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學習中來,到實踐中去”, 學生的創造潛力被充分挖掘出來,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展示,拓展了思維,培養了能力。每個教師要正確引導,身體力行,堅持不懈,帶領學生深入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物理進行教學。
【關鍵詞】物理 生活 興趣 引導 知識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現象和物理知識緊密聯系,教師要善于引導,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深奧和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到物理知識,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發動學生尋找身邊的物理知識,并結合課本知識給出相應的解釋
生活就像萬花筒,豐富多彩;物理知識蘊含其中,無處不在。學生在上學的過程中會觀察到很多物理現象,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物理現象,在日常勞動中更會接觸到許多物理現象,只要用心,善于觀察,“處處留心皆物理”,物理知識原來和同學們形影不離,密不可分。
比如,學生在騎車上學的過程中,如果早晨有霧,頭發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這是因為霧是一種液化現象,它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氣。學生只要注意觀察體會,就很容易知道霧是一種液化現象而不是汽化現象。平時站在地面上,發現樹木像佇立的哨兵,是靜止的;騎在車上時,兩旁的樹木撲面而來,不斷向后退,是運動的。可見,選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同。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真切體會到“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騎車下坡時,即使不踩腳踏板,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因為重力勢能和動能發生轉化,重力勢能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大,所以越來越快。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和課本上的物理知識緊密聯系,只要時時留心,處處在意,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相關物理知識。
二、學習了新知識后,帶著問題去觀察,利用所見物理現象驗證所學物理知識
學生在學習了慣性這一部分知識后,對慣性的普遍性往往不理解,可以用生活中的現象說明慣性無處不在,如影隨形。比如跳遠時,先助跑獲得一定速度,離開地面還能在空中運動一段距離,這是利用了慣性。坐車時,往往會看到車內“人仰馬翻”的景象。如果汽車突然啟動,人會不自覺向后倒;緊急剎車時,人會向前傾,這些都是生動的慣性現象。騎自行車上學時,如果車速快,坐在后座上的人不能立即跳下,否則容易摔倒,相信有此經歷的同學一定會對“慣性”理解更加深刻。
三、學習了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后,在生活實踐中加以應用
學生在學習了力學知識后,知道了力的三要素,即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那么在體育課上,學生在投擲鉛球時,為了投得遠,除了用最大力氣外,鉛球投出時的方向還有一個最佳角度。學生如果掌握了這個理論并在活動中加以合理應用,就會取得好成績。在學習了電學知識后,知道火線和零線的辨別方法,插座、燈泡的接法,并且開關要接在火線上的安全用電原則,那么他們可以嘗試在生活中接插座、安燈。通過親身實踐,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在學習了汽化的有關知識后,懂得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這樣在夏天炎熱時,可在院里灑些水,除了可以減少灰塵,還可蒸發降溫。加熱食物時,如果放在鍋里煎,容易變糊,但是可在鍋里放水,并用容器裝上食物放在鍋里的水中煮,因為水在沸騰的過程中溫度不變,被加熱的食物就不會變糊。在學習了杠桿知識后,知道斜面是省力機械,往車上搬圓形物體時,就可沿斜面滾上去,達到省力的目的。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從學習中來,到實踐中去”,每一次實踐都是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能收獲愉快的心情,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使“知識改變生活”更加深入人心,更能喚醒學生對物理知識乃至對未來知識領域的向往和渴求,使他們學習知識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要我學習”變成“我要學習”,從而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成績碩果累累。
四、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搞一些創造發明,鞏固所學知識
理論是刻板、枯燥的,而學生的思維是發散、創新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因勢利導,使學生在創造制作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比如,學生在學習了聲音的傳播知識后,想切身體會固體能否傳聲。可以利用兩個紙杯和一根棉線,制作“土電話”。他們在聽到對方聲音的過程中,不僅深刻理解了“固體能傳聲”這一知識,更真實地體會到了物理帶給他們的快樂。學習了光的反射知識后,可以嘗試制作潛望鏡。利用兩個小平面鏡和一些紙筒,動動腦筋,讓兩面鏡子安放成一定角度,即可完成。學習了透鏡成像知識后,可以利用兩個凸透鏡組合在一起制成望遠鏡,觀察遠方的世界,這對于鞏固所學知識能起到明顯的作用。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飛機、輪船、潛水艇等。他們在進行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挫折、失敗,但是這也會激發起他們探索科學迷宮的勇氣,更加刻苦地鉆研,努力地思索,大膽地詢問,反復地嘗試,直到成功。
學生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了,不再是空洞乏味的說教,枯燥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趣味盎然。學生們的創造潛力被充分挖掘出來,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展示,拓展了思維,培養了能力。不僅提高了學習物理的興趣,還極大地鞏固加深了所學知識。
“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心燃燒起來”,偉人的話言猶在耳,告訴我們激發學生潛能的重要性。學生們是一個個思維活躍的活化分子,而教師要充當“催化劑”。每個教師要正確引導,身體力行,堅持不懈,帶領學生深入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物理進行教學。學生定會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欲和非凡的創造性,使物理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水到渠成,給人以不斷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