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已進入模式轉型的新階段,由傳統的學歷教育模式向就業導向模式轉變,這是大力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這一模式要求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實現無縫對接,為實現這一目標作者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舉措。
【關鍵詞】職業教育 企業 無縫對接 關鍵 舉措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已進入模式轉型的新階段,由傳統的學歷式教育模式向就業導向模式轉變,這是大力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這一模式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出發,在運作上強化市場導向,重視學校與企業合作,注重學生能力與就業市場的無縫對接。
要實現職業教育與企業無縫對接,就要立足企業,突出應用,創建工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訓模式。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和水平,是增強競爭實力的關鍵
教師是學校的主體,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從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切實抓緊抓好。師資隊伍建設的培養目標和總體思路是:以適應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發展需要為目標,以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教師公平競爭的有效機制,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較高專業理論水平的師資隊伍。
二、實現校企結合、工學結合和產學研結合,建立職業學校和企業互惠互利、互動雙贏的良好機制
(一)實現校企結合
目前,很多職業學校對行業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充分,專業和課程設置不能適應市場需要.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差。職業學校只有加強產學研結合,才能將人才培養(尤其是應用學科人才)的“課堂”從教室延伸到企業、工廠的第一線去,才能夠及時掌握市場和企業的人才需求信息,才能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授課內容和專業的設置方向。另一方面,產學研結合能夠推動職業學校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科研工作思路。職業學校還要外派老師到設備生產廠家進行認真的學習,密切與廠家的聯系。
(二)推行工學結合,把握人才培養模式與用人單位對接的切入點
學校要從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自身實際出發,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期限的職業教育中,用學生在校一半時間進行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一半時間集中進行技能實訓。密切了校企合作,促進了“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上崗能力,實現了零距離上崗。
(三)產學雙方成立了新型職教研究小組
深入現場調研,分析原因要素,并比較國內外同類型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實踐,形成以理論知識教育框架為基礎,以技能培訓和鑒定為主線,以崗位能力培養為特色的教育培訓模式。
三、按工種和專業編制與企業實際技術、設備同步的教材,設置合理的課程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職業學校應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工種的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要加強課程建設規劃與研究工作,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
四、吸納行業資金,建立實訓基地
吸納行業資金、建立實訓基地是提高職業教育與用人單位對接的基礎條件。在校內實訓基地方面,要特別注重加強生產性實訓,這就需要職業學校進一步提高開放性,主動強化與企業和市場更緊密地聯系,逐步提高生產性實習占整個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增強自我發展與良性運作能力,提高校內實訓基地的開放和使用效率。在校外實訓基地方面,要逐步增加數量,拓展功能,規范管理,注重實效。
五、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努力提升行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作用
電網企業新一輪發展戰略目標已經確定,要把電網企業建設成為一優三強的現代公司。作為電力企業的教育培訓部門,也將隨著公司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建成能充分滿足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需要的現代企業教育培訓體系,并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實踐經驗說明,以行業企業發展為背景開展教育培訓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過程中,要通過與現場專家“結對子”來提高專職教師的實踐經驗,通過參加教研教改及課程開發等來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努力提升行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作用。
職業教育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雖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其成效仍然是制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實現職業教育與企業無縫對接,就要進一步拓展校企共同發展的空間,使職業教育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就職業學校而言,辦學者仍然需要轉變觀念,擯棄“關門自守”“閉門造車”的思想,樹立開放型辦學的思路;擯棄以企業的經濟資助為合作宗旨的狹隘定位,樹立為企業服務、和企業共同發展職教的思路。以校企合作教育作為突破口,促進專業設備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做到了這些,職業教育改革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并呈現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吳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定位的幾個問題[J].教育研究,2005(05).
[2]劉亞平.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