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2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1)11-0030-02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雨量集中,長毛兔被毛濃密且汗腺極不發達,常因天氣炎熱導致其采食量減少,嚴重影響其生長,對仔兔和幼兔的威脅則更大。夏季是長毛兔最難飼養的一個季節,因此,加強夏季防暑降溫、防潮和常見疾病預防是養好長毛兔的關鍵措施。
1高溫季節對長毛兔的影響
1.1體重減輕、繁殖力降低
夏季長毛兔體能消耗較大,加之氣溫高、濕度大、蚊蠅活躍,長毛兔食欲減退,體質瘦弱,公兔常有夏季不育現象,故配種受胎率低、產仔數少。根據觀察,6~8月份兔發情率為20%~40%,受胎率為10%~30%,每窩產仔2~5只。即使產仔,哺乳母兔也因天熱采食量下降而泌乳量減少,造成仔兔瘦弱多病、生長發育不良。同時,夏季飼養管理若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季節性疾病,導致長毛兔生長緩慢甚至停滯,嚴重者甚至死亡。
1.2產毛量及其質量下降
長毛兔生活的適宜溫度是10~25℃,當環境溫度在5℃以下或達到30℃以上時就會感到不適。夏季高溫高濕的天氣對長毛兔的產毛量及兔毛質量均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優質毛受濕度影響最為顯著,嚴重地影響了長毛兔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2防暑降溫措施
2.1防曬降溫
夏季應保證兔舍陰涼通風,避免陽光直射到兔籠上;籠舍溫度超過30℃時,可在兔舍地面潑涼水來降溫;沒有屋檐的兔舍,南北向窗戶要裝窗簾遮陰;露天兔場要及早搭好涼棚,可種植瓜類、葡萄等不但可以用來遮陰而且還可以綠化兔舍周圍環境,具有明顯的調溫、調濕、遮陰和改善兔舍小氣候的作用。根據生產實踐,綠化搞得好的兔場,夏季可降溫3~5℃,相對濕度可提高20%~30%,空氣中灰塵含量可減少5%左右。因此,兔舍周圍應盡可能種植遮陰作物,確保兔舍陰涼通風。
2.2剪毛散熱
在高溫天氣到來之前,要給長毛兔全身剪一次毛。養毛期可適當縮短至6~7周,種兔的養毛期應更短些,幼兔頭刀毛可適當提前剪,以利于散熱降溫。實踐表明夏季長毛兔剪毛后可以很好的改善體表散熱。
2.3中暑應對措施
長毛兔因汗腺不發達而體表散熱很慢,如夏季兔舍潮濕悶熱、通風不良、飼養密度大、飲水不足或長途運輸等情況下均可引發中暑。中暑后,長毛兔表現為發熱、流涎、眼球突出、四肢抽搐、全身癱瘓,有時突然虛脫、昏倒、尖叫后死亡。一旦發生中暑,應及時將病兔移至陰涼通風處,用涼水沖洗其頭部、胸部及四肢,或飼喂淡鹽水并配合采取耳靜脈、尾尖、腳趾放血等措施。也可用藥物進行治療,及時向病兔口中滴入十滴水,約5~8mL;若病兔昏迷,用大蒜汁、生姜汁或韭菜汁滴鼻可刺激病兔蘇醒,然后肌注或靜注樟腦磺酸鈉注射液0.5~1.0mL,效果良好。
3飼養管理措施
3.1飼料搭配要多樣化
夏季是青飼料旺盛時期,養兔應提倡青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的飼養原則。如有品種優良、營養豐富的青草,可以不喂或少喂精飼料,但是飼草搭配要多樣化,保證在炎熱的夏季長毛兔營養供應充足。青草種類要相對穩定,不要隨意更換,如必須更換時,應逐漸更換以防兔胃腸不適應而導致食欲下降,甚至出現因改變飼料引起胃腸道疾病,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
3.2喂料要定時定量
按照長毛兔的營養需要和夏季天氣特點,飼喂長毛兔要定時定量,使其養成良好的采食習慣。“定時”就是每天的飼喂時間和飼喂次數要相對穩定,不能忽早忽遲。夏季中午炎熱,長毛兔多食欲不振,因此,在飼喂時間上要做到早餐要早,晚餐要遲,中餐多喂青飼料,可以把80%的喂料量集中在早晚喂給,這樣能有效提高兔的腸胃消化能力,提高飼料利用率。“定量”是根據兔的體型大小、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而定,飼喂量以適量為宜。此外,因兔有吃夜食的習慣,夜晚要加喂一次。
