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畫筆在歐美有著廣大的市場,學生自小學開始就普遍使用,良好的藝術氛圍使更多的人一直保持著繪畫的愛好和習慣。國外市場對畫筆的需求量很大。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國內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中國是畫筆制造大國,出口量占世界總銷量2/3以上。但作為傳統手工工藝產品,畫筆制作的工藝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傳統工藝進行改造,達到提升產品檔次、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科技;傳統工藝;畫筆制作
中圖分類號:J20-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256-03
中國的畫筆制造行業,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技術裝備不斷更新,品種產量大幅增長,以及產品質量逐步提高,中國生產的畫筆類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消費市場,還遠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客觀的分析,就目前來說,中國成為世界制筆大國也僅就制筆生產的數量而言。2008年中國出口各類畫筆12.17億支,出口創匯僅7 615萬美元,平均每支筆的出口價僅為0.063美元。由此可見,中國的畫筆類產品檔次低到何等程度。中國出口這么多的畫筆類產品,但在國際市場上卻沒有一只響當當的中國制筆品牌,因此,改造中國的傳統的畫筆制造業及其生產工藝已迫在眉睫。
一、畫筆及其制作工藝簡介
畫筆是一種專用繪畫工具,一般筆桿多為木制,筆毛為豬鬃,也有少數狼毫和化纖的。得心應手的畫筆,能給藝術家的工作帶來情趣,也是廣大中小學生學習繪畫藝術以及家庭主婦和各類藝術愛好者休閑娛樂的重要工具。
(一)畫筆形狀及功能
1.圓形畫筆:最古老的一種畫筆。它有一個鈍的筆尖,可用來制造較圓潤柔和的筆觸;小號圓形畫筆可用來勾線,側鋒使用能出現大面積的模糊的色暈,也可用于點彩技法。
2.平頭畫筆:扁身平頭畫筆直到19世紀才出現。用于制造寬闊、拖掃式的筆觸;可用平頭側邊畫出粗糙的線條;轉動筆身進行拖掃式用筆,可出現粗細不均的筆觸。
3.榛形畫筆:扁身圓頭,又叫“貓舌筆”。兼有圓頭、扁平兩種畫筆的特性,但難以控制。在表現曲線狀的筆觸時,它是一種更優雅、更流暢的畫筆。
4.扇形畫筆:屬于新型特制畫筆,筆毛稀疏,呈扁平的扇狀。用于濕畫法中的輕掃與刷,或柔化過于分明的輪廓。喜歡薄畫法的畫家常使用這種畫筆。使用扇形筆揉色時,必須保持清潔,否則會妨礙它的靈巧性。
(二)畫筆型號與材質
畫筆型號與用途的關系最為明確。大型號畫筆通常用于制作大筆觸肌理和鋪大色塊,而小型號畫筆通常用來畫細線與色點。鬃毛等硬質畫筆大小型號齊全,貂毛等軟質畫筆一般沒有大號筆,而扇形畫筆(多為鬃毛或人造毛)則沒有小號的。
1.鬃毛畫筆:多為豬鬃,彈性強、結實、有強度。著色時常會留下鬃毛印痕,能挑起濃稠的顏料。可搓、擦、刷,一般不會出現筆毛粘在一起的現象。多用于厚實的有筆觸肌理的畫法。
2.貂毛或獾毛畫筆:屬于高級畫筆,軟硬適中,著色時較柔和、均勻,沒有筆觸痕跡,適于畫面的細部刻畫。松鼠毛、猴子毛畫筆也屬于軟毛畫筆。
3.牛毛和駱駝毛畫筆:屬于軟毛畫筆,多用于罩色。
4.人造毛畫筆:具有貂毛、獾毛等高級畫筆特性。人造毛可制作出不同形狀的畫筆,這種筆既能柔和局部顏色,又能進行細部刻畫。但它不能放入水中浸泡,其毛在水中易變形。
除上述產品而外,通常所說的畫筆還包括下列兩種型號:(1)板刷:特別適宜畫大幅畫,有時小板刷可替代大號畫筆使用。板刷另外一個作用是給干透的畫面上光。(2)繪畫滾子:用來鋪開顏色和創造質感。使用繪畫滾子從剛畫過的地方輕輕滾過可以將筆觸壓平,并使顏色擴散開來,產生其他繪畫工具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畫筆制作工藝
畫筆通常由筆頭、筆管和筆桿三部分組成,其制作過程中首先三部分各自獨立完成,然后將成型的筆頭裝進筆管(并由特殊膠水粘牢),最后將它們與筆桿配套,完成整枝筆的組裝。
