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資料研究顯示,課堂中合理的座位編排變化,對教學效果,師生情感,學生自身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新課標中“合作學習”理念的提出,也同樣對教師課堂統籌能力提出要求,而座位的編排設計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本文結合美術教學特點,對美術課堂教學中座位的安排設計展開研究,并對美術課堂座位的編排設計提出建議。
【關鍵詞】美術 課堂教學 座位編排設計 合作學習
美術作為藝術類學科,其課堂教學氣氛更應體現出活躍性、生動性和創造性。如今美術教師在不斷利用豐富多彩的科技手段進行教學補充,改善課程評價方式的同時,也應注意到課堂座位編排設計對教學效果產生的重要影響。前蘇聯教育家季亞琴科曾指出在集體教學中,不同的座位編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行為、情感交流以及整個教育活動都將產生不同的影響。教室座位設置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1]恰當的座位編排設計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座位編排設計的重要性
實驗研究及教學實踐均表明,課堂座位編排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行為、學習成績、社會交往、學習態度、人際關系以及整個教學活動,會產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具有重要的教育學意義。[2]合理的座位組織安排,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使教學有效性提升,對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也能隨之豐富。合作學習作為美術新課標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理念正日益被關注。所謂“合作學習”指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即依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體目標。[3]而通過座位的調整對開展合作學習將起到很好地催化作用,調動培養學生能動性,以及相互間的交流。
二、座位編排設計類型及效果
目前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座位安排一般有三種設計形式:基本的課堂座位設計、特殊的課堂座位設計和暫時性的課堂座位設計。[4]
現階段許多學校因班級人數、教室空間等因素的制約,再加上美術教師因其科目相對不太被重視,便追求教學開展快速便捷簡單化,普遍采取基本的課堂座位形式,教學中很多的學生被“禁錮”在自己的方寸領土之間,特別是高年級階段。基本的課堂座位設計教師為主導者,教師的活動多集中在教室前半段,學生與教師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學生間也隔著互相一條通道,呈現出秧田形。這樣的座位形式對教師而言,方便知識的講授、示范和課堂管理,但同時易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使學生產生“主”與“次”的思想觀念。類似矩形、環形和馬蹄形特殊的課堂座位設計則以學生為中心、以課程為中心的一種座位排列模式。這種模式一般是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集體討論時采用。學生和教師可以多角度近距離進行溝通,促進師生間情感交流。但座位因變動較大,在課堂上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并且受到空間環境制約,課堂紀律也相對較難管理。暫時性的課堂座位設計是根據教學內容臨時性的需要將座位進行暫時性調整,為相應教學活動的開展服務。此種設計不用對學生進行大面積調整,可以通過學生方向上的轉移組成臨時小組,達成良好的討論效果。
三、美術課堂座位的編排設計建議
一些資源配備充足的學校可以通過功能教室的更換達成教學目標,對于大部分設施配備相對不足的學校,課堂座位的合理編排將成為展開不同美術教學活動有力手段之一。座位適當的變化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目前學校美術教學活動呈現以下特點:課時少,課程不連貫,課程間隔時間長,特別是高年級階段,并且教學環境相對封閉,但學生在學科中自主性的調動要求相對偏強。這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一些教學方式、周圍環境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平日的課堂座位編排中,主要知識講解部分可采用普通型課堂座位設計為主,這樣便于學生整體的接受;暫時型課堂座位設計運用于小組討論、繪圖手工協作起輔助課堂的效果,例如:座位方向改變式,桌椅合并式等,這樣的變化組合不僅快速便捷,節約課堂時間,還能很好地活躍課堂。特殊課堂座位設計的形式更適于階段性地融入,次數不宜太多。此外,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多融入討論協作性學習模式,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進行合理安排,并注意師生間、學生間協調和組織。
課堂座位的變換設計對課堂效果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不可避免的還是存在一些制約因素。教師在安排設計時應該綜合環境,自身條件,學生特性,課程需求各方面因素進行開展,不能盲目地行動。此外,建議美術教學活動能多走出課堂,讓學生在更自由的環境中開展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段志東.教室座位編排模式摭談[J].青年教師,2006(06).
[2]孫乃樹,程明太.新編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9).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6).
[4][EB/OL] http://bbs.sciopsy.com/viewthread.php?tid=24246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