的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在全球經濟尚未完全復蘇之際,發達國家和眾多發展中國家,都不約而同選擇采用了一種相同的自救方式,令本國貨幣貶值,使“貨幣戰爭”愈演愈烈,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不斷創出2005年我國匯率改革以來的新高,承受著巨大升值壓力。
一、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分析
1994年的人民幣匯率并軌,開啟以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2005年7月央行提出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再到2010年6月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在匯改之路不斷前行,人民幣匯率也屢創新高,中國經濟和國力也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這樣的現象,其中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中國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經濟高速增長是導致人民幣升值的最根本的因素。因為從貨幣和匯率的本質來分析,決定匯率的基礎應該是兩國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即一國貨幣的對內價值是決定其對外價值的基礎。從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30年來GDP的平均增長率為9.92%,單位人民幣所代表的實質產品價值,即人民幣在中國國內的購買力大大提高。同時,在我國經濟增長率保持持續穩定高位的情況下,一方面,會增加市場上參與者對持有人民幣的信心;另一方面,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會給投資者較高的回報率,從而吸引外資,促使本國匯率上升。
(二)中國國際收支的持續雙順差
國際收支雙順差也是目前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94年以來,我國經常項目一直呈持續較快增長的趨勢。經常項目的順差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外匯儲備的同時,也成為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的動因之一。從中長期趨勢來看,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該國外匯收入大于外匯支出,從而導致外匯供大于求,致使外匯價格下跌,本國貨幣價格上漲。
(三)本外幣利差的擴大
利率是金融市場上資金的價格,國際間利率的差距將引起短期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一國利率高于他國,將引起國際資本流入,由此改善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提高該國貨幣匯率。自2010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上調基準利率的同時,美聯儲的降息及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使得中美利率差進一步擴大,本外幣利差的擴大使國際資本流入增加,通過資本與金融賬戶提高本國貨幣匯率,從而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四)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不斷加強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再加上美元匯價的大幅度下跌,使人民幣產生了一定的升值預期。一般而言,如果一國貨幣存在升值預期,國際流動資本將大量涌入該國,更多的外資流入將推動該國貨幣的升值。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外資正紛紛以正常或不正常的渠道進入我國,又進一步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因素,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也將長期化。
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分析
關于人民幣問題的探討,最重要的是對其影響效應的分析,正確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利弊才能為有效應對解決人民幣升值問題提供可靠基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經濟帶來的影響既有利又有弊:
(一)有利影響
1.有利于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人民幣匯率多年來保持比較低的水平,確實是我國擴大出口貿易的一種有利工具,它等同于低價外銷,成為我國以往鼓勵出口政策的主要“法寶”。長期以來,偏重出口創匯的指導思路一直支配著我國外貿領域的政策和運作,造成了我國現今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外需拉動。但是過高的外貿依存度不利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因而,人民幣升值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過高的出口增長,降低我國經濟增長的外貿依存度,使我國的GDP增長更加良性化、穩定化。
2.有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于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3.有利于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
我國人口眾多、能源匱乏。目前,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造紙、鋼鐵、石化、航空、交通、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我國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在進口環節支付的費用也會有所降低,進而改善相關行業的盈利狀況,這對我國經濟建設是一個重大利好。同時,人民幣的升值,將使老百姓分享更便宜的出國留學或旅行,以及進口車、珠寶、手表、電子產品等高檔消費品,這對上述高檔消費品的進口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4.有利于緩解國際社會壓力
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政治問題。自2002年以來,國際社會就一直對中國施壓,呼吁采取更具彈性的匯率機制。因此,人民幣一定程度上的升值也將有助于減輕國外輿論對我國匯率、經濟貿易政策的非難,減少同歐美國家的貿易摩擦及國外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從而創造一個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
5.有利于國內企業的對外投資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量企業走出國門,實現跨國經營,是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升值,使得以相同的人民幣表示的投資額可以兌換更多的外幣,相對減少了投資成本,使得國內企業更易于向海外發展。
(二)不利影響
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過大,或時機把握不當,又將會帶來五大弊端:
1.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盡管近幾年來我國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有所增加,但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主要的出口產品。而人民幣升值會將那些主要依靠貶值、降價、廉價出口國內資源和產品的企業從市場競爭中淘汰。
2.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
目前,外資企業在各個領域正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進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后,使外商投資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外商投資的積極性。
3.加大國內就業壓力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4.不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
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不斷加強,國際游資和熱錢會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進入我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從而導致金融市場的風險性加大,并隨著外資涌入推動資產價格上漲,其產生的“財富效應”將引起國內其他產品價格的上漲,使我國目前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也將進一步加大。
5.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
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8 473.38億美元,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又將面臨縮水的威脅。
從我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目前人民幣的被動升值,令我國出口回升受阻,我們應該從被動升值的背景下學會主動調整,促使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主動地進行生產結構調整,改變目前主要依靠外貿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 從而保證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的發展。
三、結論
從目前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匯率制度,不管是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還是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從根本上都不能徹底解決好人民幣匯率問題。
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及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匯率以及輸入性通脹問題,將會影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我國現階段“無技術工業化”的發展路線,目前主要表現為中國經濟對發達國家和技術的雙重依賴。“無技術工業化”造成的內需不足以及資源和市場的瓶頸,本身就醞釀著內生型的經濟危機,并隨著外部危機的輸入被進一步放大,從而使高速經濟增長難以持續。中國要解決人民幣匯率、消減過多的外匯儲備、減少貿易摩擦等系列問題,并由此徹底擺脫在中美關系以及國際政治中的被動局面。必須走出“無技術工業化”的陷阱,早日實現工業化,改變對國際體系的片面依附,造就國民的普遍富裕和中產階級化,以及穩定和強勁的消費,支持中國經濟的自我循環。如此,人民幣不僅將完全實現自由兌換,而且有望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好人民幣匯率問題。
參考文獻:
[1] 孫連錚.國際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Paul Krugman,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Sixth Edition)[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 黃有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利大于弊[J].國際經濟評論,2004,(12):43-44.
[4] 趙志君.中美經濟的結構性矛盾與匯率之爭[J].中國發展觀察,2010,(5):16-18.
[5] 楊雪瑩.對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影響和對策的思考[J].商業文化,2009,(8):56.
[6] 何瀾靜.淺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09,(10)下:144.
[7] 葛麗娜,張原生.淺析人民幣升值所面臨的壓力及策略[J].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院刊 ,2007,(3):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