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對接旨在根據學生的特點、學識與技能水平,研究適合中職學生的一種課程模式,包括開發相關教材及其教材的使用、課程安排以及教學策略的運用,使學生能對應相應工種學習并掌握技能,畢業后能直接上崗。
【關鍵詞】服裝 課程 對接
近年來,我校強化了“職業中專服裝專業校本課程開發與就業需求有效對接的研究與實踐”課題中期建設的力度,增強了企業在學校課程設置中的發言權,學生在校掌握的技能與企業用工所需技能逐漸實現無縫對接。
一、專業調研,尋找突破口
在前期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服裝專業專業建設方案》。課題組專門成立了由服裝設計與工藝領域專家、企業現場專家、專業帶頭人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就專業建設及校本課程開發展開市場調研與探討,先后修訂了服裝專業建設方案和專業教學大綱。
課題組相關人員分別下到企業、行業進行市場調研,與常德圣德西、祥生制衣等企業深度合作,就畢業生適應企業崗位、滿足企業生產需要等問題進行了調研。當前,一方面很多服裝企業都存在用工匱乏的窘況,急需招人;另一方面,部分服裝專業畢業生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或者因為適應不了工作而紛紛轉行。之所以形成這個矛盾“怪圈”,是因為中職所培養的“學校人”無法直接成為行業所需要的“企業人”。學校所傳授的專業知識更多側重的是理論,學非所用,而企業需要的是“拿來就能用的員工”,兩者之間差距甚大。課題組對市場做了全面的問卷調查,為下一步的研究尋找突破口。
二、規范文件,提供理論支撐
實踐性和職業性是職業教育的突出特色。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專業自身發展的實習實訓文件,對提高實驗實訓教學質量,規范實驗實訓教學管理,為服裝專業校本課程開發與就業需求有效對接提供理論支撐,對中職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年初,課題組趕赴湘潭二職中、隆回職業中專進行了觀摩與考察。同時,結合我校服裝專業的實際情況,修訂了《服裝專業實驗實訓標準》《服裝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大綱》《服裝專業實驗實訓指導書》《服裝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檔案》等實訓工作規范。根據教學和實訓需要,專業組還健全了實訓室、校內外實訓基地相關管理制度,為確保實驗實訓工作有序進行,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規劃建設,優化師資團隊
經課題組論證、規劃,按照“雙師素質與雙師結構并舉、技能水平與素質提升并重”的原則,加快專業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培養1名專業帶頭人,6名骨干教師,使專業教師穩定在15人,現場兼職教師穩定在5人左右,力爭雙師型教師達85%,專業內教師高級職稱達20%,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
課題組先后選派一部分專業教師上職業院校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另一部分教師下到了服裝企業輪訓。年初,課題組集中教師進行了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學習媒體工具操作技能,提高教師課件制作能力。8月,專業教師完成了職教新干線的空間建設;9月,組織專業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教學比武。通過這些措施,提升了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為服裝專業校本課程開發與就業需求有效對接提供了可靠的師資保障。
四、探索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目前,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產業和崗位需求,必須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為特色,以職業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載體,以“校企一體化”為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專業與產業、課程與崗位的有效對接。
課題組一是探索“校企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擴大了校辦服裝廠的規模,與常德圣德西服裝有限公司合作增建一條服裝生產線,加強實踐教學,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做工環境,滿足學生在校內實習實訓和教師教學、科研需要。二是加大“訂單式”的培養力度。與制衣企業合作,到2012年,力爭“訂單式”培養比率達90%以上。
五、開發課程,確保教學對接
目前,課題組已完成校本教材《服裝CAD應用教程》的編寫。專業組以服裝企業大生產流程職業崗位需求為指向,與用人企業合作,堅持“教、學、做”合一,引入服裝設計與制作的項目或案例,以服裝設計、制板、制作能力為本位構建培養方案,從職業分析入手,對就業崗位群進行能力分解,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崗位工作技能為支撐,明確服裝設計、制板、制作為專業核心能力,并圍繞核心能力解構、重構課程,形成適合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實現校本課程開發與就業需求有效對接。
課題組一是由課程專家、企業現場專家、骨干教師組成的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崗位技能要求變化,使教材編制更具針對性。二是引入行業職業標準,動態地將企業生產實際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去,提高教材的實用性、針對性。三是變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開發區域特色的校本課程。四是組織骨干教師完成電子教材中實際案例的開發,補充教學素材,使教學資源更豐富,更好地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五是邊編寫邊在專業內試點使用,通過師生信息反饋,進一步調整與優化教材,使之更加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更適合教與學。
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下一步研究工作主要將完成以下幾項工作:①繼續加強對課題組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責任心,提高教育科研水平。②根據前一階段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原定研究計劃的部分研究內容。③增加實驗班級的個數,全面深入研究課題。④加快校本教材開發進度,并進行試點,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