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有這樣的困惑:自我感覺知識點掌握得還不錯,上課時老師講的也能聽得懂,可為什么到自己做題目時卻總是無從下手呢?其實,化學這一門學科需要學生記憶和掌握的知識點比較多,雖然課堂上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與交流,但部分學生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是一知半解,并沒有真正理解。所以我們有必要做一定量的習題,并通過習題的有效講評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同時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習題講評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及時批改,發現問題
學生做完練習后一定要及時批改,批改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所以在批改時可以適當找幾個學生進行面批,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批改后教師對學生的答題情況會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但要使課堂真正的高效,這還不夠。因為粗略的印象會造成在評講時“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使講評的針對性強,還必須對即將要評講的練習進行具體的錯誤統計。學生錯誤集中的地方,一般就是學生的知識盲點所在。教師只有對學生練習的具體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針對性的解決,從而才有可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課堂的效率。
二、有效評講,解決問題
練習講評時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從頭講到尾,這樣教師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有的甚至還昏昏欲睡。怎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只有“少講”、“精講”、有針對性地講,才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在練習評講時往往分以下幾個步驟:
1.自主訂正
練習發下去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訂正,已批改的練習可以不給答案。通過自主分析,找到錯誤的原因,是因為審題不清,還是因為書寫和表達不規范,抑或是根本就不會做。只有找到存在問題并針對性的解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組討論
在自主訂正、找到問題所在的基礎上,小組成員可以把自己的“攔路虎”拿到小組內交流,小組長做個統計,兩人以下的個性問題可以兩兩結對,不放在小組內討論;三人以上的共性問題可以一起討論并確定一主講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要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可以是不會的題目,也可以是自己的解法或者是由某一題所想到的相關內容。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思維,以便在評講時能“對癥下藥”。
3.教師評講
對于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可適當地進行評講。有些老師在評講時只是就題論題,只講正確的解法,不分析解題思路,重結果輕過程,而學生往往也只是注重某一道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從而出現了“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情況。其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例題只是一個例子,我們應該從個性的例題中發現共性的規律,做到“做一題,懂一法,通一類”。下面以一個實例來說明這一情況的出現及其解決方法。
例:鍵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學鍵的強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H),化學反應的△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
工業上高純硅可通過下列反應制?。篠iCl4(g)+2H2(g)=Si(s)+4HCl(g)該反應的反應熱△H= _____kJ·mol-1。
這一題正確的解法是:△H= 360×4+436×2-176×2-431×4 =+236kJ·mol-1
若這一題僅僅將正確的解題方法教給學生,估計下次再碰到類似題目錯誤率還會很高,那這一題學生錯誤的原因在哪兒呢?化學反應熱的求法題目已經告訴我們,關鍵是硅晶體是一個正四面體的結構,1mol的硅中有2mol的Si-Si鍵,只有點破學生的“病因”,才能真正做到“藥到病除”。所以在評講時教師要結合試題特點并在充分了解學生思維過程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舉一反三,讓學生在講授過程中學會思考、領悟方法,并不斷積累,逐漸內化并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注重反思,提升能力
題目評講完后,要培養學生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主要包括:
1.對知識點的反思:同一個知識點,命題者可以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出發進行考察,所以不能機械性地記憶知識點,而是要真正理解,達到以一題通一類的境界,這樣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2.對解題方法的反思:該題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哪一種方法更好?是否有規律可循,存在某些解題技巧?通過幾道題目的求解,引出一類題的解法,適當拓展延伸,將問題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不僅會使該題做錯的學生能進一步提高,也會使該題做對的學生有所收獲,從而達到“分層教學,逐層推進”的效果。
3.對失誤原因的反思:這往往是不少學生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學生在解題時出現失誤是正常的,只需在不斷學習中解決就可以了。首先要克服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例如,審題不清,書寫不規范,時間安排不合理等。對于知識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就要通過及時的整理及自己的二次訂正來解決。
養成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上下工夫,既可讓學生牢固掌握雙基,又可提高解題效率和正確率,提升學習能力。
四、鞏固強化,徹底糾錯
很多教師有這樣的體會,剛剛做過并詳細評講過的題目再做時又錯了,所以在講評之后要適當地做一些補充練習。補充練習的選題要針對學生知識點的盲區和教師及精講的內容,題型要具有典型性,以確保以少量的題目達到最好的效果,徹底消滅錯誤,不留后患。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