由此可見,畫筆制作工藝的要點首先在于對于各種毛色的筆頭處理,其次在于對包括銅材、鋁材以及塑料材質的筆管加工,最后是木桿、塑料桿以及有機桿等筆桿的表面處理。
1.傳統的筆頭處理方法純粹沿襲國畫及書法中毛筆的制作工藝:即首先將各種筆毛在水中浸泡,漂洗后再進行梳理,清除浮毛、雜毛,然后開始手工分毛,根據型號大小分出均等數量的筆毛,用細繩或細線扎好,等待裝入筆管。
2.筆管的表面處理工藝相對復雜一些:銅質材料通常需要電鍍,使其表面發亮,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而對于鋁質材料而言,僅僅將表面拋光打磨,進行簡單的表面氧化處理就可以達到效果了。
3.筆桿的表面處理工藝相對較為煩瑣而復雜,也最耗費人工:首先要打磨木質筆桿,使其表面平滑,然后手工打底即上1~2道底色,然后要根據需要在上5~8道面色,要求更高的還要再罩上一層光油,以達到晶瑩剔透的藝術效果。
由于上述工藝基本依賴手工操作,除了生產能力的局限性和勞動效率低下的問題,還有就是很難保證產品工藝的一致性和質量的穩定性。因此,要爭取成為名副其實的畫筆生產制造大國,能夠真正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在畫筆制造工藝方面花大力氣,運用現代高新技術來改造我們的文化傳統產業。
二、運用高新技術改造畫筆制造工藝的主要內容
技術工藝,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先進性,是否具備市場競爭力,是否能不斷領先于競爭者的重要指標依據。隨著中國畫筆市場的迅猛發展,與之相關的核心生產技術應用與研發必將成為業內企業關注的焦點。了解國內外畫筆生產核心技術的研發動向、工藝設備、技術應用及趨勢對于企業提升產品技術規格,提高市場競爭力十分關鍵。
(一)筆頭處理方面
用化學浸染法取代純凈水漂洗法。傳統的漂洗需要相當長時間,而且未必能夠洗凈筆毛中的雜質。國外技術人員經過長期跟蹤研究和調查實驗,發現在水中添加某些化學成分不僅可以加速漂洗時間,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清除雜質和污垢。運用這一工藝處理后的筆毛,爽滑平整,甚至可以免掉原先必不可少的手工梳理一道工序,從而大大提高勞動效率。尤其是對高檔豬鬃筆毛的處理,在經過高溫蒸煮并使用特殊化學溶劑浸泡后,筆毛會自然收縮成環狀(即所謂Interlocked),不僅吸墨性能增加,更可以在若干次反復使用后仍然保持收攏的峰型。可以斷定,這一技術在畫筆行業的普遍運用和推廣,必將大大提升中國畫筆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并提升中國整體行業的實力和形象。
(二)筆管處理方面
中國筆類產品的表面處理水平明顯不及國外。畫筆制筆行業的電鍍大多采用傳統的陳舊工藝,鍍層質量不能保證。目前國際上出現了許多新穎的電鍍工藝,如脈沖電鍍、高速電鍍、復合電鍍、震動電鍍等,這些高新技術都可引入中國畫筆制筆業的表面處理。
針對銅管表面電鍍工藝而言,目前國際上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電鍍行業。應用計算機與近代分析技術結合,對電鍍工藝進行控制。除電鍍時間、鍍液溫度外,還對鍍液的PH值、金屬離子濃度,添加劑的消耗速度進行測定、調整和維護,使工藝能控制在最佳狀態,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此外,目前國際上激光技術在電鍍中也得到了采用。利用激光能影響鍍層結構,使晶粒細化,改善鍍層質量,采用計算機控制激光束運動軌跡,還可以得到預期的復雜幾何圖形,不采用屏蔽便可進行選擇性電鍍。我們畫筆制筆行業也可將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應用于制筆電鍍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制筆的電鍍質量。
針對鋁管表面處理工藝,目前國外已研制成功不銹鋼著色工藝。采用化學著色法、電化學著色法、高溫氟化法、有機物涂復法,氣相裂解法以及離子沉積法等工藝在不銹鋼表面進行著色。此項技術也可引人我們畫筆制造行業,以提高筆類產品的表面處理水平。
此外,我們還可以將金屬漆涂復于銅質或鋁質筆管的表面,以提高產品表面的光潔光亮度,從而達到提升產品檔次的目的。
