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知識在于積累”、“積累是治學和立業的基本功”,把握這條不變的規律,持之以恒,勤學苦練,就會積少成多,達到升華。積累在語文學習中占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和必經之道,也是語文教學必須遵循的治學法寶。誠所謂“積學以儲寶”,“厚積以薄發”,離開積累,語文學習的高樓大廈就難以鞏固。但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許多語文教師把重點放在文章內容的分析和規律的灌輸上,結果教師越教越虛,學生越學越空。在此認為: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的過程,學好語文的關鍵在于日常積累,如何將日常積累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在語文課堂中積累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其它各門功課的學習起著一定的奠基作用。而語文課堂是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陣地。
語文課堂中的積累很重要,聚沙成塔,博聞強記,只有從課堂的點滴入手,才能讓孩子們親近語文。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這一優勢語言資源,采用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言。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表達是重要的積累途徑,如要學生自主翻譯閱讀淺顯文言文,學生對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的積累就比教師的單調傳授要深刻得多。語文課堂的積累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形式多樣化,努力調動學生自主積累的積極性。師生之間互動交流、課堂筆記、課前三分鐘的演講,開設主題讀書論壇、電視新聞時評寫作活動都是增進學生在表達交流中積累的有效辦法。這樣的積累才不至于枯燥乏味,還能透露出濃濃的語文情來。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學會品味語言,養成咀嚼語言的習慣,學生語言儲備太少,既影響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的提高,也影響認識能力的提高,制約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同我們今天語言中常見的讀法不一樣,如《陳太丘與友期》中的“尊君在不?”一句中,“不”應讀“fou”,司馬遷《陳涉世家》一文中,“將軍身被堅執銳”一句中的“被”應讀“pī”。文言文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之”字,用法比較復雜,常見的有:作代詞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他(們)、她(們)、它(們)等;其次作助詞,既可作結構助詞“的”,有的時候無實在意義,可不譯;三是作動詞,這種情況不大多見,如《陳涉世家》中“輟耕之壟上”中的“之”,這就需特別當心。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積累。
二、在課外閱讀中積累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強調了多讀的重要性。“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了多讀的作用。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
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積累好的素材;看后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教師要經常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閱讀的量,因為只有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才會有質的提高。魯迅先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在語言積累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廣泛地觀察,大量地閱讀,主動地積累,養成“采蜜”的好習慣。教師要不斷開辟語言積累的途徑,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使他們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語言倉庫。指導他們在閱讀中摘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成語格言、優美詩詞等,把生活學習、電影戲劇、報刊書籍、宣傳標語、電視廣播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記錄下來,廣擷博采課外語言,并在同學中進行傳閱交流,互相觀摩。這樣直接、間接的語言材料積累多了,寫文章就會語言豐富,表情達意就能揮灑自如。還要教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語文知識的書刊,并把相關的知識整理出來,建議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原著。如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法布爾的《昆蟲記》、高爾基的《童年》、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等。
三、在日常生活中積累
蘇軾說“吾文如萬斛泉”,究其緣故是他有著厚實的生活積累和豐贍的閱讀積淀。信手拈來、妙筆生花的錦繡文章,汩汩滔滔、縱橫馳騁的雄辯演講,旁征博引、張弛自如的幽默談吐,需要的不僅是卓越的言語智慧,更得力于厚實的言語與生活的積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校”、“生活即學習”、“教學做合一”。這些都表明單有學校的課堂學習是不夠的,還要結合家庭的、社會的生活,語文學習亦然。當今世界,社會信息化,報刊新聞,影視文藝,流行歌曲,宣傳廣告,可以說是八面來風,這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意注意”學習語言的機會。初中生風華正茂,求知欲強,情感豐富,獨立意識日益增強,因此大力解放語文學習空間,多方開發校外語文課程資源,是當務之急。語文教師要注意引進生活的活水,將學校語文與社會語文貫通,以增益他們的積累。諸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專題研究、旅行、社區公益活動等等都是促進其生活積累的途徑。老師要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從正面教材中取得真金,從反面教材中得到教訓,以此豐富并健全自己的人生,敢于體驗生活的成功與失敗、辛酸與甘甜。
語文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他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從課堂積累、從課外積累、從身邊積累、從社會中積累,只有這樣知識的雪球才會越滾越大,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注重積累才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