3.3青飼料做到“六不喂”
夏季青飼料豐富,為防止誤食有毒及發霉變質草料,必須注意飼草、飼料的品質,要做到“六不喂”:一是不認識的或被農藥污染的草料不喂;二是霉爛、變質的飼料不喂;三是露水草不喂;四是含水量大的飼料不喂;五是帶泥漿及異味飼料不喂;六是隔夜飼料不喂。
3.4供給充足的飲水
炎熱夏季要給長毛兔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高溫天氣水在兔的體溫調節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確保兔場24h供水充足,中午的飲水中應加入2%的食鹽。為預防消化道疾病,可每隔3~5d在飲水中加入0.01%的高錳酸鉀,連續飲用2~3d。
3.5增喂殺菌飼料、提高機體抗病力
由于長毛兔不適應高溫潮濕環境,為增強兔的抗病能力,應在飼料中拌入一定量的大蒜、野蔥、紅蔥等殺菌性飼料或拌入0.01%~0.02%的碘溶液。如遇多雨濕熱天氣要喂一些干粗飼料,可在飼料中拌入少量炭粉、麥麩、米糠等,這樣可以減少或避免兔腹瀉。
4衛生及防疫管理措施
4.1搞好圈舍環境衛生
夏季因雨水多、濕度大,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繁殖傳播較快,是多種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因此,一定要搞好籠舍的清潔衛生工作,要做到“三勤”。
4.1.1勤打掃兔舍每天要清掃1~2次,做到籠箱和兔舍內無糞便堆積,食具必須每天清洗1次,籠舍用5%的來蘇爾溶液噴灑消毒。陰雨天氣應備足生石灰,每隔數天在兔舍內撒石灰1次,以達到防潮和殺菌消毒的目的。
4.1.2勤通風炎熱夏季通風是調節兔舍溫度和濕度(兔舍較理想的相對濕度是50%~60%)的很好辦法,通風還可以排出兔舍內的污濁氣體、塵土和過多的水氣,保持兔舍通風干燥和空氣新鮮,能有效地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除利用自然通風外有條件的兔場可采用專門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
4.1.3勤檢查每天要觀察并檢查兔的健康狀況,做到三觀察:一是觀察兔子的精神狀況和糞便性狀;二是觀察進食是否正常;三是觀察兔子的眼、鼻、嘴、爪有無異常,掌握病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4.2避免驚擾
兔子膽小怕驚嚇,受驚后易產生應激反應,引起精神不安,食欲減退,甚至患病死亡。因此,飼養人員在飼喂時要輕、要穩,盡量保持兔舍的安靜。
4.3建立完善的衛生防疫制度
夏季蚊蠅孳生是多種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為防止疾病傳播,兔場必須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重于治”的方針,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選用質量過關的疫苗,把防疫工作做細、做扎實,有效預防控制各類傳染病的發生,保證夏季兔群健康。
4.4加強常見疾病的防治
夏季高溫潮濕,是兔球蟲病、腸炎和疥癬等疾病的高發期,尤其在梅雨時期,特別要嚴防球蟲病的暴發。一般認為,兔籠(特別是籠的底板)是傳播球蟲病的主要來源。此外,飼料、用具、兔舍環境及鼠、蠅等也是傳染源。除保持衛生外,還應當服用預防球蟲病的藥物,如氯苯胍、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五甲基嘧啶等。實踐證明預防和治療球蟲病,氯苯胍效果比較明顯,預防量按10mg/(只·天),連服15~20d,治療量按15mg/(只·天),連服14d。中藥治療可用車前草、鴨跖草、苦楝樹葉、雞眼草、鐵莧菜等做飼料或加水煎服均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