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競爭的實質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員工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有效的培訓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而中國的中小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中小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存在,只有做好員工的培訓,才能持續發展,才能具有競爭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員工培訓;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42-02
引言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企業或事業唯一真正的資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 這充分說明了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員工培訓作為經營人力資本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員工培訓,并逐步加大了投入。然而,由于諸多原因,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由于在短時間內,員工培訓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特別是對于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往往“遠水解不了近渴”,因而一直被一些企業忽視,尤其是中小企業。但是,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員工的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一、中小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分析
1.管理者觀念上存在誤區。目前,中國大多數中小企業處于從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過渡的階段。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依然把人當做成本而不是資本來對待,認為培訓是一項成本昂貴且得不償失的活動,因此只用人而不育人。據調查,只有10%的管理人員認為培訓很重要,35%認為沒有用,55%認為有一定作用。企業不重視員工培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1)員工培訓其實就是一項長期的人力資本投資,它帶來的效益短期內無法顯現出來;從而造成管理者不能清晰認識到員工培訓的重要性,認為員工培訓只是增加成本、增加企業負擔,拒絕員工培訓。(2)員工培訓成本比較大。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所限,一般來說資金是不充足的。所以,員工培訓超出了中小企業的承受能力,進而無力進行員工培訓。(3)企業機制不健全,不能留住優秀人才,進而企業高層擔憂被培訓的員工會流失,增加人才流失的風險。
2.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不合理。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員工培訓的認識還存在偏差。許多中小企業只把新員工作為培訓的對象,而忽略在崗多年的老職工。因為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培訓是為了幫助新員工盡快適應新崗位,盡快投入到工作中;而老員工已經熟知崗位,技能也比較熟練了,不再需培訓。這種觀點忽略了老員工對知識與技能更新的需求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另外,有的中小企業比較重視中低層領導以及基層員工的培訓,卻忽視了對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培訓出很多的優秀員工,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在不斷的提高,而企業高層的素質并沒有變化或者提高的速度比較慢。這種矛盾逐漸變成企業領導和優秀員工之間的沖突,甚至會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
而且一些中小企業員工培訓的目標是模糊的,內容是隨意的。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制訂培訓計劃時,忽視了培訓需求分析和調研,隨意性比較大,只憑管理者自己的經驗和主觀判斷來確定培訓內容以及培訓形式。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根本不了解員工真正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哪種培訓會對員工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工作有實質性的幫助,以及能夠真正給企業帶來效益。現在許多中小企業所做的員工培訓并不能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終,企業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收到的效果卻是甚微,有時還可能被員工誤解或抱怨。
3.制度不完善。雖然,中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逐漸重視了員工培訓,并且確實有所投人;但并沒有形成規范的科學的培訓制度,如培訓計劃、培訓考核方法、跟蹤評價等制度往往被許多的中小企業忽視。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員工培訓還停留在結束即完事的的階段,有些中小企業也只是通過書面考試來了解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其實,這只是最簡單的培訓評估辦法。這樣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培訓評估的目的是檢驗員工培訓的效果如何,是對員工培訓的一種評價,并且可以促進員工培訓的順利開展。如果只是浮于表面,不重視員工培訓后成果的轉化,那么員工培訓就失去了其意義,員工培訓就真的變成了只增加經營成本而不能得到任何收益的投資。
二、有關中小企業員工培訓的對策建議
1.轉變培訓觀念,注重員工培訓。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真正從思想上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只有中小企業管理者把員工培訓的觀念完全的固化為自己的思想,才能使培訓收到良好的效果。培訓的確是要有一定的成本支出,是一項長期的人力資本投資;但并不是得不償失的活動,企業的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提高都依賴于人才,人才的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培訓和教育。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來重視和強調員工的培訓和教育。中小企業如果想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強大企業,就一定要樹立“培訓是企業發展戰略必須”的觀念,把員工培訓工作納入到企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中,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來考慮,高度重視并給予人、財、物的支持。即使員工已經掌握了基本技能,也要根據員工的需求和職業發展前景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對員工進行適當的培訓。培訓其實也是一種激勵措施,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能夠讓員工看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從而可以留住優秀的人才,還可以吸引新員工的加入,這非常利于企業的發展。但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也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規避優秀人才的流失,降低人才流失風險。
2.合理選取培訓對象,制定科學的培訓內容。中小企業在進行員工培訓之前,首先要明確對誰進行培訓,為什么進行培訓,培訓什么。然后再區分所要培訓的課程是知識方面的、態度方面的、還是技能方面的;并且要進行員工需求分析和企業未來發展戰略規劃。一定要充分考慮受訓員工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學習要求、崗位技能與實際工作要求的差距、學習能力和狀態等等。同時培訓內容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培訓需求分析和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與員工自身的職業規劃、企業短期的崗位需求緊密聯系,盡可能貼近員工個人需求,從員工歡迎的方式、需要的內容、與工作的結合度方面設計培訓課程。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服務。并且對不同崗位和不同職務的員工應該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以及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進行培訓。
3.完善培訓制度,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中小企業要做好員工培訓工作,就要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現代企業培訓制度。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培訓制度,就是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運作相適應的培訓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各項管理制度。首先,企業要制定有效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的具體要求和具體內容,以及培訓的方式和培訓對象的選取等。其次,要確定考核制度,每次培訓后,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要有適宜的考核方法。對于培訓活動的考核,目的在于確定本次培訓活動是否已經達到了培訓所要求的既定目標。并且還可以促進培訓成果的轉化,以至培訓活動不會變成“虎頭蛇尾”。另外,要建立跟蹤評價系統。員工培訓應該成為中小企業培養與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要及時地做好員工培訓后的反饋與總結工作,為以后繼續開展培訓活動提供參考和依據。
結束語
從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角度來看,由于企業所處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組織戰略目標也要隨之改變,所以中小企業需要不斷對員工進行培訓,從而增強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生存發展能力。從員工自身發展的角度而言,員工培訓可以充分發掘員工的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員工培訓是企業提高員工素質和能力,獲取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更應重視員工的培訓和教育,這樣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從而為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愛軍,謝守祥.中小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決策管理,2007,(11).
[2]吳小妹.中小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科技,2007,(8X).
[3]王運豐,劉明杞.中國中小民營企業的員工培訓分析[J].市場周刊,2009,(9).
[4]李敏,于葵.關于企業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9,(10).
Study of the Training of SME Employees
ZHANG Chang-yu,SUN Gong-she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Modern society is a highly competitive society,the real competi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Staf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effective training 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Our staff training in SMEs have a series of problems.SMEs are significant presences of society,only do a good at staff training,enterprise c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can be competitive.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taff training ;competitiveness[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