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知識更新速度加快,針對如何提高圖書情報人員的素質展開論述,提出圖書情報人員要樹立信息前沿觀念、版權保護觀念和團結協作觀念。
關鍵詞:圖書情報;素質;版權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6-0190-02
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界的主要矛盾,是讀者日益增長的信息知識需求與圖書館的信息知識提供能力相對落后之間的矛盾,圖書情報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和服務觀念的更新是這一矛盾的主要因素。作為知識和文獻的珍藏所、集散地和輻射源的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使自身成為未來社會公共信息的樞紐和中心,更好地為整個社會的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成為圖書館如今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圖書資料工作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級圖書館十分重視圖書文獻資源的建設和服務,并朝著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但部分圖書情報人員的思想觀念仍然處于計劃經濟的舊格局中,認為憑借傳統的“一支筆,一張卡片,再加臺電腦”就能為讀者服務,這顯然適應不了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因此,為了使圖書資料工作趕上知識經濟時代快速發展的步伐,只有加強圖書情報人員的自身素質提升和服務觀念的更新,切實有效地提高服務水平,才能進一步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一、圖書情報人員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信息和知識高速發展的時代,是一個社會全面知識化、人類學習終身化的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有關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人類的新發現超過了過去二千年的總和,我們今天所用的全部知識將只占2050年所用知識的1%。專家推算,科學知識在19世紀每五十年增長1倍,20世紀中葉每十年增長1倍,20世紀70年代每五年增長1倍,現在是每三年增長1倍。
圖書館作為為人類補充知識養料的必備之地,必須同時具備高水準的圖書情報工作人員,只有這樣才能為公眾獲取必備知識提供良好的環境。知識形態的信息化使圖書資料工作的概念、內容和服務方式將會發生根本性變革,圖書資料工作必然沿著自動化—電子化—網絡化的道路發展,同時對圖書情報人員的知識水平、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視和加強圖書資料人員的素質教育,是關系到圖書資料事業在知識經濟環境下能否繼續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圖書情報人員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
1.培養高尚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服務,政治思想素質是圖書情報人員整體素質的核心,是其整體素質結構中帶有導向性的部分,決定了圖書情報人員其他各項素質的根本指向,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圖書情報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是其政治思想素質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崗位上的直接表現,它要求圖書資料人員培養愛崗敬業的崇高品質。圖書資料工作崗位本身決定了工作人員的業績不可能像一線工作人員的勞動果實那么顯而易見和容易被人承認。所以這就更加需要圖書資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樹立公而忘私的服務意識,不計個人得失,甘愿默默無聞的為別人服務。
2.培養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在激勵的社會競爭中,機械化、自動化的廣泛應用,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結合,這就對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圖書管理人員受分區大開架的工作環境影響,難免出現單個人長時間從事單一的圖書排序、上架或長時間獨自思考或獨處的情況,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減弱,語言表達能力也會略顯退化,因此,要加強身體鍛煉,并及時調節心理狀態。
3.牢固的專業技能和全面的基礎文化知識。圖書館、資料室是專業性較強的機構,對于大部分圖書資料員來說,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圖書資料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是做好圖書管理工作的基礎,是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前提。在知識爆炸、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綜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也應運而生,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互滲透,圖書資料人員必須具備牢固的專業技能和全面的基礎文化知識。
4.提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水平。在學術國際化、知識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環境中,圖書情報人員還應努力掌握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外語知識,快速地了解、選擇和獲取信息資源,就能得心應手,有利于圖書館工作的順利開展,就有條件為讀者提供知識性、學術性均較強的優質服務。在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運用能力已成為人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有效地管理好圖書館,更加依附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因而熟悉電腦操作也是圖書情報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二、圖書情報人員要樹立“三種觀念”
在新媒體發展方面中國并不比發達國家落后,像手機、網絡等新媒體技術水平已經與發達國家相接近。2007年,國家先后公布了“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這三個重要的國家規劃中,都把數字出版技術、數字化的出版、印刷、復制和發展新媒體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