(三)筆桿表面處理方面
中國木桿的制造歷史已近八十年。如今中國木質筆桿的年產量是全球之最,筆桿的品質處于世界的中游,尤其是筆桿的外觀(涂料的涂布與表觀性)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對國際名牌油畫筆外觀錚光發亮,看似塑料涂層,中國的筆類產品外觀短期內光澤度和豐滿度等尚可,但數月后失光產生了,筆的外觀再也沒有原先的光亮與豐滿。為提高畫筆木桿外觀的光澤與豐滿,防止失光的產生,應當從筆桿油漆、涂料等方面尋求上述問題的解決之道。
1.封閉漆:木材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隨著環境氣候的變化,它能吸收與揮發水分。雖然畫筆木桿的木材經過變性處理及桿面涂布油漆,但木材的吐納水分的本能未消失。畫筆制造工藝規定筆桿制成后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涂上油漆,不然就要產生質量問題。雖然筆桿已涂了油漆,由于現行筆桿底漆(配方與材料)的封閉不嚴密,隨著水分的吐納,木質纖維收縮,表面縫隙加大,漆膜隨縫隙下陷而下陷,漆膜下陷之后導致表面不平整。因而表現出光澤下降,豐滿度下降,所以應當選擇一種分子量大、收縮率小、封閉性好而且抗水分滲透更好的樹脂,這樣就在基礎上防止了木質畫筆筆桿的光澤和豐滿度下降。
2.底漆:底漆一般都是填充料量比較多的一類油漆,它的作用,一方面提高漆膜的豐滿度,使木質的表面空隙部分得到填補,另一方面增加漆膜的厚度,提高表面的平整度,減少面漆的次數。底漆的顏填料也要求有一定的細度標準,只有當顏填料的表面積達到一定數值,才能降低油漆實干后漆膜表面的收縮量,從而保證筆桿表面的平整度。
3.面漆:面漆在木桿油畫筆表面涂裝中是關鍵的材料,面漆既為木桿油畫筆五彩繽紛的顏色,又給使用者提供一種美的享受,為此對面漆提出如下要求:(1)面漆中所采用的樹脂互相之間要有很好的相溶性,而且配方中所選擇的溶劑要做到兩個平衡:溶劑的溶解平衡和揮發平衡,這樣才能降低漆膜實干時的收縮率,保證漆膜表面的平滑度。(2)面漆中所采用的顏料一定要研磨到一定的細度標準,而且要得到一個顏料顆粒分散穩定的體系(儲存時的穩定性與涂布時的施工性)。如果顏料顆粒分散不穩定,隨著時間的增加,顏料顆粒會出現返粗現象,這樣就破壞了涂料的施工性能及筆桿表面的平滑程度,直接導致光澤的下降。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漆膜表面用光漆罩光,一般仍不能彌補光澤度的損失,而且還有可能出現浮色發花現象。(3)面漆中盡量少用或不用填充料,因為填充料對油漆有一定的消光作用(它在油漆中僅僅起到降低成本作用),這樣雖然面漆中的成膜物質增加了,但漆膜表面的光澤度有一定的損失。
4.光漆:光漆在木桿畫筆中是決定外觀最重要的涂料,它一方面為筆桿表面提供光亮如鏡的漆膜,另一方面為漆膜提供一定的硬度。光漆的耐磨程度和抗劃傷性能,同時亦是影響光澤的幾多因素,光漆的光澤度與筆桿漆面的平整度有關,更與漆膜分子的結構性質有關。為此必須對光漆提出如下幾個要求:(1)光漆中所采用樹脂互相之間要有很好的相溶性,而且能為漆膜提供一定的硬度和透光度。(2)光漆中所采用的溶劑要做到兩個平衡:即溶解平衡和揮發平衡,使所采用的樹脂均處于溶解的穩定狀態,而且在溶劑的揮發過程中,溶劑的混合物始終使樹脂處于溶解的穩定體系,直至最后溶劑揮發完時各種樹脂均能平穩地流平。這樣才能保證光漆從濕漆膜到干膜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良好的穩定的狀態,而不因為光漆中某種樹脂析出而導致漆膜的光澤下降。
(3)選擇合適的助劑來增加光漆漆膜的手感,但同時也要考慮到上光以后的其他工藝,特別是不影響漆膜的重涂性。
5.針對其他材質的筆桿如塑料桿、有機桿等,可以采用自動噴涂及燙塑、印花等工藝,增強其表面平整度和光潔度。尤其是目前已廣泛運用于汽車制造及電子產品等領域的流水線噴涂工藝,借鑒到畫筆筆桿表面工藝處理方面來,可以提高產品質量,能夠極大地節約工人手工勞動時間,成倍地提高勞動生產率。
三、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油畫筆制造工藝的主要舉措
1. 2010年9月中央公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明確要求,以創新思維帶動文化企業的發展。提高創新意識,加大科技投入也是油畫筆制造行業振興的必由之路。
