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極大地影響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使我們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課內容更新換代很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本文提出幾點計算機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邊講邊練 培養興趣 教學 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課內容更新換代很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只要學生下一節是電腦課,還沒到上課時間他們就會飛快地從教室飛奔到機房,趕緊把電腦打開,哪怕是多玩一分鐘游戲,估計他們認為休閑娛樂的時候到來了。等我走進教室去上課的時候,就會有學生問我:“老師,這節課我們干嘛,就讓我們玩游戲吧,上課太沒勁了!”在我所教的班級中,基本上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有這種想法。面對這一現象,我從最初的無奈到現在的思索,思考作為信息技術老師的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一困窘的局面,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得。
一、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在小學的時候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了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地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利用電腦繪畫、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網聊天、購物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現在他們終于能夠動手操作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但是,一些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產生“三分鐘的熱度”,過后就涼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們應該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能學會本節內容。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邊講邊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紙上談兵”,學生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一般只安排15分鐘左右進行講解、示范。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后關鍵的一步就是布置類似的練習讓學生動手實踐,等學生掌握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終達到熟練掌握。有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對于一些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這種直觀、獨特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自己嘗試的興趣,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幾年的實踐證明,學生在自己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被動接受教學時要多得多,而且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掌握更為牢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主動操作的思考。
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近年來隨著電腦熱的興起,不少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購置了電腦,甚至小學階段就到各類計算機培訓班進行了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現代教育承認個體差異,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在接手班級時,首先做好這方面的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上機座位進行安排。在講授一些常見的知識點時,如漢字的輸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我對基礎好的同學布置免試測驗、小競賽、提高題練習等,并支持他們進行感興趣的一些操作,如電腦繪圖、打字游戲,此外我還鼓勵他們自學課本上的選學模塊,并做一定的輔導。這樣就有了較多時間對基礎差的同學多指導,使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基本教學任務或操作訓練。
初中計算機教學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鞏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應用于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思維以及自學能力。在有限的條件下,根據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利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多樣化的教學還是有其可行性的。
四、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伴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課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教師擯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直觀演示模式。某些知識,借助于設備演示,教師在其中作適當的講解,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其中,屏幕廣播是我最常采用的方式。這種演示方式很形象直觀,學生易于接受。
2.上機練習模式。學生要想熟練使用計算機,就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運用操作技能和技巧。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教師應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容。例如,演示了智能ABC輸入法的技能技巧后,讓學生立即啟動《金山打字2006》進行智能ABC輸入法的強化訓練。每完成一項教學內容,就及時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熟練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3.局域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局域網,將學生的作業要求放在教師機上面,學生通過訪問教師機,就知道了作業的全部要求。這遠比老師在上機時三番五次地說作業的要求要高效。學生完成作業后,應該存到教師機的指定的文件夾內。在學習Flash時,可以把具體操作步驟形成的文字資料和屏幕廣播錄像形成的多媒體文件放在教師機上。這兩種資料就構成了“幫助系統”。學生如果不懂,可以直接查閱該“幫助系統”。
4.互聯網教學模式。Internet網絡是信息的海洋,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資源,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培養他們的信息收集能力。
總之,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要處處留心,時時注意,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