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群眾基礎深厚,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云南省民族地區中學開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的意義、可行性進行探討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建議,以期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推廣,同時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云南省;少數民族;體育課;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6-0284-0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范圍廣泛,融健身、娛樂為一體,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在中學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創新中學課程內容、豐富校園文化、弘揚和傳播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有效途徑。
一、在云南民族地區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具有重要意義
1.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內容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成分最多的云南,民族體育更是以它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成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中一塊瑰寶。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習俗風情,不僅是少數民族人民強身健體的重要方式,也為加強民族團結,活躍文化生活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的方式,但隨著近代體育的快速推進,在競技體育全球化大潮的沖擊下,一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日漸衰微,甚至有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瀕臨失傳。挑選一些適于開展的項目納入中學體育教育,能夠為這些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搭建更好的發展平臺,使之具有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得以發揚和傳承。
2.豐富中學體育課體系,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目前很多中學開展體育課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很多學生存在厭惡體育課的情緒,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借故請假較多,完成任務勉強,考核只要求及格,沒有喜愛的活動項目等情況非常普遍。將少數民族體育融入到中學體育教學中,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以現代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除了可以學習競技運動項目相關知識外,還可以學習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這對于學生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都是有益的。同時,對于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熱愛體育運動、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終身鍛煉的體育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增進民族文化的交流,促進民族團結。在中學開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選項課程,廣泛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在課堂上、運動中獲得無私的友誼,達到促進民主團結的作用。
二、在云南省民族地區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切實可行
1.云南豐富的少數民族體育資源為開設體育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云南是全國民族傳統體育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各少數民族在不同的發展演變中,造就了特有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從云南民族民間發掘、整理出來的傳統體育項目多達300多項,每一種都擁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為少數民族體育走進中學體育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優勢。另外,云南省中學中的很多學生是少數民族或是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對很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曾耳聞目睹或親身體驗,由此,我們在民族地區中學開展這些項目是貼近了學生生活經驗和環境,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使得在云南中學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在云南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成本較低,易于實施。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技術難度不大,大多數項目對場地、設施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活動方式簡便易行,老少皆宜,不是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因此開展起來成本較低。目前,很多云南的少數民族統體育項目具備了開發成為學校體育課程的條件,一些中學也具有較好的場地和設施,也有了一定數量的師資,這為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提供了技術保障。
三、在云南省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的實施建議
(一)開設選項課的體育項目選擇
云南省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種類豐富,項目繁多,按其功能特點,可以劃分為競技型項目、游戲娛樂型項目、健身型項目等三個類別。以下選擇部分適合開發成體育課程的項目作簡單介紹。
1.競技型項目。摔跤。摔跤在云南有彝族、哈尼族、蒙古族等都有開展,形式和規則略有不同。現以昭通地區的預備式摔跤為例。一種是拔腰式:賽場劃圈為界,雙方在對抗前先相互抱住對方的腰部或相互側身反抱住對方的腰后(預備姿式)開始,待裁判發令開始比賽,對抗雙方的任何一方,以將另一方拔或抱起,并使其雙腳離地為勝,通常以“三打兩勝”定輸贏。另一種是單手單腳式:雙方在對抗前先側身并排,相互用手摟住對方的肩,腳相互纏住后(預備姿式),待裁判發出口令后即開始摔跤,對抗雙方的任何一方將其對方摔倒按翻在地翻不起身為勝。對抗中擁抱相勾住對方的手腳不能隨意松開,否則視為犯規。
2.游戲型項目。賴地。“賴地”意即“玩游戲”。此項目在傈僳族盛行,曾是青年男女社交活動的方式之一。游戲方法:在地上畫數條線,間隔3米~4米,寬約5米,每條線上有一人把守。參加者逐個從防線上跑過,以奔跑、急停、避讓、躲閃等方法不讓防守人抱住。防守者不能離開線,跑方沖過設防最后一條線為勝。雙方可互換攻、守,以跑(攻)過人次多少定勝負。
3.健身型項目。健身型項目主要有武術類和體育舞蹈類,在云南各少數民族中存在較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幾種或十幾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運動項目。以下簡要介紹幾種:(1)傣拳。傣族拳有單練、對練和集體演練。拳類有: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式四門拳、破四門、四門轉身拳、平行拳、跳拳等。其中象形拳有:白象舞拳、孔雀拳、象牙拳、虎拳、貓拳、打狗拳等。傣族拳術具有固定的形式,德宏一帶的四門拳,行走路線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起式后,馬步搶球、側端沖拳、右轉身沖拳、左上步沖拳、退步連環兩拳,轉身下砸側踢接著又連環三拳,轉左右手下砸。如從東開始練,然后到南,到西,到北,最后回到原位收式。拳術招式不多,多重復動作。傣拳拳架突高突低,步法以弓步、馬步、跪步為主,腿法較少,并多用低腿,手型以掌、拳、空心拳為主。(2)煙盒舞。煙盒舞原是彝族支系尼蘇潑的一種群眾性民間舞蹈,煙盒舞分大煙盒舞和小煙盒舞兩種,大煙盒舞又唱又跳,動作難度要大些;小煙盒舞一般只跳不唱,動作相對要簡易些。煙盒舞有兩步、兩半步、四步、六步、八步、十二步、十四步等一百多種。有扭麻花、解疙瘩、攉小魚、搓索子、鷺鷥蹬腳富有民族特色的動作。動作節奏舒緩,簡單易學。
(二)少數民族體育課程師資的配備與教材的規范
1.師資的配備。開設少數民族體育選修課程,最為缺乏的條件是師資。在云南省已經有幾位專門的研究少數民族體育的知名教師,但還遠遠沒有形成一直專業的、穩定的人才隊伍。因此,開設少數民族體育選修課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研究和教師的培養。首先,在有條件的學校建立少數民族體育師資培養基地。如在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開設本科專業或者短期班、進修班。其次,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收集、整理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再運用教育學、生理學、體育學的理論加以改造,選出適合開設選項課的體育項目。
2.教材的規范。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在現有條件下,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學校體育教學,使之成為云南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這就要求不僅要有專業、穩定的師資隊伍,還要有科學、規范的教材。
目前云南省還沒有少數民族體育專門教材。教師對少數民族體育的起源、技術、活動形式、器具和規格制造方法都不甚了解,導致教學的系統性、科學性下降,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個別學校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在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技術、方法進行系統整理、研究的基礎上,編寫出適合民族地區發展要求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合理安排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時數,促進教學的規范性、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楊忠,等.南疆中學體育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相結合的可行性研究[J].喀什師范學院學院學報,2009,(5).
[2]王學文.新疆維吾爾族部分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學體育教育實施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9:1.
[3]曹紹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中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6:5.
A Research on Minority Sports Courses in Middle Schools in Yunnan Minority Areas
ZHOU Zong-hui,GUO Jun
(Zhaotong Normal College a.P.E.Department;b.Politic and History P.E.Department,Zhaotong 657000,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in Yunnan have a ride range of forms and mass bases,and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stated its significance,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in the hope of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and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Yunnan Province;minority;sports courses;middle schools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