同時,中國圖書資料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迅猛發展,先后出現了諸如超星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電子圖書館、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數據庫、CNKI期刊數據庫等。為應對圖書資料工作現代化的空前發展,圖書情報人員應當樹立三種觀念,即信息前沿觀念、版權保護觀念和團結協作觀念。
1.信息前沿觀念。要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和較高的信息敏感度,信息作為第一資源,決定人們現實實踐活動的成敗與勝負。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人們更崇尚開拓和創造精神,也更能容納特色和個性。積極的、敏銳的、快速的、全方位的反應力更能適應現實需要。
從圖書資料工作人員來說,則往往認為只要做好編目、分類、借閱等日常工作就行了,圖書情報工作在瀚如煙海的信息中如何擷取最新、最有價值的信息為本部門、乃至為社會公眾服務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責任問題。因此,圖書情報工作人員,必須樹立信息的前沿觀念,重視圖書資料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使圖書資料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要樹立版權保護觀念。對于圖書資料人員,提高法律意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僅要熟悉中國的《著作權法》,也要熟悉和遵守加入WTO后,世界貿易組織的《知識產權協議》等一系列國際公約。
《知識產權協議》是世貿組織規則中與《多邊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并列的支柱性法律文件,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最廣、保護水準最高、保護力度最大、制約力最強的一個國際公約,是名副其實的“經濟聯合國保護知識產權憲章”。2001年11月,中國加入WTO后,對《著作權法》作了修改,但是與《知識產權協議》相比,還存在一些差異。比如,二者對“作者”的界定是不同的。《知識產權協議》中的“作者”只能是“國民”,而中國《著作權法》中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都可成為“作者”。另外,《知識產權協議》只保護著作的財產權而不保護其精神權利,這些精神權利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新的版權法對“合理使用”的范圍正在縮小,再加上國民版權意識的日益增強,版權問題將是數字資源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前,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中,自建數據庫、特色文獻數據庫、網上資源數據庫、互動式教學資源數據庫、多媒體娛樂資源數據庫等的建設無一不涉及到版權問題。但個別圖書情報人員的版權意識還不是很高,有些圖書館根本就沒有采取任何的保護措施,一旦作者將其訴諸法律,圖書館將會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可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和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圖書資料工作人員應樹立法律意識,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依法行事,以免因“法盲”而引起不必要的“官司”,甚至經濟損失。
3.要有團結協作觀念。大眾對全球經濟一體化比較熟悉,但圖書情報工作的協作意識相對比較薄弱,資源共享方式的形成是建立在網絡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和時代需求。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圖書館、資料室限于本身現有的實力和經濟條件,要在網絡平臺上實現這種虛擬環境下的資源共享還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基礎性的協作,如聯機聯合編目、館際互借、目錄共享或者是某一方面的合作開發等,形式上可以多樣化,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學校圖書館、縣鄉級公共圖書館、企業圖書館等基層圖書館完全可以聯合互動,努力實現資源共享,以求得共同發展。
建立聯合協作關系,可以實現文獻資源、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管理理念、集體攻關等方面的雙向甚至是多向共贏。聯機聯合編目是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信息加工效率和加快信息傳遞的最佳方式。聯機聯合編目技術已經成熟,如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開發的集中式聯機聯合編目系統就是一種適合共享的解決方案,只要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政府積極參與協調、規劃,圖書資料工作的資源共享目標就會得以實現。
三、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對圖書情報人員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在迎接挑戰中,只有轉變觀念,端正思想,采取多種途徑,才能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綜合素質,促使圖書管理員不斷提高、豐富自身的學識,更新知識和專業技能,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成為信息時代圖書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圖書資料工作是中國圖書文化市場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面對客觀的大環境,調整工作思路,沖破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樹立以上“三種觀念”,圖書資料工作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在眾多的信息傳遞服務機構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薇.知識經濟時代提高圖書資料人員素質的路徑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4):161-162.
[2]任湘,袁冬.論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5):45-46.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