江澤民主席曾經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畫筆制造產業,必須提高創新意識,提高思想觀念上的創新,要用世界眼光調整和改變思維方式,審時度勢,提高創新本領,在體制、機制創新的同時,要加強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已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科技全球化的重要競爭手段。為此,各制造企業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必須保證將年銷售收人的3%~5%用于科技創新,并不斷提高這個投入的比例。
2.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關鍵是人才。由于種種原因,畫筆制造行業的人才流失現象很嚴重。要在行業內進一步造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人盡其才的環境和氣氛。要千方百計留住現有的科技人才,加大對科技人員實行激勵機制的力度,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對現有的科技人員要加強培訓,更新知識,從而促進產品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要大力引進外行業甚至國外的科技人才,不斷提高畫筆制造行業應用高新技術的能力。
3.重視信息,利用信息,不斷引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融人經濟全球化,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升溫,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信息網絡的建設和利用顯得十分重要。信息資源的及時獲取從某種意義上講將決定企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將決定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否爭取主動,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從這種意義上說,信息就是財富,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實力。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信息資源,利用信息資源不斷地從國外、從其他行業引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畫筆制造產業,給制筆產業以新的活力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雷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J].安徽科技,2005,(10).
[2]章劍華.用戰略眼光創新文化產業業態——關于加快江蘇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EB/OL].江蘇省文化廳官網,http://www.jscnt. gov.cn/jswht/index.jsp,2007-12.
[3]葉朗.文化產業必將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J].學術前沿,2006,(6).
[4]梁平.鋁合金化學鍍NI-P合金工藝的研究[J].電鍍與環保,2009,(9).
[5]馬宗耀,等.鎂合金表面電刷鍍修復工藝與應用[J].電鍍與精飾,2009,(12).
[6]宋華.電鍍涂裝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7]楊世芳.木器涂料涂裝[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