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世界》是資深節目主持人楊瀾寫下處女作《憑海臨風》之后的最新傳記作品。在這本書中,楊瀾以溫馨雋永的語言,生動地講述了她從1990年到2010年的歲月故事中,通過采訪500多位世界精英人士,立體地展現了楊瀾20年非常媒體生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楊瀾和她眼中的傳媒江湖。
離開央視,出國留學,揮別鳳凰,出售陽光,楊瀾訪談錄,申奧形象大使……楊瀾的職業生涯不斷轉換。“人生沒有模式和套路,只要不越走越窄就好。我從不知未來是什么,只要做真正愛做的事,哪怕失敗,也光榮,”楊瀾對自己20年媒體人生的審視與展望:以提問為生的她,對“贏”有了新的感悟;對“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對“問”有了執著的回歸。隨著楊瀾與你嘮家常的娓娓道來,吸引著讀者情不自禁地想與她一起去咀嚼著這個時代的特有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內心里蕩起陣陣漣漪,給人一種余味無窮的思考,教人懂得如何安頓好自己的心靈,如何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作者在書中用六個問題串起《楊瀾訪談錄》。給楊瀾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訪,希望以這些人物的談話去接近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們共同的記憶。楊瀾說,“寫這本書也讓我有機會,在非常匆忙、忙碌、慌亂的時代腳步中,能夠停下來,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十年。”在事業上,楊瀾是資深媒體人,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在家庭中,她是幸福的太太,是兩個可愛的孩子的母親,是什么讓她在人生的每個角色里轉換自如,讓她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游刃有余?
她說,我曾接到一個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賺了多少錢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這一切身份的時候,還有人愿意在你身邊對你微笑。”我要的幸福就是這樣豐富而有價值的生命,是充滿愛和溫暖的情感世界。雖然幸福要靠運氣,但更要靠能力:夢想的能力、創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
站在高端的楊瀾,希望為讀者帶來的不僅僅是聚光燈下臺前幕后的故事,她說,比進入他人世界更重要的,是打開你自己的世界。作為一個以提問為生的人,我希望用一個問題,能夠打開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是文化意義上的、國界意義上的,也可能是行業意義上的,更可能是一個心靈世界意義上的。或多或少的,我走進了上百位不同人物的職業和人生,這也是另一種探究人心、探究世界的過程,不僅讓我從中收獲了靈感和鼓勵,更讓我有機會與讀者一起分享世界的寬度,理性的深度和人性的溫度。
“在我看來成功的首要意義在于做自己,只要做好了自己,你也就成功了”。書中很多細節、字里行間無不折射出這種思想意蘊,楊瀾在書中寫道:在20世紀80年代的政治環境下,當有關領導告誡張海迪應該把燙成大波浪的長發夾起來以符合“英雄模范”的標準形象時,張海迪在進入人民大會堂、進入聚光燈中心之前的一瞬間,果斷地取下了發夾,讓一頭秀發瀑布般地披在肩頭。那一時刻,張海迪不要做被造型的英雄,她要做真實的自己讓我感動和贊賞。
書中引用了美國前財政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一句話:“當我們回首歷史,我們要問‘為什么’,當我們面向未來,我們要問‘為什么不’。”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么不把它喚醒呢?喚醒自己沉睡的夢想,回歸現實,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把自己做好,也就是一種成功。
責任編輯: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