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已成為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強調培養學生工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會能力,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及其對職業崗位的適應性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職 教學 工作過程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規模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教育部、財政部啟動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之后,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已成為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強調培養學生工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會能力,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及其對職業崗位的適應性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以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要求為標準,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對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構建以工作過程為當選、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完成工作任務為課程目標、以工作過程的行為導向為課程的實施原則的高職教學模式。從而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滿足高職院校發展的需求。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應用
高職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是由工作實際來確定典型的工作任務,并為實現任務目標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進行的教學活動。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
1.設計思想。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應以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工作任務汲取工作過程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和安排,以任務的完成過程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選取多個學習型工作任務或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按照“提出任務、分析任務、知識構建、完成任務”這一行動體系組織各單元的教學,引導學生分析工作任務,然后完成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完成工作任務達到構建知識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能達到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一致 。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高職教育特征。
2.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教師:設計任務——創設情境——引出任務——分析任務——引導知識構建——效果評價
學生:得到任務——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知識構建——知識應用
3.應把握的重點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任務的設計。普通教育傳授的是學科知識,職業教育傳授的是工作過程知識。工作過程知識是隱性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的集成,是與具體的工作情境直接相關、能夠直接指導實際工作的知識。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非常關鍵,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設計任務時,應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認真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與工作過程相關的典型的工作任務,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蘊涵到任務中。盡量降低各任務之間知識點的重復度,并且任務與任務之間還要有關聯性,所有任務所包含的知識總量要等于該課程總量的知識總量,任務的復雜程度應該從簡單過渡到復雜,學生的能力也由此慢慢提升。
其次是創設學習情境。課程教學與工作過程之間的紐帶是學習情境,必須是教室既是理論教學又是實驗操作的多功能教室,同時還是采用多媒體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虛擬的實習場所。這種教室所構建的學習情境將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融于一體,形成了學習就是工作的氛圍,師生在工作過程中學習,在工作崗位上學習,教學能產生理想的效果。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要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打破傳統學科性課程以學科知識邏輯為主線、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針對實際工作崗位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重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例如鉆井技術專業教學的設計與創新中,我們由企業專家、技術能手、學院專家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企業調研,明確本鉆井技術專業所對應的工作崗位或崗位群,分析各崗位的工作任務以及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結合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對支撐能力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按照職業基本能力、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專業能力進行分類;按照學生職業生涯成長規律構建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
(三)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
第一步設計任務:通過企業調研,明確本專業課程所對應的工作崗位或崗位群,分析各崗位的工作任務以及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來設計學習任務。
第二步創設情境:教師以現場的實際案例為藍本,對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分析綜合,確定各項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容量和難易程度,把工作任務分析的結果轉化形成工學結合的教學情境。
第三步引出任務:教師按照夠用為度、突出實踐原則,融合職業資格證書所需的能力內容,根據工作領域的工作項目和內容引出學習的任務。學生得到任務后自行組成協作小組。
第四步分析任務:分析工作任務所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點。
第五步引導知識構建:教師對任務所需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并完成模擬演練。
第六步效果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成績評價,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考核方法
基于工作過程的考核內容應從注重知識性考試轉變為注重職業能力的考核,將考試形式從單一的理論考試轉變為職業技能的操作考核。比如鉆井技術專業模擬操作(20%),任務效果評價、日常課堂表現(提問、出勤)(20%),期末考試等幾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面評價(60%)。
以上是對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還有待于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使這種教學模式切實應用到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中,從而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