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以下兒童禁用尼美舒利
今年2月,一些媒體報道兒童退燒藥尼美舒利可導致兒童死亡,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大波瀾,不少藥店撤架,一些醫院停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禁止將尼美舒利用于12歲以下兒童,并嚴格限制了適應癥范圍、藥劑用量、時間療程等。另外,由于療效不確切,“都可喜”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被停止。
“永和豆漿”被曝衛生奇差
近日,青島有讀者投訴稱“永和豆漿”制作豆漿時使用添加劑,記者隨后在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的一家永和豆漿店臥底調查發現,永和豆漿確實是用豆子并使用大型豆漿機磨出來的,并未使用添加劑,但店內存在著嚴重的用工、衛生、服務等問題:對應聘者不看證件和健康證,直接上崗;餐具從不消毒,消毒柜只是擺設,洗碗池長期泛著臟水;皮蛋瘦肉粥多放水,有人投訴就換“稠一點的”;菜餿了還端給顧客,有人反映就稱“酸菜就是這個味道”。
雨潤回應“疑似過期肉”事件
日前,合肥有酒店廚師指雨潤火腿肉中發現了包裝塑料及金屬扣,懷疑雨潤將過期產品重新加工后二次銷售。公司還被指曾企圖以1萬元與相關人員“私了”。5月26日,雨潤發布聲明稱異物是自動化生產線出現故障,封口鋁卡出現跳卡導致,同批次已經召回,對相關責任人員停職處理,并稱從未生產過任何以過期肉為原料的產品。
蜀中制藥用蘋果皮冒充板藍根
日前,銷售額達20億元的“普藥大王”(普藥即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的藥品)——蜀中制藥因涉嫌造假中藥生產線被勒令停產。據悉,國家藥監局今年4月對蜀中制藥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其在某兩種中成藥的生產中有違法行為,涉嫌以工業加工的中藥提取物代替中藥材進行生產,目前已知的一個“罪行”是用“蘋果皮代替板藍根”。
“海外代購”催假專柜發票熱賣
一款大牌手袋,國內專柜賣價與海外售價可能相差上千元,誘人的差價催熱了“海外代購”。但近日有網友發現,竟有網店公開叫賣“專柜票據”,而且可以“量身訂做”,還承諾和專柜的發票一樣,包括了姓名、價格、購買日期等。賣家坦言,他們的發票可以和專柜的相媲美,但不能起到真正發票作用。
一次性塑料餐具多數含有廢塑料
據悉,我國年約消費150億只一次性塑料餐具,其中廣東約生產70~80億只。其中僅3成全部用新料生產,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塑料餐具含有廢塑料。
染色燕窩檢出高濃度亞硝酸鹽
廣東檢驗檢疫局日前從一些所謂“血燕”、“黃燕”等染色燕窩中檢出高濃度的亞硝酸鹽,有的含量甚至達到幾千毫克/公斤。據此,各地海關銷毀、退運了多批“血燕”。亞硝酸鹽攝入過量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長期食用會增加患癌風險。據悉,在印尼,5000美金就可以學習燕窩染色,中國大陸已成第一大燕窩消費地,而國內外相關檢測技術滯后。專家提醒顏色很均勻很鮮紅的“血燕”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