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飛在8月15日的《學習時報》上撰文指出:人民群眾在把自身權力委托、賦予出去之后,放不放心呢?又放心又不放心。說放心是因為權力的受托者是自己選擇的;說不放心是因為權力有太大的誘惑性,而人性往往有許多可變易變的因素。現(xiàn)在的問題是,由于一些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及某些既得利益的困擾,由于一些頑固的體制機制弊端的障礙,人民群眾還往往難以對權力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這是導致目前一些黨員干部肆無忌憚地濫用權力的一個根本原因。為此,就必須大力解放思想,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從而為人民群眾有效地監(jiān)督權力創(chuàng)造切實可行的條件。這包括:積極推進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的進程,鼓勵和保障人民群眾對權力受托者的公開批評,建立切實可行的人民群眾對不稱職的權力受托者的彈劾罷免機制,以切實的法律及制度機制保障輿論對權力行使的監(jiān)督。積極推進官員財產申報的法律制度的建設等等。習近平同志曾強調:各級黨員干部要在“對待人民賦予權力上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揭示了黨員干部對待權力應有的態(tài)度,也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題中之義。所謂“敬畏之心”,即是又敬重又害怕之心,就是作為掌權者的黨員干部要對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心生敬畏。既嚴謹持重、不容懈怠地運用權力去為人民謀利益,又老老實實、誠誠懇懇地去接受人民群眾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值得注意的是,較長時期以來,不少有利于人民群眾監(jiān)督權力行使的制度舉措遲遲難以推進,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受到既得利益者(主要是一些掌權者)的困擾,掌權者要隨時受到權力所有者的監(jiān)督畢竟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因此,要強化人民群眾對權力的監(jiān)督,就特別需要執(zhí)政黨確立破除既得利益困擾的堅強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